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WER)提取挥发油制备颈复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WER工艺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ig给药7d.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液渗出法和大鼠足肿胀法研究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研究其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大鼠肿胀足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分析WER工艺与传统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高、低2个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P <0.01,P<0.001),减少小鼠腹腔液的渗出(P <0.05,P<0.01),提高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所引起疼痛的痛阈值(P <0.01,P<0.001),降低大鼠肿胀足中IL-1,TNF-α和PGE2含量(P<0.01,P<0.001),且与传统工艺颈复康颗粒同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P<0.01).结论: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具有更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TNF-α和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三棱丸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棱丸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棉球诱导大鼠肉芽组织增生的试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炎性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三棱丸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疼痛反应时间,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爪肿胀反应;抑制棉球诱导大鼠肉芽组织增生;能明显减少大鼠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含量。结论:三棱丸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产生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盐结晶(MSU)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次黄嘌呤所致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并通过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和甲醛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八味痛风康微丸16.4g/kg以上剂量可明显抑制尿酸盐结晶(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并能降低次黄嘌呤所致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能够降低甲醛致小鼠镇痛实验中足中PGE2含量;八味痛风康微丸也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抑制角叉菜胶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八味痛风康微丸具有抗痛风、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PG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柴黄复方颗粒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柴黄复方颗粒抗炎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数增多法评价药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采用热板致痛法和醋酸致痛法评价药物的镇痛作用;用Elisa法测定炎性组织中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放免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柴黄复方颗粒能抑制大鼠足肿胀程度和CMC-Na所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降低肿胀足中IL-1,TNF-α,PGE2和MDA的含量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抗热板和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结论:柴黄复方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性组织中的IL-1,TNF-α,PGE2和MD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四数九里香挥发油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法观察四数九里香挥发油的抗炎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四数九里香挥发油的镇痛作用.结果:四数九里香挥发油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程度和大鼠棉球肉芽组织重量(P<0.05);能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小鼠热板痛阚值(P<0.05,P<0.01).结论:四数九里香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蛇黄散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黄散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进行蛇黄散的抗炎作用研究;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进行蛇黄散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蛇黄散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以及鸡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使由热板刺激所致的小鼠痛阈值明显提高,使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蛇黄散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鹿筋胶原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鹿筋胶原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足肿胀、耳廓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实验研究鹿筋胶原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鹿筋胶原的镇痛作用。结果:鹿筋胶原能有效的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腹腔因醋酸导致的炎性渗出;同时提高热板法、扭体法所致的小鼠痛阈,延长疼痛潜伏期。结论:鹿筋胶原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6):121-124
目的:筛选青果中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探讨活性部位对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10、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梯度萃取法获得青果挥发油、青果10%水提液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首先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醋酸致扭体反应和小鼠热板性疼痛筛选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活性部位对炎性因子IL-1β、IL-10、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青果水提液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800mg/kg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提高小鼠对热板性疼痛的痛阈值,减少扭体反应的平均次数,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活性最强,但青果挥发油和正丁醇萃取部位800 mg/kg无明显抗炎镇痛作用。青果水提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400 mg/kg、800 mg/kg、1200 mg/kg显著降低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模型大鼠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蛋白表达,但对IL-10表达无明显的影响。结论:青果水提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是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痹痛方镇痛抗炎方面药效学作用,探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学基础。方法:镇痛实验用热板法与扭体法;抗炎实验采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及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药物对内毒索引起的TNF-α产生的影响。结果:在热板法与扭体法实验中痹痛方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具有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棉球肉芽肿质量;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急性足爪肿胀,对继发性的足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内毒素引起的TNF-α产生。结论:痹痛方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外周与中枢两种机制介导;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为其抗风湿炎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痛风定冲剂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祥  王希  黄少斌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05-2506
目的研究痛风定冲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跖肿胀、大鼠踝关节肿胀等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痛风定冲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尿酸钠致大鼠踝关节肿胀;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值,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痛反应。结论痛风定冲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生柳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山生柳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应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测痛;角叉菜胶、蛋清、巴豆油致炎剂引起大、小鼠炎症模型。结果:山生柳浸膏(21-42g/kg ig)能显抑制小鼠热板和扭体反应,抑制角叉菜胶和蛋清所致大、小鼠足肿胀及巴豆油致小鼠耳壳肿胀。结论:山生柳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抗炎作用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及抑制PGE的合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芪桂消癥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蛋清致足肿胀法及塑料环致大鼠肉芽肿法观察芪桂消癥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芪桂消癥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 芪桂消癥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和塑料环所致肉芽组织增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的次数.结论 芪桂消癥颗粒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跌打镇痛液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跌打镇痛液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扭体法进行观察。 结果 跌打镇痛液能抑制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的痛阈值,抑制小鼠由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结论 跌打镇痛液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炎痛平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宇杰  王春民 《中草药》2001,32(6):532-534
目的 观察炎痛平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炎痛平颗粒的抗炎作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炎痛平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 炎痛平颗粒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趾肿胀和小鼠耳肿胀,延长小鼠的痛反应时间,减少扭体鼠数和扭体次数。结论 炎痛平颗粒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方法 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蛋清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 ,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 溃结灵 2个剂量 (9.18g/kg,4.5 9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足肿胀度 ,减少棉球肉芽肿的质量 ;并能明显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阈值和降低醋酸扭体法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 溃结灵有一定的镇痛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养肝利胆颗粒抗炎镇痛解痉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与养肝利胆颗粒功能主治相关的抗炎、镇痛和解痉作用。方法:给动物灌服药物,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和离体豚鼠胆囊试验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养肝利胆颗粒能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和大鼠足跖肿胀,可对抗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提高小鼠对热的痛阈值,可缓解乙酰胆碱致离体胆囊痉挛作用。结论:养肝利胆颗粒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痉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蜣螂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甩尾法、热板法研究蜣螂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蜣螂水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探讨其镇痛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蜣螂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在热板法和甩尾法中的耐热时长,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鸡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趾肿胀以及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能有效降低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论:蜣螂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与降低PGE_2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冰醋酸扭体法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紫背金盘水提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热板和冰醋酸扭体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紫背金盘水提液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附软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姜附软胶囊的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方法: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法研究解热作用.结果:姜附软胶囊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少冰乙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和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对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结论:姜附软胶囊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桂活血止痛颗粒的镇痛、抗炎和抗软组织损伤效果。方法采用炎症、疼痛及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丹桂活血止痛颗粒作用后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情况。结果丹桂活血止痛颗粒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P〈0.05);能够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可显著改善大鼠软组织损伤模型伤肢肿胀程度,减轻肌肉组织瘀血、肿胀(P〈0.05)。结论丹桂活血止痛颗粒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和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