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介于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一组肿瘤 ,是具有低度恶性或恶性潜能的肿瘤。最新的WHO分类将卵巢的交界性概念已由上皮起源的浆液性、粘液性肿瘤 ,扩展到子宫内膜样肿瘤、透明细胞肿瘤、Brenner瘤。现分析我院16年来诊断的 3 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临床与病理组织学特点 ,并对肿瘤组织学改变与预后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1985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 3 9例 ,其中 ,浆液性交界瘤 15例 (3 8.46% ) ,年龄2 1~ 5 7岁 ,平均 3 9岁 ;粘液性交界瘤 2 2例 (5 6.41% ) ,…  相似文献   

2.
PCNA,Ki-67对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临床病理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勤  张文  朱争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5):372-374,F002
【目的】探讨PCNA ,Ki 6 7在胃肠道间质瘤 (GIST)中的不同表达 ,为GIST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病理学依据。【方法】对 4 1例非上皮源性肿瘤患者 ,用光镜和CD1 1 7筛选 ,胃肠道间质瘤为 32例 ,其中2 7例复染PCNA ,Ki 6 7,并利用病理图象分析系统进行资料分析 ,最后用统计学进行比较。【结果】CD1 1 7阳性87 5 %。PCNA增殖指数良性组低于恶性组 ,与转移组无显著差异 ,而且增殖指数 >2 0时恶性几率明显增高 ;Ki 6 7增殖指数远低于恶性组和转移组 ,且增殖指数 >1 0时 ,恶性几率明显增高。【结论】PCNA ,Ki 6 7的增殖指数增高 ,恶性几率增高 ,而且Ki 6 7与肿瘤转移有关。因此 ,在良恶性不甚明确的肿瘤中 ,二者可联合或单独作为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良性脑膜瘤的复发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 ,并寻找能预测其复发的指标。 方法 :对 1 5例复发的良性脑膜瘤和 2 2例非复发的良性脑膜瘤共 4 9份标本分别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 6 7的免疫组化染色 ,计数阳性细胞数的比率即标记指数 (LI) ,比较各组间的PCNALI和Ki 6 7LI。 结果 :复发的良性脑膜瘤的PCNALI和Ki 6 7LI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 (P <0 .0 5 ) ;复发组中同一患者前后两次手术标本的PCNALI和Ki 6 7LI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复发的良性脑膜瘤的细胞增殖性高于未复发组 ,当PCNALI>2 .0 %时 ,提示肿瘤有复发倾向。良性脑膜瘤复发后其增殖特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与肿瘤恶性程度及治疗预后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3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间质瘤细胞c kit蛋白(CD117)、CD3 4 、波形蛋白、结蛋白、S 10 0、Syn、NSE、αSMA、ACT、FN、GFAP表达。 结果 33例GIST中,良性者8例,交界性7例,恶性共18例。位于小肠者均为交界性及恶性,其恶性度与其它部位的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所有病例CD117、波形蛋白均阳性,2例CD3 4 阳性;而结蛋白、FN、GFAP均阴性。2 2例a SMA、ACT阳性,16例S 10 0阳性,其中3例Syn、NSE阳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出血坏死明显与良性者有差异显著性(P <0 .0 1)。随访19例,良性及交界者治疗效果较好,恶性者则差。 结论 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几乎所有GIST均表达CD117及波形蛋白,大部分表达CD3 4 。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与其发生部位、大小、出血坏死、细胞异形性及核分裂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曹德明  曹威岩  潘庆 《安徽医学》2005,26(5):414-41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人资料,其中良性10例,交界性3例,恶性8例;肿瘤<5cm9例,5~10cm8例,>10cm4例。结果局部扩大切除术10例(6例良性,1例交界性,3例恶性),11例行乳房切除或并腋窝淋巴结清除术(4例良性,2例交界性,5例恶性);肿瘤>10cm4例及5~10cm6例(占75%)行乳房切除术;11例乳房切除病人45岁以上7例;5例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标本均未见转移。随访4个月~33年(中位时间5.6年),5年生存率95.2%,局部复发率23.8%。结论初治的乳腺叶状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是可行的,但对年龄大、肿瘤大、浸润胸肌或局部扩大切除术后复发病例宜行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中Bax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ax和Ki- 6 7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5 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Bax和Ki -6 7的表达情况。结果 5 2例GIST中有2 9例表达Bax ,31例表达Ki 6 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5 .8%和5 9.6 %。Bax和Ki- 6 7的表达与GIST的部位、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 >0 .0 5 ) ,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 <0 .0 1) ,Bax和Ki -6 7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 .4 5 1,P =0 .0 0 1,Kappa =0 .4 4 9)。结论 Bax和Ki- 6 7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两者可作为判断良恶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增殖活性指标Ki 6 7抗原、基底膜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的表达 ;寻找能较好表达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增殖活性及浸润性生长、癌变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 2 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4例鼻息肉及 11例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 6 7抗原、层粘连蛋白的表达 ,并分别计数Ki 6 7阳性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作为Ki 6 7标记指数 (Ki 6 7labelingindex ,Ki 6 7 LI)。层粘连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基底膜线性染色完整性分为 3级 ,分别进行观察。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P <0 .0 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鼻息肉、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鳞癌组织中Ki 6 7标记指数分别为 :2 .2 1± 1.96 ;6 .71± 5 .39;和 11.12± 2 .6 3。统计分析表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基底膜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在三者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Ki 6 7标记指数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很好的一致性 ,可作为独立指标反映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增殖活性 ,基底膜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可作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浸润性生长、癌变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人脑转移癌和胶质瘤Ki67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 Ki6 7在颅内转移癌和胶质瘤中表达及数量变化 .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人脑 5 0例胶质瘤 (JPA- L GA 15例、AA 15例、GBM 2 0例 )、14例转移癌、2 0例脑膜瘤 (良性 17例、恶性 3例 )中 Ki6 7阳性指数的变化 .正常脑组织标本 3例作为阴性对照 .结果 在颅内肿瘤中 ,JPA- L GA的 Ki6 7L I为 0 .5 1± 0 .49,AA为 4.37± 2 .44 ,GBM为 6 .6 9± 1.79,转移癌为 14.3± 6 .10 ,恶性脑膜瘤为10 .2 1± 6 .2 7,良性脑膜瘤为 0 .5 8± 1.79. JPA- L GA,AA,GBM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胶质瘤 - 级与良性脑膜瘤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892 ) .结论  Ki6 7表达与脑转移癌和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可用以辅助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 ,还可作为评估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一项参考指标 .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拓扑异构酶Ⅱα (TopoisomeraseⅡα ,TopoⅡα)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Ki6 7蛋白、p5 3基因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94例无术前化疗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TopoⅡα、Ki6 7蛋白的表达 ,并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p5 3基因 5、 6、 7、 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TopoⅡα、Ki6 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30 % ( 2 8/ 94 )和 39% ( 37/ 94 ) ,且TopoⅡα的表达在鳞癌中明显高于腺癌 (P <0 0 5 ) ,中、低分化的肿瘤组织高于分化较好的肿瘤 (P <0 0 5、P <0 0 1) ,吸烟患者高于非吸烟患者 (P <0 0 1)。等级相关结果显示TopoⅡα的表达与Ki6 7呈正相关 (r =0 7381,P <0 0 1)且与p5 3基因也相关 (r =0 2 6 2 3,P<0 0 5 ) ,p5 3基因突变型组TopoⅡα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组 (P <0 0 5 )。 结论 ①TopoⅡ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核增殖抗原Ki6 7显著相关 ,其检测可作为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活性、分化程度的特异指标。②p5 3基因与TopoⅡα的相关性提示TopoⅡα的过表达可能受 p5 3基因突变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特征、相关性及其与肿瘤病理学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P5 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 42例胸腺瘤的表达情况 ,同时检测雌激素受体 ( ER)、孕激素受体 ( PR)在正常胸腺和胸腺癌的表达。结果  1P5 3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 ( P<0 .0 5 ) ;良性胸腺瘤 :4.5 % ,恶性胸腺瘤 型 :3 3 .3 % ,恶性胸腺瘤 型 :10 0 %。 2 EGFR在浸润性胸腺瘤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非浸润性胸腺瘤 ( P<0 .0 5 ) ;良性非浸润性胸腺瘤 :2 2 .7% ,浸润性胸腺瘤 :5 5 .0 %。 3 ER、PR在正常胸腺和胸腺癌中无表达。结论  P5 3和 EGFR在胸腺瘤的表达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p27、bcl-2、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7、bcl-2、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7例GIST患者中p27、bcl-2、Ki-67、CD117、CD34的表达。结果:本组57例GIST中p27阳性率为53%,bcl-2阳性率为58%,Ki-67阳性率为40%。良性、交界性、恶性GIST组中p27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Ki-67阳性表达率增高(P<0.05),bcl-2阳性表达率有增高的趋势(P=0.07)。p27与bcl-2、p27与Ki-67两者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57例GIST中CD117阳性率为83%,CD34阳性率为75%,CD117和CD34均为阳性36例(63%),14例CD34阴性病例CD117均为阳性。良性、交界性、恶性GIST组中CD117阳性表达率、CD34阳性表达率差别均无显著性。结论:p27、bcl-2、Ki-67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GIST恶性潜能一项参考指标;CD117和CD34联合检测是诊断GIST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中的DOG1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以及p53突变型蛋白的相互关系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GIST患者与20例非GIST患者组织中的DOG1及Ki67、p53的表达,比较分析各个指标在GIST各危险性分级和各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86例GIST组织中,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恶性潜能未定的前列腺间质肿瘤(stromal tumor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STUMP)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0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14例STUM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7~78岁(平均54岁), 病程1~180个月(平均46个月)。以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直肠指诊可提示前列腺肿物,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正常或轻度升高,经直肠超声及磁共振提示前列腺肿瘤或前列腺增生结节。结果: 3例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2例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9例经病理明确诊断后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镜下观察前列腺间质细胞过度增生,呈梭形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SA均为阴性,波形蛋白均为阳性,CD34及孕激素受体多呈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1%~20%(平均6%)。病理诊断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前列腺间质肿瘤。随访时间10~96个月(平均65个月), 失访2例,死亡1例,9例术后未见复发,2例因局部复发而多次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结论: STUM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可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早期发现确诊,结合临床制定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较少见,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及空、回肠,术前较难确诊,诊断依靠免疫组化,免疫组化表型为肌源性及神经源性双向分化,Vimetin阳性,CD34多数阳性,良恶性判断取决于肿瘤大小及核分裂相计数,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手段,术后对潜在恶性及恶性病例需予以密切随访。结论 术前经内镜、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确诊胃肠间质细胞瘤是可能是,术中正确判断良恶性并实施彻底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具有或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2例三阴性乳腺浸润癌中CK5/6、CK14、EGFR、Ki67及P53蛋白的表达,研究该组乳腺癌中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24例(57.1%)表达CK5/6、CK14、EGFR中1项或几项标志物,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其中CK14没有单独表达;18例(42.9%)均不表达CK5/6、CK14、EGFR.24例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22例,Ⅱ级2例,且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24例中有Ki67表达22例;18例不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3例,Ⅰ~Ⅱ级15例,18例中有Ki67表达8例.具有与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核级别及Ki67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临床工作中依靠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及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K5/6、EGFR及Ki67,对诊断该类病变和判断顸后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53、Her-2 和Ki67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研究128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组织,56 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以及9 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中P53、Her-2 和Ki67 的表达。结果 P53、Her-2 和Ki67 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53 阳性表达率为85.15%(109/128),高于腺瘤组织的26.78%(15/56)(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er-2 阳性表达率为25.78%(33/128),高于腺瘤组织的12.49%(7/56)(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腺瘤组织中的Ki67 阳性率分别为38.28%(49/128)和23.21%(1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53、Her-2 对临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Ki67 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明确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的增殖指标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10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其中73例有转移灶),20例交界性、2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瘤及2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Ki67、PCNA的蛋白核表达并观察计算有丝分裂指数(MI);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其中74例卵巢上皮组织(上皮性卵巢癌37例、交界性卵巢瘤14例、良性卵巢瘤11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2例)中Ki67、PCNA的mRNA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①上皮性卵巢癌中Ki67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织(P<0.05).PCNA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率在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指标的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49,P=0.025;r=0.484,P=0.014).②Ki67在低分化、Ⅲ-Ⅳ期病例中阳性表达率高,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呈过表达,而在其他类型(黏液性、恶性苗勒氏混合瘤、移行细胞癌伴鳞癌分化等)中呈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在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NA在上皮性卵巢癌FIGO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及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丝分裂呈高指数者共72例(66.1%).低分化、临床晚期病例较高分化和临床早期病例MI高指数者比例高(P<0.05).③Ki67过表达同时MI高指数卵巢癌患者共有57例,与另外52例非同时Ki67过表达及MI高指数患者比较在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73例既有原发灶又有转移灶的病例中:原发灶中三者的表达分别为:Ki67蛋白58.9%、PCNA蛋白91.8%、高指数者占61.6%.在转移灶中(腹膜/大网膜)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Ki67蛋白41.1%、PCNA蛋白74.0%、高指数者占38.4%.原发灶中三种指标明显高于转移灶(P<0.05).Ki67蛋白在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转移灶(P=0.040),而PCNA蛋白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514).结论 联合检测Ki67和计算MI可评估上皮性卵巢癌的增殖状态,而PCNA不能作为卵巢癌增殖程度和良恶性鉴别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以及p5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这些分子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2.9%,ER,PR,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76.2%,73.0%和55.6%,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组织中VEGF、C-erbB-2、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学强  任刚  胡洪林 《西部医学》2009,21(3):427-42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erbB-2、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和ER、PR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erbB-2、P53、Ki67和ER、PR的表达。结果VEGF、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9.7%,61.1%,56.9%和69.4%。VEGF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ER和PR的表达组别中有显著差异(P〈0.05);C—erbB-2的表达在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ER和PR的表达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在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中有明显差异(P〈0.05).;Ki67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GF、C-erbB-2、P53和Ki67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与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