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急剧增长,随之对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批评及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起来.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世界经济强国,有着相对完善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此,我们自然要将眼光投向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完备和发达的国家,以求能够吸取教训,获取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以期有助于我国现有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邢新民 《职业》2003,(5):41
[评析]对于这起因企业变相扣除员工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没有查清事实,没有抓住争议的本质。该公司和仲裁委员会都认为,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作为期薪是公司工资管理制度规定的,而这一理由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而在本案中,该公司的工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嘉健 《职业》2008,(5):34-34
飞行员跳槽纠纷是近期劳动争议的热点,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服务期上,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并不是特别完善,纠纷愈演愈烈,以至于发生用“集体返航”这种类似于职业自杀的极端行为来表示抗议。围绕着服务期未满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现有航空公司管理机制下,飞行员的人才流动缺乏“转会机制”与”退出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4.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对劳动争议案件采取的是一调一裁两审、仲裁前置的处理模式。由于仲裁机关与审判机关之间无隶属关系,加上两者在处理案件的标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现行法律法规对两种程序衔接中的若干问题又规定得不甚明确,导致法院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法院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进行改判的比率偏高。因此,研究劳动仲裁与诉讼衔接中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嘉健 《职业》2008,(13):34
飞行员跳槽纠纷是近期劳动争议的热点,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服务期上,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并不是特别完善,纠纷愈演愈烈,以至于发生用"集体返航"这种类似于职业自杀的极端行为来表示抗议.  相似文献   

6.
肖爱民 《职业》2011,(12):28-28
鼓楼区是南京市中心城区,全区面积26.62平方公里,总人口69.8万,从业人员30.7万,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用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当前我区劳动纠纷呈现的新特点1.案件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至2010年共处理劳动监察案件分别为560、862、974、780、590件,劳动争议案件分别为213、251、831、758、581件。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08年劳动纠纷案件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2009年略有回落,但案件数量仍然很大,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徐世龙 《职业》2009,(12):34-3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际》2009,(6):27-29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许多企业因经营困难而裁员减薪,引发了大量劳动争议。 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最主要的途径和力量,如何快速妥善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减少其负面影响,成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当然,由于社会职能划分的不同,两者的关注重点及其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大量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来说,仲裁机构的“拦截”作用应该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而如何强化劳动争议仲裁与司法审判的有机衔接,如何构建裁与审的有效对接机制,以形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合力,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缓解诉讼压力,则是法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期“调查·视野”栏目聚焦上海市青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青浦区法院携手应对劳动关系危局的方略,希望“青浦经验”能有助于读者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9年劳动争议六大热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茂林 《职业》2009,(1):24-25
2008年,我国有三部重要的劳动法律开始实施,是劳动争议集中爆发的一年.以北京市为例,1~9月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2954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3.8%:1~9月全市各法院共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12140件,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89.7%.由于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因此在2008年劳动争议发展趋势的基础上,2009年的劳动争议会因此而产生一些新的特点和情况.  相似文献   

10.
咨询热线     
《老年人》2006,(11)
因养老待遇与单位发生纠纷,应找谁解决?问:我因养老待遇问题与单位发生纠纷,向法院起诉,法院却告知不予受理。请问我与单位的纠纷应该找谁解决?老李答:我国对劳动争议采取“先裁后审”的原则,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劳动争议:(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  相似文献   

11.
施扬 《职业》2009,(28)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3.
董平 《职业》2001,(3):27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实行了社会统筹,原来由企业负责职工养老金的发放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虽已开始启动,但相当多企业的职工医疗费仍在本单位报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5月27日颁布《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以来,《劳动法》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1993〕117号令)规定的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发生了变化,将社会保险争议从劳动争议中分离出来。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22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14号)第一条…  相似文献   

14.
施扬 《职业》2009,(10):34-3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5.
刘洁 《职业》2010,(1):64-6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6.
李嘉健 《职业》2009,(9):36-37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袭评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成为关键问题。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针对劳动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定存在很多不足,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对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特点、规则以及不足之处等的分析,为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08,(7):5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该法在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体系、延长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确立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制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王倩  毛素梅 《职业》2009,(3):34-3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看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从本期开始,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