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细祭火是云南弥勒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一种重要祭祀活动,它再现了阿细先祖钻木取火的远古场景,是阿细民间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民族文化可以资本化理念的推动下,阿细祭火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对阿细祭火民俗旅游资源概述、开发与保护的探析等,引发对阿细祭火民俗旅游的思考,以便传承阿细祭火民族文化,打造阿细祭火旅游品牌,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壁画艺术是一个民族或族群历史的积淀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结晶.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是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它构成了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万村的壁画艺术强化了民众的族群记忆与历史认同,弘扬了阿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了解当下历史壁画艺术生成意义的表达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仪式作为展示社会实践的窗口,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在生态和谐方面,仪式的作用不可忽视,仪式展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云南省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的阿细祭火仪式为例,可以看出仪式与生态的持续双向调适过程以及村民们如何在祭火仪式实践中实现与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阿细红万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为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阿细红万村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讨论,旅游资源评价,市场及开发层次分析,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化建议,更好地传承阿细民族文化,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将红万村发展成国内著名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阐述西部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内涵起笔 ,分析了近几年来西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西部民俗旅游资源新的开发设想和保护对策 ,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使西部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逐步提升。其间,传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旅游类型,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会对民俗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民俗旅游开发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兼顾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三方效益,促进它们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漳州市民俗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可参与性强等优点,但是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本课题组在研究漳州市民俗旅游资源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漳州市民俗旅游资源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可以选择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俗旅游产品越来越为高端旅游市场的新宠,民俗文化的消费成为人们出行游玩的重要诉求,在旅游市场中的重要性日渐明显,所以发展民俗旅游是大势所趋。赣南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试从文化保护方面进行探讨并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州大地的文化重镇——商丘有着密切的关联。出现在商丘的火祖燧人氏和火神阏伯是火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两大中心人物。商丘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但目前对于这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仍存在一些不足。通过研究发现,明确政府职能、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投资力度及宣传舆论等,对商丘火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桂西南边疆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晚清广西提督、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历史名人苏元春相关旅游资源大致分为有形旅游资源与无形旅游资源两类。当前桂西南边疆地区对苏元春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呈现出不平衡性、单一性和不对等性。今后,要高度重视对苏元春旅游资源的整理、保护、教育和宣传,同时加强苏元春旅游资源的立体、协同开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以黑井古镇为例,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即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盐文化)和众多的古遗迹为基础,针对黑井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力求探索出科学的黑井古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保护策略,从而为历史文化名镇(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目前最为流行的民俗旅游资源分类与定量分析方法为技术手段 ,通过对湖南城步苗族与广西融水苗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分析 ,对两地的民俗旅游资源状况作些评价。  相似文献   

13.
和勇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2):38-40,47
生态旅游产品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相谐,互促互补,它应该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民族地区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应该认识自然生态的文化因素,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资源,这是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宋代人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意识虽不及现代人保护开发意识这样普及与强烈,但亦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宋代人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主要措施有:文人士大夫对旅游目的地景观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地方政府官员对景观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宋代皇帝、僧道人士对宗教文化景观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宋代女性对景观资源的建设与保护等。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文化名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村民族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出发,进行丹洲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明确在当前旅游发展大环境下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前景和紧迫性,提出依据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标准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和思路,提出突出"古(历史文化型民族村)、民(民族文化型保护村)、生(生态旅游型文化村)、遗(文化遗产型品牌村)"历史文化名村的建设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河南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有利的开发条件。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整体性、本真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为抢救和保护原则;以因地制宜、突出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等为开发原则。整合资源,总体规划;区域联动,协作开发;创新管理体制;打造精品线路和品牌;加强宣传促销力度,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实现河南红色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赤峰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论述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赤峰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红菇是一种重要的外生菌根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通过对龙岩市新罗区正红菇资源情况的初步分析,提出保护与开发正红菇资源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大力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多元化的民族风俗文化和与众不同的旅游资源,不但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事业全局中的关键地位,同时也有利于的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工作的基本经验,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性策略,以帮助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事业的日益繁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