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p53和KAI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中p53和KAI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KAI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胃正常组织(P<0.01),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P<0.01).KAI1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转移呈负相关(P<0.05).p53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转移呈正相关(P<0.05).p53和KAI1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rc=0.025).结论p53和KAI1蛋白的检测可用于胃癌转移预测、恶性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p53可能并不直接调控KAI1在胃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组织的p53、MVD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ABC-ELISA方法)检测73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EGF、P53和CD34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VEGF:101.8±53.3ng/Lvs 16.1±22.5 ng/L,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水平随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而增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1.2%,癌旁组织中VEGF 未见阳性表达,P<0.05;胃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1).胃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MVD值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于胃癌癌旁组织,并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与组织VEGF表达水平分别与p5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16,P<0.01;r=0.290,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与组织VEGF表达水平分别与MVD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4,P<0.01;r=O.512,P<0.01);胃癌患者p53与MVD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1,P<0.01).结论:胃癌患者VEGF、p53与MVD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胃癌术前诊断、判断转移危险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p27Ki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2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及62例胃癌组织p2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27在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100%(20/20),而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41.9%(26/62),p27在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的阳性表达在未累及浆膜及淋巴结未转移者显著高于累及或穿透浆膜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p27参与胃癌的进展,可能是一个预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53 、p57Kip2和CD68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 、p57Kip2和CD68蛋白的表达,并分析3种蛋白表达之间及其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p53 、p57Kip2和CD6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1%、45.09%和58.82%;p53和CD68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57Kip2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者的p57Kip2阳性表达率为2424%,明显低于p53阴性表达者的8333%(P<0.05);CD68阳性表达者的p57Kip2阳性表达率为2000%,亦明显低于p53阴性表达者的8095%(P<0.05)。结论p57Kip2与CD68、p5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3项指标联合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胃癌组织中p53、PCNA及c-erb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53、PCNA及c-erb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299例胃癌组织中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c-erbB-2的表达。结果:p53、PCNA及c-erbB-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8%、71.7%、71.7%;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7.1%,78.2%和47.1%。结论:p53、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c-erbB-2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1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s,LOXs),包括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块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分析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两者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LOX表达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相反的,15-LOX-1和15-LOX-2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表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P<0.01);5-LOX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2与胃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1与胃癌临床特征未见明显相关。结论:5-LOX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15-LOX-1和15-LOX-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LOX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Western blot 检测、RT-PCR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探究OTUD3、PTE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OTUD3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中OTUD3和PTEN阳性率、蛋白表达量及mRNA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00)。PTEN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及ER/PR/HER-2/p53状态显著相关(P<0.05);OTUD3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显著相关(P<0.05)。OTUD3及PTEN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5),两者不同表达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显著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后预测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lα)与bcl-XL在胃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胃癌中HIF-1α、bcl-XL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该软件包对HIF-1α、bcl-XL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作相关分析.探讨HIF-lα、bcl-XL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4.07%)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或P<0.01).bcl-XL在胃癌和正常胃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3.7%和33.3%(P<0.05);bcl-XL阳性率与胃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与bcl-XL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 HIF-1α和bcl-XL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p53,ras,nm23在原发性胃癌中的联合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78例原发性胃癌组织P53、p21(ras基因表达产物)和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发展、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胄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p53在中晚期胄癌(57%)、低分化胃癌(76%)、伴淋巴结转移胃癌(62%)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早期(1%)、高分化(4%)反不伴淋巴结转移胄癌(20%)中的表达率(P<0.05);p2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也显示了类似趋势,但其与分化程度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nm23表达主要与癌细胞侵袭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不同分化程度胄癌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多基因异常有关,p53、p21高表达与nm23低表达在癌细胞增殖及肿瘤浸润中起重要作用,胃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多基因作用且较为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利娟  孟庆印  庄莉  龚泉  李雪芹  李仕娟  周春艳 《癌症进展》2023,(19):2111-2113+2143
目的 探讨肝激酶B1(LKB1)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SCLC患者,取其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KB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SCLC患者SCLC组织中LK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CLC组织中LK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吸烟史SCLC患者SCLC组织中LKB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SCLC患者SCLC组织中LK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KB1蛋白在SCLC中低表达,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有望作为SCLC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揭示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中Topo-Ⅱ、GST-π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Topo-Ⅱ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100 %(30/30)、96.7%(29/30)、87.5%(35/40),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2/20)、83.3 %(24/30)、96.7%(29/30)、100.0%(40/40),Topo-Ⅱ、GST-π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Topo-Ⅱ、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均无关(均P> 0.05);Topo-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增多,Topo-Ⅱ表达降低;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 0.05),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越多、肿瘤直径越大,GST-π表达越高.GST-π与Topo-Ⅱ负相关(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胃腺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探讨Twist的表达在判断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0例胃腺癌标本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wist及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素(E-cad)、神经钙黏素(N-cad)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Twis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与E-cad及N-ca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胃腺癌组织中Twist、E-cad、N-cad阳性率分别为59.1%(71/120)、36.6%(44/120)、47.5%(57/120),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7.5%(21/120)、93.3%(112/120)、11.6%(14/120),两种组织间各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wist的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相关,且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均P< 0.05).Twist的表达与N-cad和E-cad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Twist、E-cad、N-cad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明显不同,并且胃腺癌组织中Twist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与EMT相关蛋白E-cad表达呈负相关,而与N-cad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 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p27kip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clin A、PTEN和p27ki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 A、PTEN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5.3%和41.2%,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其中Cyclin A与年龄有关。经Kaplan Meier法生存比较, Cyclin A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短,而PTEN和p27kip1阴性表达者较其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长。结论 Cyclin A、PTEN和p27kip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探讨泛素连接酶Hrd1与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反转录酶 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6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rd1和LAT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rd1、LA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34/62)和56.4%(35/6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5.0%(5/20)和20.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仅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LAT1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5)。RT-PCR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Hrd1与LA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2±0.83和5.80±1.72,高于癌旁组织的1.14±0.39和1.32±0.77(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Hrd1和LA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55±0.153和0.896±0.148,高于癌旁组织的0.357±0.178和0.439±0.136(P<0.05)。Hrd1与LAT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0,P<0.001)。结论 Hrd1与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鼻咽癌和3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28例鼻咽癌和15例正常鼻咽部新鲜组织中KAI1/CD82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KAI1/CD82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12/28),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中的73.3%(1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3%(31/70),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中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均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68.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的28.6%和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N1、N2、N3亚组间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该基因可以抑制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望作为鼻咽癌诊断和预后判定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小RNA-30c(miR-30c)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95例肾癌组织和8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以上组织中miR-30c水平,分析miR-30c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分期)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QPCR检测发现95例肾癌组织中miR-30c的表达水平为0.561±0.378,低于82例癌旁组织的1.220±0.820(P<0.05)。肾癌组织中miR-30表达与性别、远处转移和年龄均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均有关(P<0.05),其中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T3~T4期的miR-30c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2±0.219、0.442±0.299和0.408±0.194,均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T1~T2期的0.671±0.439、0.619±0.400和0.654±0.431(P<0.05);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T3~T4期的miR-30c高表达率分别为21.43%(9/42)、16.13%(5/31)和19.44%(7/36),均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T1~T2期的41.51%(22/53)、16.13%(26/64)和40.68%(2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0c低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7.0个月,短于高表达组(>6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分期及miR-30c表达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肾癌组织中miR-30c低表达,miR-30c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且与预后有关,其中miR-30c低表达者的预后较差,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ULK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45例胃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ULK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UL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16/145)和1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K1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侵犯、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脉管侵犯、HER 2和p53无关(P>0.05)。ULK1无表达、低表达和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8个月(95%CI:40.5~49.2个月)、427个月(95%CI:39.9~45.6个月)和37.7个月(95%CI:33.0~4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相关受体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9例胃癌手术标本和42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Rβ表达,分析ERRβ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ERRβ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8%,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6.7% (P<0.05)。ERRβ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16)、淋巴结转移(P=0.028)、分化程度(P=0.005)关系密切,而与年龄、性别、远处转移和肿瘤大小等无关。10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1.0个月,ERRβ阳性表达者中位OS为11.0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的34.0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Rβ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RRβ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p5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MP-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2/40)和82.5%(33/4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30.0%)。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远处转移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s’=0.3742,P=0.0069)。结论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转移有关,p53基因突变后MMP-2表达增强。联合检测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评估结直肠癌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EphB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52例胃癌组织中, EphB6低表达66例(43.4%),中等强度表达54例(35.5%),高表达32例(21.1%);EphB6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EphB6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均无关(P>0.05)。结论EphB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可能是预测胃癌转移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