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早期加强孕妇营养指导,适时补充钙剂的效果以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将186例正规产前检查无合并症的孕妇自孕12用开始给予合理营养指导,孕20~34周的孕妇每天服用乐力氨基酸螯合钙,每日2片至分娩.另随机抽取相同条件的186例孕妇不给予任何干预.结果 妊娠期血钙低于正常非孕期,随妊娠进展下降更明显(P<0.05)补充钙组血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钙组的临床缺钙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爱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孕期补充乐力钙有益于降低缺钙症状的发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对母婴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英妤 《医学综述》2012,(18):3124-3125
目的探讨孕期补钙(复合氨基酸螯合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前体检的妊娠期妇女200例,以上孕妇孕周为17~24周。将上述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孕妇服用复合氨基酸螯合钙,每天1000 mg,连续服用至分娩前;对照组孕妇不服用包括复合氨基酸螯合钙在内的钙剂。观察两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孕期缺钙症状和孕37~40周时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腰腿痛、肢体麻木、腓肠肌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到孕37~40周时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补充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能够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孕妇孕期血钙的动态水平 ,探讨低血钙对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的影响及其补钙治疗的预防效果。 方法 于 >16周、16周、2 1周、2 6周、3l周和 35周以后测定 2 71例孕妇的血钙值 ,以孕16周的血钙值为准分组观察血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的关系 ;对低钙者 (<2 .0mmol/L)作随机对照补钙试验。 结果 孕早期母体血钙水平即有下降 ,孕 16周时与非妊娠妇女比较有差异显著性 ,并维持于低水平至分娩 ;低血钙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较高 ,经补钙治疗者发生率有明显下降 (P <0 .0 5 )。 结论 孕期母体血钙水平有下降。低血钙可能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低血钙孕妇补钙治疗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常妊娠     
031682妊娠期补充乐力钙的临床研究/于华…//实用妇产科杂志一2002,18(6)一375 对200例孕20一28周妇女进行了孕期补钙的前陪性研究。将受试单胎孕妇随机分为口服乐力氨基酸鳌合钙胶囊组和不服钙剂之对照组各100例。结果:补钙组明显缺钙症状的发生率(16%)、妊高征发生率(5.0%),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3.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7%、18.0%、巧.0%,P<0.01);补钙组晚孕比中孕期血钙明显升高(P<0 .05),而对照组血钙水平孕晚期明显较孕中期降低(P<0 .05);服药组无副反应发生。结论:乐力钙用于妊娠期补钙,方便有效、无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孕妇中晚期补钙的效果。方法:补钙孕中期、孕晚期,口服葡萄糖酸钙片,每天2粒(2g),连服至分娩。对照组不予补钙。结果:补钙组补充葡萄糖酸钙后,孕晚期比孕中期和对照组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1,妊高症和缺钙临床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原地区孕妇补充钙剂降低了妊高症及缺钙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孕期补钙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孕10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治疗组从孕24周开始每日服用钙剂2g至分娩。结果: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期补钙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谢燕  于群 《河北医学》2013,(11):1657-1659
目的:观察孕期给予复方碳酸钙制剂对孕妇及新生儿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受检的13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孕妇均给予饮食指导、补充钙质摄入,观察组加用复方碳酸钙制剂口服,直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孕妇血钙浓度、骨密度及新生儿骨密度、体质量及身高等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血钙浓度及骨密度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1周后两组孕妇血钙浓度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身高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体质量、骨密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给予补充钙剂可促进孕妇及新生儿的骨健康,对促进新生儿骨骼发育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孕期妇女血钙水平的变化及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测定不同孕期妇女的血钙值 ,并随访至分娩 ,分析不同血钙水平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早孕期母体血钙水平即有下降 ,中孕期下降明显 (P <0 .0 0 1) ,并维持于低水平至分娩 ,导致低血钙孕妇妊高征发生率高 (P <0 .0 0 1)。结论 孕期母体血钙水平下降 ,为提高围生期安全 ,减少母婴并发症 ,孕中期即应重视钙质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补钙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孕期补充钙剂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孕20-28周的孕妇随机分为补钙组(50例,服用乐力氨基酸鳌合钙)和对照组(50例,不服药物)。两组均于进入实验时查血钙、尿蛋白。观察期间每4周复查1次血钙和尿蛋白,每周检测1次血压、宫高、腹围,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病情况。结果:补钙组血清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FG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补钙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降低FGR的发生率,对母婴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晚孕期补充药源性钙剂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某大型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分娩病例,分为孕期补钙组(实验组)与非补钙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代表妊娠结局的8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实验组采用小剂量每日多次补钙方式,孕期临床缺钙发生率为1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两组孕产妇合并症发生率OR为0.79,分娩并发症发生率OR为0.74,实验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较对照组高97g,两组发生早产与低体质量OR为0.74,两组病例在孕产妇病死率、剖腹产率及新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出生评分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孕期补钙对减少孕期合并症、并发症发生以及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减少早产和低体质量儿具有优越性,采用小剂量每日多次补充酪氨酸磷酸氢钙可以作为中晚孕期补钙的优选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高危孕妇补钙预防妊高征发生的效果及妊高征和其高危孕妇血清钙磷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方法自孕28周起给妊高征高危孕妇连续服钙1.5g/d直至分娩。结果:服钙组和安慰剂组妊高征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妊高征、高危孕妇与正常孕妇的血清钙、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服钙组、安慰剂组在常孕妇对照组孕期、产时的血清钙、磷水平亦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脐血比母血清钙、磷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孕妇要合理摄取营养(富含钙质的饮食),及药补所需钙量,从而保证胎儿健康发育及预防妊高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期补充钙剂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将236例20~32周的孕妇随机分为用药组(118例,服用乐力氨基酸螯合钙2g/d)和对照组(118例),分别于服药前检测血钙、尿蛋白,并于观察期间每4周复查1次;每周监测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及双下肢水肿情况;观察缺钙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用药组血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钙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胎儿宫内迟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补充钙剂有利于减少缺钙症状的发生,降低妊高征、胎儿宫内迟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DOHaD营养监测对改善孕期营养、体质量控制的效果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寻找保障母婴健康的新思路.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建档行产期保健的孕早期孕妇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按照《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推荐的保健和产检方案进行常规产检和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保健和产检的基础上,采用DOHaD营养监测指导孕妇孕期饮食、能量方案,比较两组孕妇孕12周、生产前一周的营养素供给量合格率,血清总蛋白、血脂、VitA、VitC、钙、铁、锌与《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的符合率,以及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增加合格率,统计两组孕妇孕期、围产期并发症以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入组时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营养素供给量合格率、血清总蛋白、血脂、VitA、VitC、钙、铁、锌水平与RDA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2周、分娩前一周对照组孕妇较入组前增加体质量、增加体质量指数合格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孕妇血清总蛋白、血脂、VitA、VitC、钙、铁、锌水平与RDA比较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围产期内并发症发生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率分别为17.31%和5.7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88%和1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OHaD营养监测指导孕期妇女饮食能量摄入的管理,可有效保证孕妇营养能量摄入的科学性,提升母婴健康水平,促进围产儿预后,对孕期女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探讨孕妇在不同孕期全血铁、钙、锌的变化规律及缺乏状况,为孕妇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湖南郴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650例按孕周分为3组,早孕组(n=230)、中孕组(n=210)、晚孕组(n=210),180例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早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及对照组检测全血铁、钙、锌,分析其规律和缺乏状况,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随着孕期的增加,铁、钙、锌的含量不断下降,除了早孕组铁的含量与对照组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缺乏率不断升高,早孕组与对照组的3种微量元素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孕组和晚孕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孕期间,3种元素有不同程度降低,以钙、锌为主;中晚孕期间3种元素的含量严重降低而缺乏率逐渐升高。孕妇应及时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确保优生优育,母子健康。  相似文献   

15.
韩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6):631-633,636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应用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寻求最佳预防宫内传播的方法。方法:拉米夫定组52例孕妇于孕20~26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100mg/d至分娩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组61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使用HBIG 200 IU行宫内阻断治疗,2组新生儿出生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观察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情况、抗病毒疗效及母婴异常情况,随访到婴儿1岁,并分别在0、1、7、12个月龄时监测其血清HBVDNA、HBsAg和抗-HBs定量变化。数据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拉米夫定组孕妇于分娩前HBV DNA显著下降(t=18.72,P<0.05),转阴率为34.6%,肝功能异常者全部恢复正常。该组52例新生儿随访至1月龄时HBsAg或HBV DNA均为阴性,宫内感染率为0,与HBIG组宫内感染率(14.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5)。2组婴儿1岁时的血清抗-HBS水平无差异(t=0.71,P>0.05),拉米夫定组HBV慢性感染为0,HBIG组9例宫内感染婴儿均为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2组孕妇及婴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对于HBV水平较高的孕妇,妊娠中期采用拉米夫定降低病毒含量,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宫内传播及产时传播)是行之有效的,且用药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李珍  李璐琳 《中外医疗》2014,(18):41-42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应用孕期营养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180例围产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90例,其中对照组孕期保健给予常规性教育,而研究组孕期保健则给予营养指导,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保健效果。结果研究组孕妇在蛋白质、铁、锌、钙、维生素等方面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孕妇在脂肪摄入量与并发症发生率上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25/90),对照组则为40.00%(36/90)。结论加强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给予定期孕期营养指导,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孕妇营养水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分布特征,比较妊娠早期与非妊娠育龄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水平,初步调查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355例正常妊娠早期妇女(妊娠早期组)及非妊娠期妇女402例(对照组)。描述两组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T3)、甲状腺素(thyroxine,T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的分布特征并进行比较,建立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结果妊娠早期组血清FT3、FT4、TSH、和TPOA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早期组TT3、TT4和TG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妊娠早期妇女FT3、FT4、TSH、TT3、TT4、TPOAb、TGAb参考区间分别为3.51-5.63 pmol/L,7.89-13.30 pmol/L,0.45-2.95 mIU/L,1.51-2.61 nmol/L,80.65-137.00 nmol/L,0.10-4.81 IU/mL,9.40-59.30 IU/mL。结论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相比对照组妇女有明显差异,建立中国人群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区间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探讨孕晚期护理干预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孕产妇(头位单胎)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产检及孕期指导。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还在孕晚期参加医院孕妇学校举办的互动式分娩教育课程,采用自行设计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及产时应对能力问卷调查表对两组产妇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孕期教育前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孕期教育后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孕期教育后观察组三项问卷调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提高产妇产时应对能力,从而提高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正性体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