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报道了以低温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对亚麻织物进行接枝的实验研究。用红外光谱法或扫描电镜观察都表明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阐明了等离子体引发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以及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最佳的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00W,照射时间为150s,接枝温度为60℃,单体的质量分数为40%。  相似文献   

2.
通过等离子体引发苯乙烯单体与腈纶无纺布接枝聚合,对接枝产物进行氯甲基化和胺化反应制备了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研究了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腈纶无纺布接枝苯乙烯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法接枝效果较为明显,在功率为100 W,压强为30 Pa,时间为4 min条件下可达到最佳接枝效果,导入率为20%左右;经氯甲基化和胺化后可得到交换容量为1.40 mmol/L左右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铈铵盐为引发剂,水为反应介质,制得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工艺条件(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薄膜等离子体接枝丙烯酸类单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几种聚合物薄膜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丙烯酸类单体的反应规律.详细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接触角、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吸收光谱对接枝样品的表面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 V A 含量的 E V A 共聚物为基础,尝试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以达到聚合物阻燃的目的详细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和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阻燃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薄膜等离子体接枝丙烯酸类单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几种聚合物薄膜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丙烯酸类单体的反应规律。详细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接触角、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吸收光谱对接枝样品的表面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接枝EVA共聚物薄膜阻燃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不同VA含量的EVA共聚物为基础,尝试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以达到聚合物阻燃的目的。详细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和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阻燃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聚苯硫醚接枝聚丙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AA)为单体对聚苯硫醚(PPS)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采用增重法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产物的接枝率,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接枝单体溶液浓度、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单体的质量分数过高过低都不利于PPS的接枝;最佳处理条件为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20 s、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50 W、接枝溶液质量分数为30%.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处理,引发接枝改性,采用混合丙烯酸和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苯乙烯与丙烯酸的体积比为3∶7,接枝温度为60℃,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80%,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结果表明,接枝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从接枝前的22.4%提高到55.7%。  相似文献   

10.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丙烯酸(AA)熔融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温度、螺杆转速及复配引发剂对LLDPE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反应条件接枝率可达0.45%,反应温度180℃左右为宜,复配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有较大影响,m(DCP)∶m(BPO)=3∶1时接枝率最高,DCP用量不宜过高以免引起严重的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1.
亚麻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的染色性差和色牢度低一直是制约高档亚麻织物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PDA,将PDA与NaOCl进行氯胺化反应,经Hofmann重排使部分酰胺基转变为活异氰酸酯基团,与亚麻纤维素大分子上的-OH基反应,在亚麻纤维素的大分子接枝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DA).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聚合体系温度、反应时间、PDA浓度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接枝共聚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DA)能够明显改善亚麻的染色性和色牢度.并通过染色实验考察改性后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合成的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活性聚苯乙烯,将二元氯化乙丙橡胶与活性聚苯乙烯进行接枝共聚反应.采用核磁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称量法计算接枝参数,并研究了单体的浓度、反应时间、聚苯乙烯的分子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可以得到具有较好接枝参数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辐照技术制备了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物,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马来酸酐(MAH)已经成功地接枝到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分子链上,LLDPE和LDPE比HDPE显示了更高的接枝率.研究了紫外光辐照时间、单体及引发剂质量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及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接枝反应非常快,辐照30 s就达到最佳接枝效果.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的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含量有重要影响,BP的质量浓度过高可能引起严重的降解、交联等副反应,其质量分数为0.2%时最佳.体系的接枝率随MAH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Co^60辐射引发丙烯酸接枝和PVDF中空纤维膜自交联,用IR谱图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中空纤维膜上.由SEM显示,低辐射剂量率有利于接枝链在膜表面的均匀分布,接枝率随辐射剂量率增加而下降,随单体浓度增加先上升,单体体积分数达到20%左右后接枝率反而下降;接枝膜的拉伸断裂强度随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但是辐射自交联无法显著提高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光接枝聚合对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利用红外光谱鉴定了接枝产物,接枝率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加,随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增加先上升而后下降;纯水通量随着接枝率增加先上升,当接枝率达到17%左右后,纯水通量随接枝率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反相乳液体系中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丙烯酰胺单体与玉米淀粉质量比、油水体积比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50℃,丙烯酰胺单体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5:1,引发剂浓度为3.287mmol/L,油水体积比为1.4:1,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得到单体转化率92.60%、接枝率54.06%、接枝效率79.41%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接枝共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硝酸铈铵引发纤维素与AM及AN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单体种类,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和聚合温度对转化率,聚合速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单体浓度和聚合温度的增大,初始聚合速率和最终转化率增大,随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的增大,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均增大,在纤维素大分子上AN比AM更容易进行接枝链增长。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两性单体的合成条件,以及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时,其与淀粉进行接枝共聚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pH9~1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为5h时,两性单体收率最高,可达98%以上;当引发剂浓度为2.2mmol/L,单体用量(单体/淀粉)为1.8/1(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48℃,反应时间为4h时,接枝共聚反应的G和GE均较高,且所得产品的特性粘数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e^4 和羟甲基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探讨了水溶液中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硝酸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IR分析、比表面积分析验证炭黑表面的接枝反应,经接枝反应改性的炭黑在水分散体系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