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介绍了中国猕猴桃科研工作者1978年以来利用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杂交育种等手段,从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中选育出的100多个猕猴桃品种(系),并从猕猴桃的主要经济性状、育种理论方法等方面回顾了中国在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对进一步加强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研究、品种选育研究及对新品种的保护、实现良种区域化和建立良种区试基地、促进中国猕猴桃产业化进程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易官美  邱迎君  黄演濂 《中国果树》2005,(1):23-24,i002
为了挖掘江西省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合加工和鲜食的猕猴桃优良品种,我们在收集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猕猴桃实生选种,并选出4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3.
正据研究报道,世界猕猴桃共54个种21个变种,我国猕猴桃有52个种73个分类单元。目前我国猕猴桃育种主要以实生选种为主,丰富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新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了材料基础。安康市农科院从2016年开始,连续4年(2016—2019年)的5月、9—11月,选择野生猕猴桃种类较多、分布较广的县区(岚皋、汉阴、石泉、平利、宁陕等)采取走访群众、聘请当地农户当向导等方式,进山实地调查,观察生物学特性,记载生长环境,并采集样本进行分析测定。对发现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梨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柴明良  沈德绪 《果树学报》2003,20(5):379-383
对我国梨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梨的种质资源、引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辐射育种、杂交育种、遗传规律研究和生物技术研究等。我国梨的种质和品种资源丰富、栽培面积大,是世界上梨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除了继续进行早熟梨的选育外,还要加强品质改良育种、加工用品种、矮化密植用品种、绿色食品用抗病等新品种的培育。探索用生物技术手段,如遗传标记和转基因技术,来改良梨的品质和抗逆性等性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7种重要果树——苹果、梨、李、樱桃、柿、枣、板栗矮生资源的选育种与引种概况.迄今为止,我国共引入矮生品种30多个,采用芽变选种、实生选种及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生品种(系)70个以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菜豆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菜豆育种取得的成就、种质资源分布与利用,品种选育方法及育种目标等内容,分析了我国菜豆育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我国菜豆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菜豆种质资源搜集、利用以及菜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争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猕猴桃品种(系)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以及不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对鉴定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抗溃疡病能力和进一步开展抗病相关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收集的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通过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和观察接种后的浸染情况,分析了不同猕猴桃品种(系)的抗病性以及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之间的相关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试材料的倍性,分析抗病性与倍性关系。【结果】不同品种(系)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在29份猕猴桃种质资源中‘,华特’等3份毛花猕猴桃材料表现为高抗;‘徐香‘’金魁’等15份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金桃‘’金艳’等4份种质资源表现为耐病;‘Hort16-A’等5份材料表现为感病;中华猕猴桃‘红阳’和‘2-72’表现为高感。不同品种(系)的病情指数与病斑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57。此外,发现在中华猕猴桃中,高感品种‘红阳’‘2-72’和感病品种‘1-74’‘Hort16-A’是二倍体,耐病品种‘金桃’和‘金艳’是四倍体。【结论】抗性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发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猕猴桃品种抗病性进行评价,病斑长度可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同一类型品种(系)染色体组倍性越大,抗病性越强。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我国猕猴桃的育种成果,系统收集并分析了1978—2018年中国报道育成的191个猕猴桃品种(含品系,下同),并绘制了以主要品种为亲本育成品种的系谱关系图。育成的猕猴桃品种中,实生选种的147个(占76.96%),其他依次是杂交品种34个(17.80%)、芽变选种8个(4.19%)和诱变品种2个(1.05%)。根据育成品种的种类分类,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101个(占52.88%),其次为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54个(28.27%);雌性品种180个,黄肉、绿肉和红肉品种分别占46.67%、40.55%和12.78%;雄性授粉品种11个,占5.76%。果实成熟期明确的169个品种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分别占24.26%、43.20%和32.54%。191个育成品种共涉及直接亲本181个,其中野生种116个(占64.09%),遗传贡献值为60.73%。通过对其亲本的统计和分析,发现"红阳"和"海沃德"的衍生品种最多,分别为18个和13个,为我国猕猴桃育种中最主要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9.
正晚熟鲜食黄肉甜桃新品种金黄金桃的成功育出给广大果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输入了新鲜血液。但是金黄金桃花小,柱头先出,需要人工辅助授粉。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本着"选育金黄金系列鲜食黄桃品种,培育离核早中晚熟黄桃体系"的育种目标,利用杂交育种、实生选种和芽变选种等育种方法,选育出了金黄金1~4号鲜食黄桃系列品种,形成了从7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成熟的鲜食黄  相似文献   

10.
近20 a来,我国选育出梨优良新品种100多个。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我国从事梨育种工作的主要单位、育成品种的肉质类型、成熟期分布、单果质量分布和育种目标等情况,综述了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诱变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不同育种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育种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核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核桃产业普遍存在商品性差,单产低,效益差等问题,其中品种混杂致品质低下是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王红霞等,2007)。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1985年从新疆引入优良薄壳核桃种子进行实生选种,选育出比本地绵核桃品种适应性强,坚果性状优良的株系作为优系,从优系中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为全世界范围内非常重要且大规模商业化栽培最为成功的果树种类之一,在世界果树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越来越多猕猴桃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则是推动猕猴桃产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种质资源研究一直以来均是果树研究尤其是育种方面最为重要的基础,主要包括种质源调查、收集、评价、分析与利用等,而有关亲缘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核心内容,可为进一步探讨物种起源与进化、系统分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果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笔者立足猕猴桃育种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综合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猕猴桃属植物的起源与分布,并从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介绍了当前猕猴桃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11个不同品种(系)的黄肉猕猴桃为研究材料,测定其不同品种(系)黄肉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可滴定酸、维生素C、糖组分等指标,为选育优良黄肉猕猴桃品种(系)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所选11个品种(系)的黄肉猕猴桃单果质量为41.35~120.28 g;果形指数为0.73~1.33,平均值为1.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73%~13.76%,平均值为10.41%;可滴定酸为1.13%~2.26%,平均值为1.45%;可溶性糖为6.70%~8.15%,平均值为7.66%;维生素C含量为25.63~124.16 mg/100 g;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为16.95~60.40 mg/g。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得出"奉黄2号"的综合指标表现优异,是比较理想的黄肉猕猴桃品种(系),可以作为江西省内黄肉猕猴桃品种(系)推广和新品种(系)培育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苹果新品种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1995年,我国40余个苹果选育单位选育出苹果新品种(系)189个,其中有性杂交育种168个、实生选种8个、芽变选种11个、诱变育种2个.这些新品种从类型(乔化与矮化)、成熟期、商品色泽、不同产区的主栽与辅助性品种均具配套品种组合,这说明中国的国产苹果品种可以自成配套,主栽洋苹果的时代即将过去,出口创汇市场竞争的被动局面亦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柑橘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柑橘引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组织培养育种、转基因育种和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成果;提出了柑橘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柑橘品种选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泰国杧果种质资源及杧果育种研究情况,包括种质资源分布、品种分类、部分优异杧果品种、杧果野生近缘种资源及其利用等,旨在为我国杧果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梨的种质资源和梨的育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的梨属于东方梨系,有13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分布、栽培范围广,抗性、适应性强。栽培品种包括软肉和脆肉两种类型,而以脆肉型为主。这构成我国梨树种质资源的特点。我国现有梨树,是野生种类和栽培品种种间和品种间杂交天然进化的结果,具有多种类的基因组成,这对梨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但普遍存在的一个缺点是,脆肉品种与秋子梨、西洋梨相比,风味不够浓郁。我国大多地区需要脆肉风味浓厚的品种。天然进化和育种实践证明:通过种间杂交,主要是软肉和脆肉的种间杂交,有很大可能获得符合这一要求的品种。一般说,种间杂交还能使抗寒性、抗病性、丰产性得到显著增进。文内列举了大量的材料,论证了梨的种质资源研究对梨树育种的重要性,可供我国梨树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现有文献,阐明了中国九宫山地区是鄂赣交界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异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材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介绍了该地区新发现的野生红肉猕猴桃优株的主要特性:果柄较短,果实较大(最大鲜果质量约81.2 g),酸甜适中,内层果肉淡红色至红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0%,总糖8.84%,总酸1.18%,维生素C 644.3 mg·kg~(-1)。有望培育成中华猕猴桃新的食用品种(系)或观赏兼食用品种(系),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薄皮甜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薄皮甜瓜的重要商品基地和育种基地。栽培面积、总产量、种质资源、选育品种资源、选育品种数量、品种的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的薄皮甜瓜育种为我国的薄皮甜瓜科研和生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鲜食葡萄育种的种质基础与种质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崇怀  孔庆山  潘兴 《果树学报》2002,19(4):256-261
对我国所育成的48个鲜食葡萄品种(系)的种质基础和种质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园皇后、莎巴珍珠、巨峰、无核白、无核紫等是作为亲本利用较多的葡萄种质;玫瑰香×莎巴珍珠、玫瑰香×京早晶、葡萄园皇后×无核紫、沈阳玫瑰×巨峰等有性杂交组合及巨峰系四倍体品种的实生选种为葡萄种质的主要利用模式。尽管我国自行培育的很多鲜食葡萄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国葡萄育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葡萄种质利用的模式较为单一。对葡萄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