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肺门淋巴结核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多是由原发综合症的病变演变而来,居肺结核十大分类法的二型。在病理上和X线征象上又分为肺瘤型和炎症炎两类。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以4~10岁儿童多见。该病又于症状轻微和体征不明显,而易与肺部非结核性感染,解剖变易或正常所见相混淆,又由于个人对肺门阴影识别的水平和诊断标准依据不一,结果差异很大,影响了幼儿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小儿肺门淋巴结核X线诊断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支气管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X 线上分为炎症型和结节型.本文收集经临床,X 线,OT 试验和复诊资料证实的80例结节型淋巴结核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胸部X线诊断小儿淋巴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40例小儿淋巴结核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治疗前肺门影大,部分病例示边界模糊,部分病例示结节影,治疗后肺门影恢复正常、部分见索条钙化影.结论:通过分析胸部X线的表现,结合临床的治疗后X线表现,对于小儿淋巴结核的诊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12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和X线表现。X线检查仍为简易可靠的诊断方法,由于疝入内容与数量不同,X线表现各异,若在胸内出现积气胃肠阴影时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5.
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表现(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EMH)的影像学表现国内文献报道甚少,经查阅,近10年中涉及胸内EMH的影像报道仅数篇。作者详细报告1例胸内EMH的X线及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表现综合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炎性假瘤可发生于肺、气管、支气管、胸膜、胃、肾、肝、腹膜及心脏。胸内炎性假瘤由于临床 X 线表现颇似肿瘤,故常致误诊。鉴于 X线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诊断率,现将山东省立医院1972~1988年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内炎性假瘤32例的 X 线平片与体层表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少年及儿童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随机抽取已被证实为肺结核的66例青少年及儿童肺部的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点。结果原发综合征25例,支气管淋巴结结核41例。结论青少年及儿童肺结核X线表现非特异性,往往体征与胸部X线表现可不一致,但仍具有其特征性,只要抓住X线影像特点,结合其他的医学资料综舍分析,就可得出较准确的X线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X线诊断水平,减少早期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化验室冷凝集实验阳性或PCR检测阳性,再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显效的患儿60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结果:虽然儿童支原体肺炎在X线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特点。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没有明显特征性,但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胸部X线表现不相符,X线短期复查变化明显,红霉素治疗显效等特点,结合各项化验室,特异性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认识。方法 分析11例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的X线特征。结果 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表现为:(1)单侧结节型肺内淋巴结肿大,以右侧常见,浸润型较少;(2)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常发生钙化;(3)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右侧气管旁淋巴结组,不如肺门区淋巴结肿大明显。(4)在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同侧,常有肺部陈旧性结核灶和(或)胸膜病变。(5)经短期抗痨治疗后复查,淋巴结肿大有明显的缩小或恢复正常。结论 胸部平片是诊断胸内淋巴结结核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0.
成人原发性肺结核的胸片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言 《医学文选》2004,23(6):702-704
目的 分析成人原发性肺结核的胸片与CT影像学所见,探讨其影像特征。方法 对资料完整并经临床确诊的32例成人原发性肺结核(其中原发综合征22例,胸内淋巴结核10例)的胸片与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22例原发综合征中,胸平片和CT均能发现肺内原发灶,主要表现为大小不同斑片状阴影。而在淋巴结肿大中,CT均能发现,胸片仅发现11例。淋巴结肿大的CT主要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以环形强化多见。结论 成人原发性肺结核有较典型的CT表现,CT发现胸内淋巴结肿大明显优于胸平片,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报告118例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的儿童及青年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胸部X线表现明显而临床体征轻。118例支原体肺炎按X线表现分为:①间质性改变58例,弥漫和局限性分布。②节段性炎症改变55例,小叶分布为主,大叶分布改变6例。③胸膜及肺门淋巴结病变。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有多种表现形式,要与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肺门淋巴结核鉴别,所以X线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国仁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0):873-873
为提高对儿童肘部损伤X线征象的认识,现将我们诊断的儿童肘部损伤96例X线表现与特征报告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门影增浓的临床与X线表现,并与肺门淋巴结核鉴别诊断.方法 38例患儿均经结核菌素素皮试(PPD皮试)、PPD-IgG抗体测定,血清支原体抗体颗粒凝集反应(MPP)测定,并行X线胸片检查.结果 经上述检查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给以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易误诊为肺门淋巴结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8例儿童肺结核胸片进行分析,对原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进行讨论。认为肺门结构紊乱,下肺动脉影增粗模糊分支不清为诊断儿童肺结核较为可靠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选择福建省3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及本门诊部因症就诊发现的112例0~14岁儿童肺结核的X线胸片,与流调中前瞻性选择的100例PPD阴性同龄健康儿童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总结影像特点。结果本组病例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105例(93.7%),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例(3.6%),继发性肺结核3例(2.7%)。112例中见胸内淋巴结肿大者106例(94.6%),其中以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居多,达69例(65.1%),肺门旁淋巴结肿大37例(34.9%)。结论依据X线影像特点,结合PPD试验、结核病接触史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确定儿童肺结核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68例小儿支气管淋巴结核的X线胸片检查、与病情及胸片改变随访2-4年对比分析讨论,认为X线胸片诊断不仅对早期诊断起关键作用,而且对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临床症状疑诊时,宜重复胸片检查,以求确诊;胸部透视难于作出诊断。PPD在小儿支气管淋巴结核的阴性率可达20%-30%;临床症状结合胸片所见才是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前纵隔肿瘤的X线表现.方法 对患者的X线检查图像进行诊断.结论 胸内甲状腺肿正位胸片显示前上纵隔部肿块阴影,常将气管压迫移位,肿物边缘光滑,凸向两侧或一侧肺野.透视时令患者作吞咽动作,可见此瘤影随吞咽而上下移动,此乃甲状腺肿的影像特征.因胸内甲状腺肿在上方前纵隔,可产生"颈胸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DOTS实施单位儿童胸内淋巴结结核过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近4年来过诊为儿童胸内淋巴结结核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儿童胸部X线解剖不够熟悉,判断错误23例(46%);对病变出现的部位和病理特点缺乏认知,因非结核性炎性病变而过诊18例(36%);缺乏鉴别诊断能力造成过诊9例(18%)。结论基层DOTS实施单位临床技术人员急待加强系统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儿童结核病诊断技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经手术证实的73例肝顶包虫囊肿的X线诊断。无胸内并发症组(43例)主要表现膈升高隆起呈驼峰状,半球或球状;心脏抬高移位,心右缘变短,心影向左歪斜,肺底显示受压征象及下胸廓肋间隙增宽等改变。胸内并发症组(30例)表现为包虫囊肿破入胸腔呈大量或中等量胸腔积液,且多系包裹性积液改变;并可见到肝顶支气管瘘及囊肿经膈肌破口穿入肺底或叶间的征象。肝顶包虫囊肿在X线诊断上常需与肺底包虫囊肿鉴别,一般对其胸內并发症也认识不  相似文献   

20.
儿童结核X线胸片100例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贵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26-726
目的分析儿童结核X线胸片表现,寻找儿童肺结核在X线胸片的表现规律,提高对儿童肺结核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胸片异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经临床诊断治疗后并有2次以上胸部正侧位片的3岁~7岁儿童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现今儿童肺结核X线胸片以不典型表现为多,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常不明显,原发综合征少见。结论由于卡介苗接种的普及,儿童感染结核菌后,胸片及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在肺的不同部位,无规律地形成数个或数十个原发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