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成华  汤敬杉   《广西植物》1991,11(2):141-145
倭竹族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本族计有10属约15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季风带的印度、越南、中国及日本等国,我国产8属约120种,占该族全部属种的80%。其中唐竹属、短穗竹属、筇竹属、八月竹属等均为我国所特产,唐竹属1种早期引入日本栽培,倭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刚竹属等也主要分布于我国,只有少数种分布于其它国家,业平竹属和阴阳竹属为日本特产。 刚竹属计有70种之多,我国产50种以上,是本族中种类最多的属,其中有许多种类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用途多、产量大。是重要的植物资源.尤其是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和鉴别竹类植物.了解竹类植物的演化关系。使竹类植物的系统安排更加合理都是有益的。倭竹族的花序属于假花序.与真花序相比较属于原始类型。本族中花序轴反复分枝.具有极多小穗的短穗竹属,业平竹属等是比较原始的,大节竹属、唐竹属的花序简化、花序轴不分枝或仅有少数分枝,含小穗数很少是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李恒  黄锦岭   《广西植物》1989,9(4):293-295
万寿竹属Disporum是百合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属,约20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温带、喜马拉雅地区、爪哇、日本和中国。我国有1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作者在整理云南万寿竹属植物时,发现万寿竹属在我国一新分布和1新种,现报道。  相似文献   

3.
李恒  黄锦岭   《广西植物》1989,(4):293-295
<正> 万寿竹属Disporum是百合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属,约20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温带、喜马拉雅地区、爪哇、日本和中国。我国有1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作者在整理云南万寿竹属植物时,发现万寿竹属在我国一新分布和1新种,现报道。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地区龙胆科药用植物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科很多植物是清热泻火、治疗肝炎、心血管及高血压等疾病的良药,多年来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成了大宗的药用植物。龙胆科植物世界范围分布约80属,900种,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灌木或乔木。我国有18属360余种,东北产龙胆科植物8属29种。这些植物多为草本,稀为灌木,有野生的和栽培种。其中作为药用植物的有6属11种。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整理了很多龙胆科植物标本,将其进行整理、总结其药用部  相似文献   

5.
苦槛蓝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槛蓝属(Myoporum)是隶属于苦槛蓝科的双子叶植物。此属植物共约3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例如我国和日本)、大洋洲(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和印度洋的毛里求斯等地。我国只有苦槛蓝(M.bonti-oides)一种,产两广、福建和台湾的海边。在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的温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该属植物分布很广,少数还分布于干旱地区或北部的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6.
柿属(Diospyros)植物全世界约有5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两半球的热带地区,在亚洲的温带和美洲的北部种类很少。我国有57种、6变种、1变型、1栽培种。其中25个特有种及80%以上的种集中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该区是我国现代柿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同时也是栽培柿的演变中心。 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日本的柿(D.kaki),是著名的水果,分布很广:在我国从辽宁西部沿长城一线,经甘肃折入四川、云贵,在此线以南、东至台湾诸省区均有栽培,垂直分布可达1800米;日本、朝鲜、东南亚、大洋洲、阿尔及利亚、法国和美国也有栽培。我国是柿子生产大国,90年代的产量已逾60多万吨,其中80%的产量集中于黄河流域。据不完全统计,栽培品  相似文献   

7.
栎属植物为“山毛榉科”常绿、半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主产亚洲,分布于北温带和热带高山上,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本属有350种,我国约产140种。根据我们初步研究,该属对家畜有毒害的约有8种。1958年以来,耕牛采食栎属植物嫩叶中毒先后在贵州、河南、陕西、四川、湖北、山东、内蒙、山西等省区发生。仅据四川万县等18个县不完全统计1973年耕牛中毒3734头,死亡618头,死亡率为16.5%;陕西汉中地区某县1976-  相似文献   

8.
<正>帽蕊草(Mitrastemon yamamotoi),隶属于帽蕊草科帽蕊草属。草本,高3~8cm,寄生于栎属(Quercus)或锥属(Castanopsis)植物的根上;无叶片,花序的苞片鳞片状;花单生,花被片杯状,雄蕊帽状,套住雌蕊。花期8-9月,果期10月。全世界有2种帽蕊草属植物,中国有1种和1变种,其中原变种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柬埔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亦有分布。变种多鳞帽蕊草(M.yamamotoi var.kanehirai)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在当  相似文献   

9.
竹类简说     
竹类植物的形态构造特殊,既不同于一般木本植物,也不同于草本植物,是一独特的植物类群,它在植物分类系统中隶属于单子叶植物细的禾本科。竹的水平分布从赤道两侧直至温寒地带;垂直分布从沿海平原直到高山雪线。绝大多数竹种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平原丘陵地带。随着纬度和海拔增高,只有少数耐寒竹种才能生长。全世界约有100属、1000余种竹,在五大洲中,欧洲无乡土竹种,亚洲种类最多,南美洲次之,非洲较少,大洋洲贫乏。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竹国家,竹类种质资源丰富,在《中国植…  相似文献   

10.
甘肃忍冬科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产忍冬科植物8属59种8变种及3亚种(不包括引种栽培的1属和3种)*进行了统计,并计算甘肃与邻近省的相似性系数,与陕西省的最大,为0.41;而与西藏的为最小,仅为0.14。陇南西部河谷亚热带湿润区和陇南北部暖温带区是甘肃产忍冬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对甘肃产忍冬科植物进行了属、种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旧世界温带分布、温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4个类型。种的分布类型可划分为:中国特有、东亚分布、温带亚洲分布和旧世界温带分布。从该科植物在甘肃的分布来看,绝大多数种类都不超过中国4个植物亚区在甘肃的交汇点,与中国植物区划基本相符,并可确切说此交汇点应在兰州的永登县附近。  相似文献   

11.
Shibataea Makino is a genus of Subfam. Bambusoideae, with 8 species, distributed in Southeast China and Southwest Japan. In China wild plants of the genus are found in Fujian, Jiangxi, Zhejiang,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 especially in Fujian and Zhejiang. The genus is also cultivated in parks of Guangzhou, Teibei and some other gardens. Raches of inflorescences in genera Semiarundinaria, Brachystachyum, Phyllostachys and Shibataea have many branches, even secondary branches. A large bract is often present at the base of each branch, and a prophyll in the axil of the bract in Tribe Shibataeeae Nakai. Moreover, an inflorescence is composed of numerous dense spikelets. This type of inflorescence may be considered primitive. The genera Indosasa and Sinobambusa are of more stamens (6 in the former and 3 or 4, 5 in the latter) than in the genera Semiarundinaria and Brachystachyum (only 3), and their inflorescences are very simple with fewer spikelets and raches,without the large bract. This type of inflorescence may be considered more advanced.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真菌进行了整理、修订,对有关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小脆柄菇属真菌共51个名称记录,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其中有18个分类单元引证了标本,2个记录的报道未提供形态描述,2个种存在错误拼写。  相似文献   

13.
Shibataea is a genus of temperate bamboos(Poaceae:Bambusoideae)endemic to China,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hylogenetic position and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s.To elucidate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bamboo genus Shibataea,we performed genome-scal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ll seven species and one variety of the genus using double digest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dd RAD-seq)and whole plastid genomes generated using genome skimming.Our phylogenomic analyses based on dd RAD-seq and plastome data congruently recovered Shibataea as monophyletic.The nuclear data resolved S.hispida as the earliest diverged species,followed by S.chinensis,while the rest of Shibataea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clades.However,the plastid and nuclear topologies conflict significantly.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network analysis and topologies reconstructed from different datasets,we identify S.kumasasa as the most admixed species,which may be caused by 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ILS)or interspecific gene flow with four sympatric species.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power of dd RAD and plastome data in resolv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in the intractable bamboo genu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科昆虫的起源,各亚科、族及属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各属的世界分布情况,将其分为8种类型。文中还就中国科昆虫的地理分布及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我国已知的2亚科4族20个属中,东洋区分布的有10个属,其中有3个属仅分布于我国;古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区分布的有3个属;东洋-新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新北区分布的有4个属;东洋-古北-新北-非洲区分布的有1个属。此外,科昆虫在中国的一个主要分布特点就是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而华中区则很可能是科种类的分化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其他区扩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红菇属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的文献收集,汇总了中国红菇属(Russula Pers.)真菌的179个名称记录,并对其生境、用途及分布或分类进行了简述。文献调查表明,红菇属种类广泛分布于中国30个省区。在已报道的红菇属名称记录中,有效名称有159个,包括148种、9变种和2变型,其中新名称1个、新拟汉名8个,无效或不合格名称10个,错拼名称8个,存疑种3个,中国特有种13种,一些种类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白蜡窄吉丁虫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分布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发现了一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 由于该虫新近在美国发现,危害白蜡树,故英文名称为Emerald Ash Borer (EAB)。初步分析显示,该虫至少在5年前就已传入美国,只是现在刚爆发被发现。目前该虫在美国密执安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可致死各种大小的白蜡树。该虫在我国曾被定名为花曲柳窄吉丁Agrilus marcopoli Obenberger,为鞘翅目吉丁科。据资料报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和台湾等地;在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危害木樨科属树木。两年一代或一年一代,因地而已。在东北三省主要危害水曲柳和花曲柳等树木,但不是主要害虫。天津市1993年在引种白蜡树上发现了白蜡窄吉丁,1998年严重爆发造成大面积白蜡树死亡。在亚洲的其他分布区,该虫还危害另外一些阔叶树,如多种蜡树、榆树等。鉴于该虫的广泛分布和寄主树种多及毁灭性危害的特点,美国一些专家认为其潜在危害不亚于1996年在美国发现的光肩星天牛。因此,美国已全面开展对该虫的研究,包括资料收集,风险性评估,研究各种控制措施等。 本文是中美对此虫合作研究的一部分,旨在对该虫在我国的分布、 危害、 研究基础作一调查与回顾, 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信息与参考资料。白蜡窄吉丁入侵北美再一次显示随着贸易的全球化发展, 外来入侵种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研究是控制入侵种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来我国的兽类动物地理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国以来,有关兽类区系(名录、区系特征及分布问题)和区划等属于动物地理范畴公开发表的文章(或摘要),包括专著等共有207篇。其中一般区系调查报告最多,有77篇(占37.2%),其次是啮齿类区系调查及专类(某类群,珍贵或经济动物等)调查,而属于动物地理本身的工作或探讨则较少。从各省区情况来看,公开发表著作最多的是黑龙江省(18篇)及广东省(17篇),其次为甘肃(14篇),青海(13篇),云南(12篇),辽宁(11篇),陕西(10篇),其他各省均在10篇以下,湖南省未见1篇(见表1)。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原手斧及其传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安志敏 《人类学学报》1990,9(4):303-311
中国的原手斧包括双面器、单面器和三稜器三类,分布于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几十处地点,以华中的发现最为丰富。它们属于旧石器初期的遗存,旧石器中期以后已大体绝迹。
中国的原手斧与砍砸器、石球等共存,不同于阿舍利文化传统的手斧。中国旧石器初期至少有两个文化传统,即以原手斧为代表的砾石工业和以周口店文化为代表的石片工业,但华北的原手斧传统后来已被石片工业所完全代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光柄菇属已知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思  图力古尔 《菌物研究》2010,8(3):169-175,180
对中国光柄菇属(Pluteus)真菌进行了整理、修订,并对有关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扼要讨论。中国光柄菇属真菌有28个名称记录,分布于23个省(自治区)。其中只有10个分类单元引证了标本,有3个记录的报道未提供形态描述,另有1种存在拼写错误。  相似文献   

20.
檬果樟属的分类与分布兼论这一分布区类型的特征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0  
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檬果樟属(Caryodaphnopsis Airy Shaw)的分类和分布。该属约14种,其中7种见于热带亚洲,7种见于热带美洲,其分布属于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区式样。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在我国共有33个,隶属于27科。作者对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进行分析,论述这一分布区式样的特征,推测它们大多可能在中生代起源于古南大陆并且主要是第三纪古热带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