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简称MCLS)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我院儿科近 8年来共收治本病患儿 53例 ,笔者对其临床经过做了较细致的观察及护理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3例患儿中 ,男 3 7例 ,女 16例 ;~ 1岁 18例 ,~ 2岁15例 ,~ 3岁 7例 ,~ 4岁 8例 ,4岁以上 5例。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9岁。53例均有发热 ,多为弛张热 ,体温 3 8.0~3 9 .5℃ 3 3例 ,3 9.5℃以上 2 0例 ;其中 14例出现双峰热。热程 5~ 2 5d ,平均 10d。48例于发病 1~ 8d(平均 3 .8d)出现斑丘疹、猩红热样疹或荨麻疹 ,以面部、四肢…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以板蓝根治疗小儿暑热症(又名夏季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52例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6个月~3岁42例,3岁以上10例;病程10~120天。首发病47例,第2年重发病3例,第3年重发病2例。患者均有长期(1周以上)发热病史,并排除其它发热性疾病。治疗方法以板蓝根冲剂150g,开水冲服,或板蓝根140g煎液,每日分2~4次口服,3天为1疗程。结果52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45例,2个疗程治愈者7例,总有效率100%。暑热症为婴幼儿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气候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有关。临床表现为夏季长期原因不明的发热,伴口渴、多尿及无汗…  相似文献   

3.
脑热清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性发热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脑热清口服液治疗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3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10 0例 )和对照组 (2 3例 )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热清 5 0 ml,每天 2~ 3次口服 ,连续 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温、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1~ 7d体温均非常明显低于治疗前 ,第 7天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脑脊液常规明显改善 ,脑脊液生化无明显改善。结论 :脑热清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性发热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脑热清的退热作用与改善脑脊液常规有关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大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黄疸多发于生后4 d~7 d,呈逐渐加重趋势,2周~3周达高峰,1个~4个月逐渐消退.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单味大黄口服治疗本病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本组35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年龄65岁,7~15岁8例,18~40岁20例,45一65岁7例,本病以青壮年发病最为多见.春季发病26例,夏季7例,秋季3例.指压百劳穴1次26例,2~3次10例  相似文献   

6.
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 ,又称急性脊髓炎 ,系指一组原因不明的脊髓急性横贯性损害的炎症性脊髓疾病。近年来 ,笔者采用四妙加味治疗本病 3 7例 ,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3 7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1 8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3 6岁 ,平均 2 6.5岁 ;发病时间最短 2天 ,最长 6天 ,平均 4天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3个月 ,平均 2个月 ;发病前 1~ 4周有发热 ,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病史者 2 9人 ,有负重、扭伤病史者 6人 ,无明显诱因者2人 ;病变节段在胸 4~ 6者 2 2人 ,在胸 7~ 8者 1 1人 ,在胸9~ 1 0…  相似文献   

7.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7岁,以反复发热、颜面水肿伴皮疹7个月入院.于入院前患儿反复出现持续性发热,最高体温达39℃,发热持续1~2周体温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属非感染性腹泻 ,占糖尿病并发症的 15 %~ 17% [1]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笔者辨证论治该病患者 5 0例 ,疗效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5例患者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5 0例 ,男 2 2例 ,年龄 ( 5 8.3± 10 .5 )岁 ;女 2 8例 ,年龄 ( 5 6 .4±9.2 7)岁。糖尿病病史 3~ 2 0年 ,平均 6 .4 7年 ,其中 6 0岁以上发病者 16例 ,5 0岁以上发病者 2 4例 ,4 0岁以上发病者10例。间歇性腹泻史最长 2年 3个月 ,最短 1个月。初诊时腹泻 5~ 6次 /d者 10例 ,3~ 4次 /d者 2 8例 ,2~…  相似文献   

9.
咽后壁脓肿多发生于婴幼儿,通常病程较危重,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近期笔者收治咽后壁脓肿患者1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7例;年龄1~70岁,其中1~40岁12例;1例咽后壁脓肿有外伤史,1例咽后壁软组织内有小的鸡骨滞留,1例有小鱼刺.发病时间2~7d.病因:异物引起3例,上呼吸道感染引起7例,颈部感染和颈部脓肿各2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结核1例.临床表现:呼吸困难9例,吞咽困难7例,发热2例,咽后壁隆起4例,声嘶4例.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2 9岁 ,因右侧颈部肿物伴疼痛、发热 3d入院。2周前患者患上感、口腔溃疡。查体 :T 38.5℃ ,神清 ,精神好 ,右侧颈后三角表皮无红肿及破溃 ,可及直径 0 .5~ 3.0cm肿大淋巴结 ,轻压痛 ,表面光 ,活动度好 ,质中 ,余未见异常。血WBC 2 .7× 10 9L-1,淋巴 0 .5 7,血沉 4 2mm/h ,尿常规、肝功、结核菌素试验、骨髓象和胸片检查均未见异常。颈部彩超示 :淋巴结肿大 ,未见融合。初步诊断坏死性淋巴结炎。给予地塞米松 10mg入壶 ,每日 1次 ,共 3d。 1d后体温正常 ,3d后血常规正常。病理回报 :坏死性淋巴结炎。又观察 3d ,颈…  相似文献   

11.
第 3腰椎横突症是一种常见病 ,是指第 3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 ,造成慢性腰痛 ,出现以第 3腰椎横突处压痛为特征的病变。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发生变性 ,导致臀部及大腿部疼痛。本病以体力劳动者多见 ,常发病于两侧。自 1997-10~ 2 0 0 0 -0 3 ,笔者采用一指禅推法配合火罐疗法治疗本病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 ,其中男 3 7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者 5 8岁 ,最小者16岁 ;病程最长者 2 a,最短者 15 d。2 治疗方法2 .1 放松手法患者俯卧位 ,双下肢伸直。医者以推、揉、按等手法作用于脊柱两侧的竖脊肌 ,…  相似文献   

12.
丝状角膜炎临床上较为常见 ,但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我们采用中药复方黄连滴眼液治疗本病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病人 ,男 12例 ,女 10例 ,均双眼发病。年龄 4~6 3岁 ,平均 5 2 .5岁。发病 3d者 9例 ,1周以上者 7例 ,反复发作者 6例。2 治疗方法 复方黄连滴眼液由黄连、金银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等药物组成 ,采用水煎、过滤、调整 p H值 ,用原浓度药液滴眼 ,每日滴 10~ 15次 ,每次 1滴 ,症状及体征减轻后 ,继续滴用数日 ,至症状消失后 3~ 5 d。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痊愈 :刺激症状全部消失 ,角膜浅层点状…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笔者从1995年3月至1997年4月采用普济消毒饮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流行性腮腺炎均为我院传染病房及门诊患者,男28例,女34例;年龄3~6岁25例,7~14岁37例,均选择发病1~2d者;除2例无发热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8~39.8℃,腮颊肿痛,头痛,肌肉酸痛,单侧腮腺肿痛者28例,双侧腮腺肿痛者34例,均无合并症,均采用青黛散外敷。诊疗标准采用新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当地流行病史及发病前与腮腺炎患者有接触史;临床症状有发热、全身不适、咽痛、耳下…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毛细支气管微小的管腔易因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现就我院2004年10-12月及2005年1-3月收治的7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6例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3~24个月:3~6个月29例,7~18个月42例,19~24个月5例.第2次发病28例.发病后距入院时间3 d 51例,4~5 d 21例,5~7 d 4例.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脐周隐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同小儿厌食症一样多见。现代医学应用“消炎”、“解痉”药治疗其效不高,且易复发。我们自1987~1990年间运用祛风为主的方法收治本病患儿100例,疗效比较满意,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62例,女38例;年龄在2~4岁15例,5~8岁59例,9~12岁26例;发病季节在10~11月40例,12~1月50例,其它月份发病者10例:病程在1~3月20例,4~6月20例,7~9月30例,29~11月20例,1年以上者10例。 2 疗效标准①脐周呈阵发性疼痛,喜揉喜温,舌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弦;②无发热、呕吐、腹泻,临床常规检查除外肠道炎性疾病;③大便连续做三次虫卵检查除外肠蛔虫症。  相似文献   

16.
<正>儿童支原体肺炎致病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速传染,全年皆可发病,以往认为本病多发于较大孩童,近年来婴幼儿感染者逐渐增多。潜伏期为2~3周,常呈现急性发病。发热38~39℃,热型不定,热程1~2周。刺激性咳嗽最为突出,咯出黏稠痰,甚至有的患儿痰中带有血丝,持续两周左右,有的甚至长达1个月左右。可伴  相似文献   

17.
胆道蛔虫病是肠蛔虫病的并发病,是由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常以剧烈地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恶寒而就诊。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0例,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共50例,均为门诊观察室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15岁以下者15例,16~35岁者30例,36~45岁者5例;发病后第1天就诊者10例,第2天就诊者20例,第3天就诊者15例,第4天就诊者5例;平均发病25天,初次发病35例,反复发作者15例。2治疗方法2.l中药治疗用马梅丸加减;马梅15g川椒159予姜10g附片6g桂枝6g细辛3g黄连…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贝尔氏麻痹属祖国医学"面瘫"、"口眼斜"、"口僻"等范畴.本病是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成.Bell麻痹分期说法不一,有发病7d以后算作恢复期者,有发病20 d以后作为恢复期者,其中将恢复期定为发病14d后较为多见,如温妙玲[1]将面瘫分做3期:①发展期:面瘫出现后7d内;②静止期:面瘫出现后8 ~14d;③恢复期:面瘫出现14 d后.再有蔡圣朝[2]将面瘫也分成3期:①急性期1~7 d;②恢复期14 ~60 d;③后遗症期2个月以上.吴继勇[3]及沈世社[4]将面瘫分为4期:①前趋期(发病前);②发展期(发病1~7 d);③静止期(发病7~14d);④恢复期(发病14d后).故笔者导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面瘫急性期后或恢复期当从发病后14 d算起.在恢复期的治疗作用中,采用透刺疗法的报道较多,现将透刺为主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及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菌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持续发热是突出的重要症状,病程中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等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伤寒、副伤寒患者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携带者均是传染源,慢性带菌者是疾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而传播,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途径传播。伤寒、副伤寒患者从发病前的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出病菌,其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伤寒、副伤寒的潜伏期一般7~14d。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于第1周末达39~41℃,并常有头痛、畏寒、食欲差、腹胀、便秘等症状。第2周起,高热持续不退,维持2周左右。  相似文献   

20.
23例SARS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住朝阳区妇幼保健院SARS专科医院病区自 2 0 0 3年 4月 2 3日起 ,共收治了 2 3例SARS患者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 70岁 ,平均37.2岁。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西医治疗体会1.1 发热特点2 3例患者发热持续天数 (药物干预下 ) 2~ 16天 ,平均 7.6天 ;最高体温 39.8℃ ;多数患者发热呈双平台或多平台 ,发病 1周后 ,体温降至正常 ,到病程第 10天左右 ,又出现发热 ,个别患者反复多次 ,缠绵难愈 ;在 1天 2 4h中 ,表现为弛张热 ,早晨轻 ,下午晚上重。2例死亡患者在死亡前几天均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但胸片浸润明显。所以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