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怀力  徐晓华  边壮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21-1421,1454
目的 观察胃复春片治疗萎缩性胃炎(CAG)对内镜及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36例,予胃复春片口服;1年后复查胃镜,比较治疗前后内镜及病理改变.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内镜下黏膜炎症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均明显改善.结论 胃复春片可改善CAG胃黏膜萎缩程度,对CAG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病理变化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方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影响。方法:观察SD雄性大鼠以MNNG为基础造模后随机分组后不同剂量健脾活血方胃安散对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影响并与胃复春组、及模型组比较。结果:健脾活血方胃安散高、低剂量组均能一定程度改善大鼠胃黏膜萎缩、逆转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与胃复春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健脾活血方胃安散可一定程度上逆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的预防胃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寇媛  闻新丽  薛峰 《陕西中医》2021,(9):1233-1235,1298
目的:观察养胃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养胃清热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CAG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4.
萎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GA)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200例,其中萎胃散治疗组135例,胃复春对照组65例。通过患者分别服用萎胃散与胃复春前后,以全国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其疗效。同时制造大鼠CAG模型,分别以萎胃散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观察,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程度为观察指标。结果:萎胃散治疗组对CAG有明显疗效,与胃复春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实验研究表明胃萎散治疗组的CAG病明显养活,病理检查可见恢复正常,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EGF、GH的影响,探讨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14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70例,胃复春对照组7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GF、GH水平。结果:CAG萎胃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14%,胃复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治疗组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CAG患者血清EGF、GH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镇海  陈锦锋  姚红 《新中医》2024,56(5):76-80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肝胃不和型CAG 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 莫沙必利片和瑞巴派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活血汤治疗。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病理检查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 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 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AG 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缓解或逆转胃黏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EGF、GH的影响,探讨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捡查确诊的CAG患者14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70例,胃复春对照组7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GF、GH水平。结果:CAG萎胃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14%,胃复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治疗组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CAG患者血清EGF、GH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CAG患者2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组给予萎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15.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证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萎胃舒颗粒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方疏肝益胃汤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或)异型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组予中药汤剂疏肝益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胃脘胀满或疼痛、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嗳气)积分、病理(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积分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证候疗效、病理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及病理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与中药汤剂疏肝益胃汤治疗均能明显改善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或)异型增生患者中医证候及胃黏膜病理状况,中药汤剂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萎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EGF、GH的影响,探讨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14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70例,胃复春对照组70例。两组均3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GF、GH水平。结果萎胃散治疗组有效率为77.14%,胃复春对照组有效率为62.8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治疗组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期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CAG患者血清EGF、GH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P16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黏膜异型增生(Dys)胃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抑癌基因蛋白P16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IM)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善胃方;对照组30例,给予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6个月。[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中药组治疗后多数患者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患者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改善不明显,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抑癌基因蛋白P16表达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16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通过适当提高P16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使胃黏膜病理逆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CAG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服和胃消痞丸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胃复春片。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病理检查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消痞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三蒲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用自拟三蒲汤辨证加味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病理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85.3%,优于对照组61.2%(P0.01),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有效率分别为82.5%、75.6%、61.2%,优于对照组66.0%、50.0%、38.5%(P0.01)。结论自拟三蒲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良好,对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或异型增生(Dy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每片0.359g,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痞愈萎汤,每日1剂,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7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胃中嘈杂、饮食减少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胃脘疼痛、嗳气泛酸、胃中嘈杂症状积分下降外(P0.05),胃脘胀满及饮食减少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胃脘胀满和饮食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Hp转阴率为4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P0.05)。结论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CAG伴IM或Dys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胃黏膜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予莫沙必利片,5 mg/次,口服,3次/d必要时加抗HP治疗。观察组予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慢性炎症、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亦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组织病理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胃痞”范畴。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胃癌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下面就CAG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叶酸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叶酸片治疗,观察组以叶酸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叶酸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增加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化痰消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68例CAG伴肠上皮化生或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均予口服化痰消瘀方,1剂/d,分2次服用,疗程为180d,治疗前后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总有效率为94.78%;其中萎缩改善率为75.57%,肠上皮化生改善率为56.98%,不典型增生改善率为59.20%;胃痛改善率为87.31%,嗳气改善率为87.19%,食欲减退改善率为87.39%,各项临床病理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化痰消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正散结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胃黏膜EGF、EGFR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给予养正散结汤和胃复春片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EGF、EGFR的表达。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对照组为79.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膜萎缩、IM、Dys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正散结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能降低胃黏膜EGF、EGFR的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的炎症、萎缩以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CAG发病率高,且常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故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