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中未成熟神经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孙燕妮,卢德宏,徐庆中(北京宣武医院病理科100053)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是女性生殖系统较常见的于细胞性肿瘤,瘤体中的未成熟成分主要为神经组织,它们与神经系统的胚胎发生及神经系统肿瘤有一定联系,从目前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卵巢畸胎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40个)卵巢畸胎瘤的声像图特点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例40个卵巢肿瘤术前超声显示囊性为主型10个(10/40,25.0%);实性为主型5个(5/40,12.5%);囊实混合型25个(25/40,62.5%)。病理检查结果:成熟畸胎瘤36个(36/40,90.0%),主要组织成分为油脂、毛发、皮肤及其附属物,其中1个为卵巢甲状腺肿(2.5%),主要组织成分为甲状腺组织。未成熟畸胎瘤4个(4/40,10.0%),在与成熟畸胎瘤相似的背景下,未成熟组织主要成分为原始神经管。超声与病理对比显示:未成熟畸胎瘤与部分成熟畸胎瘤声像图表现相似,为实性为主型及囊实混合型声像表现。结论超声与病理对比显示,卵巢畸胎瘤内部回声与肿瘤组织结构密切相关:超声显示囊性为主型回声者多为成熟畸胎瘤,超声显示囊实混合型及实性为主型回声者既可为成熟畸胎瘤,也可为未成熟畸胎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ALL4、CD30、D2-40和glypican-3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OGCTs)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n Vision法)检测SALL4、CD30、D2-40和glypican-3蛋白在55例原发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包括16例无性细胞瘤、10例胚胎性癌、12例卵黄囊瘤、1例绒毛膜癌、16例畸胎瘤(其中6例为未成熟性,10例为成熟性)。另选取1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作为对照。结果SALL4在无性细胞瘤(16/16)、胚胎性癌(10/10)和卵黄囊瘤(12/12)中均呈弥漫强(+),在绒毛膜癌(1/1)、未成熟畸胎瘤(3/6)和成熟性畸胎瘤中(2/10)局灶(+)。CD30在胚胎性癌(8/10)中(+),在无性细胞瘤、绒毛膜癌、卵黄囊瘤和畸胎瘤中均(-)。D2-40在无性细胞瘤(16/16)呈弥漫强(+),在胚胎性癌(3/10)中局灶(+),在卵黄囊瘤、绒毛膜癌和畸胎瘤中均(-)。glypican-3在卵黄囊瘤(11/12)中弥漫(+),在绒毛膜癌(1/1)和胚胎性癌(2/10)局灶(+),在无性细胞瘤和畸胎瘤中均(-)。1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均未见SALL4、CD30、D2-40和glypican-3的表达。结论 SALL4是诊断OGCTs较好的抗体,CD30、D2-40和glypican-3分别是诊断胚胎性癌、无性细胞瘤及卵黄囊瘤较好的抗体,特别有助于与透明细胞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畸胎瘤是由多胚层组织结构组成的肿瘤,约95%为良性[1]。合并妊娠的卵巢肿瘤多为良性,以成熟性畸胎瘤最多,约占22%[2]。有文献报道[3],59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中,肿瘤直径为0.5~22.0cm,平均(7.1±4.4)cm。有学者[4]认为卵巢肿瘤逐渐增大压迫周围正常卵巢组织,可导致萎缩而  相似文献   

5.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胚胎组织构成的卵巢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平均年龄11-19岁,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其他卵巢恶性肿瘤相比无明显特异性,部分生殖细胞肿瘤具有典型肿瘤标记物。早期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多由肿瘤快速增长,患者触及下腹部包块就诊。  相似文献   

6.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神经胶质种植转移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3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对其临床经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8.5个月复发,1年和1年半死亡,1例1年后失访。结论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分化性神经胶质种植转移者,无论原发瘤类型如何,级别高低,其预后均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提高本病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卵巢畸胎瘤,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卵巢畸胎瘤中成熟性畸胎瘤25例,未成熟性畸胎瘤3例.25例为囊性,2例为囊实性,1例为实性,后者均为未成熟性.25例畸胎瘤舍脂肪密度成分,19例见向囊内突起的壁结节,19例瘤内见钙化或牙齿,19例瘤内见毛发.术前CT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别为100%和90%.结论 卵巢畸胎瘤绝大多数有典型CT表现特征,少数不含脂肪的未成熟性畸胎瘤定性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胶质瘤病(GP)的发生、临床病理特征、起源及预后。方法对5例GP进行相关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8~34岁。卵巢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 of ovary)WHOⅠ级1例、WHOⅡ级4例。2例GP发生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化疗后;1例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16天确诊;2例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手术时同时发现。GP于显微镜下表现为多个成熟性神经胶质结节存在于腹膜内及盆腹腔脏器表面,1例同时伴发腹膜成熟性畸胎瘤。免疫组化标记GFAP、S100及SOX2阳性,OCT3/4及SALL4阴性表达。术后5例均采取辅助化疗,随访12~106个月,3例健康生存,2例失访。结论GP是一种罕见疾病,可以纤维化、长期存在、复发、恶变或作为其他肿瘤一部分,需长期随访。组织起源需要进一步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及成熟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初治经病理证实的111例卵巢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血清CA125、AFP单项,并联合检测其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成熟畸胎瘤中的差异。结果未成熟组术前血清CA125、AFP水平以及CA125、AF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成熟组。应用单项检测时,CA125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灵敏度较高,达43.75%,AFP的特异度及总正确率较高,特异度可达100%,但灵敏度较低。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明显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但特异度有所下降。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AFP联合检测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及成熟畸胎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魏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09-6709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6例卵巢囊性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76例畸胎瘤中,超声诊断75例成熟型和1例未成熟型。76例畸胎瘤中,超声诊断76例,符合率100%。其中单侧65例,双侧11例,共87枚。声像图表型:囊性型(3例3枚),实性(10例13枚),混合性(63例71枚),以混合性多见。结论认为腔内超声是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较好的诊断方法 ,特别是良性畸胎瘤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而未成熟畸胎瘤的声像图无一定特征性,确诊有赖于手术及病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3-03—2023-03未成熟性畸胎瘤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卵巢原发患者年龄7~73岁,8例非卵巢原发患者均为孕期体检发现。肿物直径5~30 cm,组织学分级G1 12例、G2 12例、G3 6例。年龄、性别、肿物最大径、部位、FIGO分期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混合生殖细胞肿瘤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物最大径、部位、手术方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物最大径是影响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 未成熟性畸胎瘤预后差,手术联合化疗在其治疗中起重要作用,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特点及血流特点。结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225例,甲状腺肿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2例,无性细胞瘤3例,卵黄囊瘤1例。结论超声对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艳  王肖  赵婷  卢媛 《中国临床医学》2017,24(1):97-102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卵巢肿块剥除术、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对其预后的影响,分析卵巢肿块剥除术用于临床明显早期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50例患者无失访,随访时间3~207个月。FIGO分期:ⅠA期34例,ⅠC_1期10例,ⅠC_2期3例,ⅡB、ⅢB、ⅢC各1例。卵巢肿块剥除术组、患侧附件切除术组、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100%、86.8%、100%。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45例患者中,明显早期患者42例。50例患者中无病死,总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91.0%。50例患者中,复发4例,复发后3例患者接受补充手术治疗、1例接受辅助化疗,再次手术患者的术后病理提示复发病灶为成熟畸胎瘤。45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中,44例月经恢复正常,仅1例术后月经周期缩短。术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13例,其中11例患者成功受孕并正常分娩,2例患者至研究末期未孕(1例因输卵管因素、1例原因不明)。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初次治疗时多为早期,对局限于卵巢的明显早期的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可行卵巢肿块剥除术,术后根据病理分级选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单胚性高特异性畸胎瘤。1889年Boettlin首先在1例卵巢皮样囊肿内发现甲状腺组织。Pick(1902年)指出肿瘤组织中的甲状腺组织来源于畸胎瘤。Geist(1942年)命名其为卵巢甲状腺肿。我院收治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卵巢畸胎瘤的种类有好几种.包括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等。其中97%是卵巢成熟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MCT).属良性肿瘤,又称皮样囊肿.占卵巢肿瘤的10%-20%.占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因它与妊娠无关.所以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80%-90%为20—40岁的生育期女性,由于其有恶变的可能,其恶变率为1%-2%,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因此术前的正确诊断以及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处理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未成熟畸胎瘤属恶性肿瘤,肿瘤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组织组成.发病率很低,有转移、侵蚀、种植的特性,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本研究通过对初治的125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CAl99、CA125、CA153、CEA、AFP的测定.旨在探讨各种肿瘤标志物尤其是CA199对于监测MCTs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畸胎瘤来源于胚胎生殖细胞,多见于性腺,如卵巢、睾丸,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如前纵隔、腹膜后、骶尾椎区等部位,少见于四肢、大脑等部位。发生于胎盘的畸胎瘤极为罕见~([1])。检索现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发现,截止目前,中文文献报道20余例,英文文献报道30余例,大多为成熟性畸胎瘤,偶有未成熟性畸胎瘤报道~([2])。胎盘畸胎瘤的最终确诊依赖病理诊断。本文报道1例胎盘畸胎瘤,并回顾相关文献,论述胎盘畸胎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以提高对胎盘畸胎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并腹膜黑变病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诊疗特点及腹膜黑变病的病理特征。方法:报告1例小儿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并腹膜黑变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13岁女孩患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出现肝区腹膜种植转移时,误为肿瘤肝转移。化疗与手术相结合治疗成功,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腹膜转移灶病理发现腹膜黑变病。结论: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具有恶性肿瘤特点,综合治疗,效果好。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合并腹膜黑变病极为罕见,其病理特征为腹膜大量充满黑色素的巨噬细胞集聚,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直径<5cm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观察44例直径<5cm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并全部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经病理证实,39例患为成熟性畸胎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6%。其中单侧33例,双侧畸胎瘤6例(1例为右侧2枚瘤体,左侧1枚瘤体),瘤体共46枚,瘤体直径最小为1.2cm,共有14枚瘤体直径<3cm。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小畸胎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卵巢畸胎瘤以成熟性畸胎瘤较为多见,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本身少见,常见恶变类型为鳞癌,其次为腺癌,恶变为黑色素瘤则更少见,其发生率为0.2%~0.8%[1]。卵巢畸胎瘤内的皮肤、脑膜、视网膜及幼稚神经脊等可含有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的黑色素母细胞,故大多数卵巢黑色素瘤来源于成熟畸胎瘤的恶变[2]。我们收治1例卵巢恶性黑色素瘤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性腺外畸胎瘤17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性腺外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参照WHO(1999)卵巢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172例手术切除的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2例性腺外畸胎瘤患者男性85例(49.4%),女性87例(50.6%),男女之比约为1:1;35岁以下患者131例(76.2%);肿瘤主要发生在身体中线部位,频率依次为纵隔、椎管内、颅内、骶尾部、腹膜后、肠系膜及下腹部等。172例畸胎瘤中18例(10.5%)为恶性,其患者男女之比为1.6:1;发生频率依次为颅内、纵隔、骶尾部、椎管内、肝、腹膜后、下腹部。18例恶性畸胎瘤中7例为完全由胚胎性组织构成的未成熟性畸胎瘤,另11例为成熟性或未成熟性畸胎瘤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细胞肿瘤或伴有腺癌等恶性成分。结论 性腺外畸胎瘤有以下特点:①多发生在身体中线两旁;②好发于小儿、青年,男性患者恶性率高于女性;③恶性率较高,尤以颅内畸胎瘤恶性多见;④未成熟性畸胎瘤多合并其他生殖细胞瘤成分;⑤可能有不同于性腺畸胎瘤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