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研究黄腐酸复合肥、黄腐酸返青肥在饶河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复合肥、黄腐酸返青肥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产量都有所增加,亩分别增产30.1kg、36.7kg,分别增产5.1%、6.3%。亩分别增加效益16.4元、95.4元。同时表明,黄腐酸返青肥在减量施用的情况下与等量施用产量效益相差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施用固体黄腐酸有机肥料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验证其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固体黄腐酸有机肥料在本地玉米上施用效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亩分别增产37kg、28kg,分别增产5.1%、3.9%。其中施用固体黄腐酸有机肥料的2个处理中,底肥常规施肥总量不变,另外加入固体黄腐酸有机肥料10 kg/亩(处理1)的产量要好于底肥常规施肥减量30%,另外加入固体黄腐酸有机肥的10 kg/亩(处理2)。大区示范结果表明:加入固体黄腐酸有机肥10 kg/亩比常规施肥增加产量34kg/亩,增产4.9%。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随机区组试验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研究聚谷氨酸尿素在八五四农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大豆聚聚谷氨酸尿素等量处理和聚谷氨酸尿素减量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的增产,分别亩增产14.0kg、7.78kg,分别增产8.09%、4.49%。亩增加效益分别为56.4元、31.7元。  相似文献   

4.
探讨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为优化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作者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常规施肥、常规配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常规配施嘉有黄腐酸灭活微生物菌剂和常规施肥减量10%后配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等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嘉有黄腐酸肥料能够促进冬小麦的根系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增加产量,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同常规施肥相比,以常规施肥配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15 kg/亩的效果最好,该处理区冬小麦根系增长0.5 cm,亩有效穗数增加3.2万穗,穗粒数增加1.9粒,亩增产9.8%;土壤pH降低0.02,有机质含量增加12.2%,蛋白质提高6.6%,脂肪提高3.8%,农户纯收入增加69.9元/亩。同时,在化肥减量10%的情况下,增施黄腐酸肥料仍能略有增产。从产量结果可以看出,依次为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处理>嘉有黄腐酸灭活微生物菌剂处理>化肥减量10%后增施黄腐酸肥料处理>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5.
嘉有黄腐酸肥料在小麦上应用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嘉有黄腐酸肥料可促进小麦根系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增加产量,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实现农民增收。与常规施肥相比,以增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15 kg/亩效果最好,小麦根系长度增加0.8 cm,增幅5%,亩穗数增加3万,增幅7.04%,穗粒数增加0.9个,增幅为2.71%,亩增产42.3 kg,增产率为8.22%;土壤p H降低0.03,降幅为0.37%,有机质增加0.09 g/kg,增幅为0.66%;蛋白质含量提高1.07%、增幅为7.8%,淀粉增加2%、增幅为3.84%;脂肪含量提高0.07%、增幅为5%;农户纯收入增加44.8元/亩。同时在化肥减量10%情况下,增施黄腐酸肥料,仍然能够略有增产。从产量结果显示,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嘉有黄腐酸灭活微生物菌剂化肥减量10%后增施黄腐酸肥料。  相似文献   

6.
水稻聚谷氨酸尿素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水田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聚谷氨酸尿素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聚谷氨酸尿素等养分施用处理和聚谷氨酸尿素减量处理比常规施肥产量都有所增加,亩分别增加21.2kg、10.9kg,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3.41%、1.75%。亩分别增加效益53.91元、33.16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黄腐酸复合肥在八五四农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腐酸复合肥施肥处理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每亩增产6.3kg,增产率3.4%。亩增加效益达到11.5元。  相似文献   

8.
奉化芋艿头部分种植户不施有机肥,片面追施平衡肥,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本试验通过增施有机肥,以配方肥替代平衡肥,减少了化肥用量,有机肥+配方肥处理可比有机肥+平衡肥处理化肥减量11.6 kg/亩,降低21.5%,亩产量增加127 kg,亩净产值增加604元,效益提高11.0%;有机肥+配方肥处理比纯平衡肥处理化肥减量25.1 kg/亩,降低37.2%,亩产量增加121 kg,亩净产值增加534元,效益提高9.6%。同时有机肥和配方肥施用增加了芋艿头品质,提高了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耕地、改良土壤和生态环境,提升土壤肥力,通过开展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单因素小区肥效试验,研究其对水稻植株生长、经济性状、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生物有机肥料200 kg/亩+80%常规施肥与施用等量基质肥处理相比,水稻平均亩产增加35.55 kg,增幅7.35%;亩产值净收益增加51.98元,增幅3.52%。施用基质200 kg/亩+80%常规施肥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亩增产17.76 kg,增幅3.81%。由此可见,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增加结实率,增产增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和黄腐酸冲剂在大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蒜农习惯施肥为对照,设置不同用量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施用黄腐酸冲剂替代化肥试验。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基础上化肥减量10%,在大蒜播种后覆土前和退母期亩施黄腐酸冲剂5kg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可在扩大示范的基础上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氮肥品种在八五四农场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尿素等氮量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加最多,亩增产45.3kg,增产5.5%。亩增加效益73.4元。同时表明,不同试验氮肥品种在减氮量施用的情况下与等氮量施用产量效益相差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在氮素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可促进水稻营养生长,提高水稻分蘖能力,进而提高产量。每亩施用15公斤黄腐酸水溶肥增产14.7kg,增产2.2%,增产效果最好。但是由于黄腐酸水溶肥料成品较高,虽然增产但是每亩需增加14.37元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合浦县土壤肥料工作站进行了不同土壤改良剂产品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增产效益试验,旨在为酸性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处理3(亩施用土壤调理剂1号50 kg)效果最好,比处理1 CK(对照区)亩增产25.1 kg,增长4.86%,土壤pH值增加0.28;其次是处理2(亩施用石灰75 kg),比处理1(对照区))亩增产20.1 kg,增长3.89%,土壤pH值增加0.14。该研究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黄腐酸复合肥在八五四农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腐酸复合肥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公顷增产94.5kg,增产率3.4%,公顷增加效益172.50元。  相似文献   

15.
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在冬小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西北地区进行了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习惯施肥做对照,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和嘉有黄腐酸菌肥,小麦长势稳健,小麦次生根数分别增加0.45根和0.26根,增幅6.0%和3.5%;冬季分蘖数增加0.21个/株和0.15个/株,增幅为12.2%和8.7%;春季分蘖数增加4.6万和1.5万,增幅为5.4%和1.8%;亩增产51.1 kg和18.3 kg,增幅为15.4%和5.5%。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纯经济效益最高,比对照亩增收47.97元,投入产出比为1∶2.28。  相似文献   

16.
在水稻上施用谷秀牌生根壮苗有机肥试验表明,施用谷秀牌生根壮苗有机肥平方米收获穗数增加,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返青肥时拌入谷秀牌生根壮苗有机肥3750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0476.0kg/hm~2,较对照增产5.9%。  相似文献   

17.
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和效益;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 800 kg/hm~2和习惯施肥量30%+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2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28%、4.6%,增效13.35%、5.76%。在获得比习惯施肥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下,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是马铃薯生产中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水稻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化肥减量施用效果,设计了以常规施肥做对照和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化肥减量0%、5%、10%和15%,共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化肥减量0%和10%处理水稻生长性状指标增加,产量增加14.8~46.4 kg/亩,增幅为2.2%~7.3%,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而当化肥减量15%以后产量减少,合理化肥施用仍然是保证水稻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为减少化肥施用和环境污染,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建议在合理配施氮、磷、钾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化肥减量0~1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2015-2016年度开展不同播种量和施氮量下超迟播稻茬小麦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超迟播稻茬小麦的产量及产量结构在不同播种量和施氮量下任一氮肥运筹方式及其与播种量、施氮量的互作效应与对照相比都达极显著水平。每增播种子1 kg/亩,5种氮肥运筹方式亩增产范围在0.67~24.83 kg,每增施1 kg纯氮各处理亩增产10.92~56.42 kg。产量最高的分别是亩播种量为32 kg时"轻施返青肥,重施基肥和拔节肥"处理、亩施氮量16 kg时"氮肥后移、返青肥和孕穗肥等量"两个处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得出,施用锌肥处理3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为590.3kg/亩、经济效益为1770.9元/亩,较处理1增产12%;处理2比处理1增产7%,处理3比处理1增收162.4元/亩,处理2比处理1增收46.7元/亩。就产量结构而言,水稻产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上和水稻实粒数,千粒重也虽有增加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