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DRFM间歇采样转发的相干假目标串干扰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是一种能对相干雷达进行相干假目标串干扰的技术,实现这种干扰的关键器件是数字射频存储器。从理论上对这种干扰样式的实现方案与关键步骤进行了讨论,并重点对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验证了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进行无源干扰的特点与应用,分析了箔条和等离子体干扰方式对星载SAR的干扰特性,并对其干扰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当单一的无源干扰方式不能起到理想的干扰效果时,应当采用多种干扰方式相结合的手段对SAR进行干扰。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LTE与3G共址干扰展开了分析,首先阐述了干扰的的基本原理,然后以确定性干扰分析法对干扰进行了分析,以明确隔离度计算方法,最后对LTE与3G共址干扰隔离度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东  王非  白冰  张恒伟  张雷 《激光与红外》2015,45(9):1084-1087
用10.6 μm脉冲CO2激光辐照多晶硅光电探测器,进行了干扰与损伤阈值实验研究,得到了对多晶硅探测器的干扰、损伤阈值;分析了不同干扰能量的干扰效果,研究了干扰损伤机理,依据受干扰程度对干扰等级进行了划分;通过干扰激光能量与干扰光斑面积的关系,重度饱和后探测器随时间恢复情况,探讨了各干扰等级下10.6 μm脉冲激光对红外成像系统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重复转发干扰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并对影响干扰效果的主要参数:间歇采样周期与采样时长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对不同参数下的重复转发干扰的干扰效果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6.
卫星系统被未知干扰源干扰的情况日益普遍,来自地面或空中的干扰对卫星系统业务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干扰源进行准确监测与定位。对卫星RDSS业务和RNSS业务干扰源监测与定位的有关理论和方案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干扰卫星和接收机两种情况,对干扰监测和干扰定位方法和实际工作流程等进行了分析,对于卫星系统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抗新一代末制导雷达的技术难点,论述了舰载噪声压制干扰和舷外有源诱饵欺骗干扰的原理,分析了舰载有源干扰与舷外有源诱饵的配合使用对抗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方法和干扰技术,阐述了弹载雷达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模型,给出了舰载有源干扰与舷外有源诱饵配合形成两点源干扰的仿真实例,对反舰导弹在整个对抗过程中的性能进行分析,对仿真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针对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解析射频干扰对消技术的原理,然后对基于电学和光学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基于光学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微波光子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激光对推扫相机干扰效应及其干扰机理等疑难问题,构建了一套推扫相机激光干扰实验系统.描述了实验系统组成、实验方法和步骤,开展了激光对推扫相机干扰实验,给出了实验结果.从线阵CCD探测器的结构和图像处理层面出发,对出现的干扰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了相机入瞳激光功率与干扰面积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影响推扫相机输出图像上激光干扰面积的主要因素,并与激光对凝视相机的干扰进行了比对分析.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激光对推扫相机干扰效果评价和相机激光防护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干扰效果评估是评价和比较干扰方法优劣的重要方法。在分析正弦调频干扰与锯齿调频干扰的基础上,发现两种方法都能产生覆盖式和斑点噪声式干扰模式,这就对评估两种干扰方法的优劣带来了难度。本文利用两种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法分别对两种干扰模式进行评估,增加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利用实验仿真对干扰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对TD-LTE多频段组网中的干扰问题进行分析.论文首先对TD-LTE可能的共址共存异系统工作频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可能产生干扰的异系统和频段.并对不同干扰产生的原因分别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TD-LTE干扰隔离分析方法以及TD-LTE宏基站与其他系统共址时干扰隔离距离要求.通过对干扰隔离的计算,本文最终给出了TD-LTE室外宏站(F频段)、室外宏站(D频段)以及室分系统与其他系统共站时的干扰隔离结论.  相似文献   

12.
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构成严重威胁。首先采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存在检测误差条件下的通信干扰与抗干扰进行建模,在该模型中,存在一个先行者和一个跟随者,其中,通信方作为先行者进行跳频通信,跟踪干扰方作为跟随者检测跳频通信信号并实施干扰。分别推导了通信方的最优跳速,以及干扰方最优检测时间与干扰时间的分配策略,证明了当信噪比小于一定门限时,干扰方的最优干扰策略是盲干扰,通信方的最优抗干扰策略是慢速跳频。最后,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并将所提算法与盲跳频和变速跳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抗跟踪干扰性能显著优于已有算法。   相似文献   

13.
邱杰 《现代雷达》2012,34(8):55-59
对灵巧噪声干扰概念的表述提出了质疑。基于匹配滤波器理论对灵巧噪声干扰的本质含义进行了分析。对灵巧噪声干扰与旁瓣消隐技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对于旁瓣消隐技术消隐旁瓣干扰的作用,灵巧噪声干扰没有影响;对于利用旁瓣消隐封闭雷达,采取灵巧噪声干扰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对于干扰功率的要求,但对于主天线主瓣增益与辅助天线增益之差造成的对于干扰功率的要求没有影响;雷达为应对灵巧噪声干扰,应进一步压低主天线旁瓣,以增大主天线主瓣增益与辅助天线增益之差,使得敌方即使采用灵巧噪声干扰,也很难或不能封闭雷达。  相似文献   

14.
对微光夜视仪进行了强光干扰试验,得到了夜视仪对强闪光的响应现象,并对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强光对超二代微光夜视仪可以进行干扰,其干扰时间与强光发光强度与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及其抑制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介绍了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概念及特点,对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抑制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产品在抗干扰方面的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非相干强光对高性能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的饱和干扰实验,得到了非相干强光对高性能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的干扰现象,对其干扰图像、干扰过程和干扰后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强光辐射对微光像增强器电子增益的影响,分析了干扰光辐射照度与干扰形成光斑尺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周超  刘泉华  胡程 《雷达学报》2019,8(1):100-106
间歇采样转发式干扰利用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对雷达发射信号进行截获与转发,具有小型化、轻量化和灵活多变的优势,可搭载在目标上形成多点源主瓣干扰,对现代雷达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对上述干扰的辨识与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推导干扰脉冲压缩与时频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目标回波与典型干扰信号的时频特征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时频域干扰辨识方法,并构造时频域滤波器进行干扰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原始信号干噪比大于–3 dB的情况下,算法辨识率可达90%;在此基础上,通过时频域滤波可以对3种典型策略下干扰都进行有效抑制,其峰值信干噪比改善可达18 dB。   相似文献   

18.
卫星通信系统在上、下行综合干扰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卫星转发器分别工作于线性状态和限幅状态时,同时存在的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对整个通信链路的载波与噪声干扰比的影响,并以某一卫星通信系统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验证了采用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进行综合对抗时,将会取得更好的干扰效果,为干扰卫星通信采用新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子对抗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对抗与反对抗技术,包括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噪声干扰、应答式噪声干扰与应答式欺骗干扰以及对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欺骗干扰的可行性分析。为有效干扰合成孔径雷达,必须相对精确地掌握SAR的飞行轨迹。文中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反对抗措施也进行了讨论。为了改进合成孔径雷达的ECCM能力,采用大孔径相控阵天线具有重要意义,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压制性干扰下的双基地雷达探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基地雷达由于其收、发站分置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从双基地雷达方程和压制性干扰带来的热噪声的变化出发,推导出了对双基地雷达进行分布式压制性干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分布式干扰下各种干扰情况对双基地雷达探测能力的影响,并与自卫式干扰和远距离支援式干扰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双基地雷达实施分布式压制性干扰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