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生丝纤度变异系数是生丝电子检验分级标准中的一项主要质量检验指标。为了在生丝电子检验中合理设计生丝纤度变异系数(CVeven和CV5m)分级标准,需要准确了解其分布形态。通过对6批生丝进行电子检测试验,调查电子检验中CVeven和CV5m的频数分布,利用卡方检验进行正态分布拟合检验,运用KS统计量检验方法进行混合正态分布拟合检验,并对两分布拟合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丝纤度变异系数分布反映了生丝质量、缫丝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丝纤度变异系数(CVeven和CV5m)服从由两个正态分布组成的混合分布。  相似文献   

2.
生丝电子检验法中疵点抽样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丽  顾虎  白伦 《丝绸》2005,(4):18-20
基于现有的生丝抽样检验分级理论,就生丝电子检验时,疵点抽样检验方法与分级标准的设定中,抽样丝片的长度、数量及生丝自身疵点状况对检验定级结果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给出分级精度与等级区间、样本数量和长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对有关的理论结果进行考察与讨论,为合理设定电子检验方法,提高生丝检验的正确定级率和减少耗丝量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丝检验和分级的目的 1.1 概述 检验意味着了解和识别! 生丝检验和分级的目的是检验生丝的质量,根据其检验的结果确定生丝的等级,从而为生丝交易的公平合理、为缫丝工避免缫丝不良、为捻丝工厂和织造者能选择适合的丝批提供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未标准化的生丝检验历史,以及标准化的生丝检验方法和品质分级制定、修订历史。分析了主要修订改革的形成原因以及意义,并提出了现行生丝标准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使用的生丝抱合性检验方法与标准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感观方式来评定等级的现状,研制开发了新型生丝抱合自动检验机。该机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实现生丝检验客观正确、标准化的评价和生丝电子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范维薇 《丝绸》1990,(10):47-49
一、检验和分级的目的生丝检验和分级的目的是确定生丝的品质,并遵照品质检验结果定出适当的等级。建立标准目的不仅仅是推动公正和公平的生丝交易,亦是为了生产者改进质量和消费者合理的选择提供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生丝检验概况,主要阐述了建国后中国生丝检验标准及分级方法的几度变迁对于我国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主要指标及相关方面进行了扼要比较。  相似文献   

8.
许建梅  白伦 《丝绸》2007,(2):41-43
为了缩短我国生丝检验标准与国际上的差异,加快生丝电子检测进程,根据抽样分级理论探讨了在生丝纤度电子检验中各个筒子间的纤度均匀度变异(CVbeven%,简写成CVb%)的分布及以其为质量指标的分级标准制定问题。通过将理论结论与实际测试数据相结合,得到了纤度均匀度变异的分布,并给出了其抽样分级方案及各等级分级精度。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生丝检验的沿革进行了一系列历史性造溯,从而给出了较为清晰的日本生丝检验分级标准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10.
孙国祥 《丝绸》1993,(2):45-48
本文意在将《生丝抽样检验分级理论》应用于柞蚕丝领域。对生丝抽样检验分级理论在柞蚕丝领域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这一理论对柞蚕水缫丝标准中纤度偏差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等级区间划分;对新、旧标准的分级精度进行了评价;利用所得结果指导柞蚕水缫丝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生丝单丝强伸力检验中,样本容量的选取是该指标分级正确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相关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在生丝单丝强力检验即将逐步取代生丝复丝强力检验的情况下,该检验样本容量选取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以大量的实际单丝强力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和蒙特卡洛模拟实验方法,从理论上给出了样本容量与等级区间宽度和样本方差的关系,从而给出了合理的样本容量取值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生丝作为丝织厂的主要原料,其品质与丝织物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又由于蚕品种、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管理水平等条件的不同,生丝品质各有差异。同时,因生丝富有吸湿和放湿的特点,它的重量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而有不同。而生丝标准又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因此产品出厂必须由生丝检验部门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和程序,对生丝进行检验。通过各种仪器的检验和肉眼的观察,按照生丝分级标准,评定生丝等级及其公量等品质指标。根据检验等级和具体质量指标,为丝织厂选用原料及原料的合理安排提供依据,并进行公平交易;同时也可以发现缓丝过程中存…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老式生丝纤度仪检测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联网的问题,设计了具有生丝纤度自动检测和包括纤度管理、工人操作纤度成绩管理与工资结算关联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生丝纤度自动检测系统。研究生丝纤度测试在生丝检测数据中的自动采集机制,采用串口通讯、数据交换、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纤度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相应的管理,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代替人工数据录入、人工数据处理,提高了生丝纤度检测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能,提升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1999年2月25日至28日,中国纤维检验局在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第三茧质检定所举办了“全国纤检系统生丝感官检验技术学习班”。来自江苏、浙江、四川、重庆、安徽、湖北、河北等七省、直辖市及有关市(县)纤检局(所)、茧质检定所的29位同志参加了为期四天的专业技术培训。生丝感官检验,在生丝分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GB1797-86《生丝分级规定》规定均匀、洁净、清洁都是  相似文献   

15.
3 传统的检验方法 该检验的目的是测定生丝纤度变异的程度和频繁程度,以及大、小瑕疵的种类和数目。 该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试验人员,人的情绪和健康能影响判断。同一样品由不同的人分级其结果往往不同。用于黑板检验的生丝长度较短,从统计观点看,将导致较宽的置信区间。因此黑板检验法没有公认的国际标准或规范。  相似文献   

16.
分析国内外生丝标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生丝国际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在生丝标准制订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生丝标准,研究丝绸行业发生的新变化,制定适应丝绸行业新变化的生丝国际标准;增加生丝质量标示、调整生丝分级项目、适当弱化纤度指标,增设丝胶等检验及指标、研究先进电子检测技术和新颖仪器设备等措施,有利于生丝国际标准方案及技术路线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生丝检验历史的回顾,分析了传统生丝检验方法中有部分指标还要依靠感官检验,存在着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检验工序多、效率低及检验结果重复性差等的缺点,指出了电子生丝检验系统没有开发成功的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生丝具有原料质量变化周期长、生丝个体差异大等特性,提出了增加生丝检测样本长度和子样个数及提高检验效率的电子生丝检验系统的研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目前国际使用的生丝抱合性检验方法与标准,讨论了生丝抱合性检验的必要性及意义,明确定义了生丝抱合性应涉及的范畴,并由此归类介绍了生丝抱合性检验的现存方法,指出了在此类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期望国内学者能建立和解决丝纤维的正确、标准化的评价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丝绸》2017,(6)
为了深化分析生丝电子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技术的关联性,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对多批生丝进行检测,然后对黑板检验与生丝电子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了两者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20/22 D(22.22/24.44 dtex)生丝的电子检测的线密度变异系数CV5m可借助置信区间法进行分级,其中6A级生丝技术要求可设置为CV5m≤5.79。利用黑板检验与生丝电子检测的回归方程可将电子检测糙疵结果转换为传统检验结果,更能符合生丝实际检验的效果。其中黑板清洁扣分(Y)与电子检测的大糙(B)和中糙(C)的回归方程为Y=0.014 73 B+0.031 57 C+1.335 93,黑板洁净成绩(Y)与小糙(D)、雪糙(E)的回归方程为Y=0.007 46 D-0.003 05 E+94.94,因检验方式的不同其回归分析的结果有较小差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规生丝纤度检验步骤繁杂、工作量大的问题,在目前电子天平称重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生丝纤度自动检验仪,其具有生丝自动卷绕、实时断丝检测、防堆叠移丝、静态称重以及计算控制等功能,检测时只需人工上丝即可准确得到每绞丝的纤度值。介绍了生丝纤度检验方法和断丝处理方法,并与人工检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自动检验仪进行生丝纤度检验的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检验仪能够满足目前生丝纤度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