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考察了2006-2008年间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费、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程度、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对我国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距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科技活动人员对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具有扩大效应,而科技经费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均衡有比较大的负效应;市场竞争程度、FDI、城市化程度也是2006-2008年间技术创新能力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但是其贡献程度略有下降.据此对增强各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缩小差距,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科技资助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但各国政府仍然倾向加大政府科技资助解决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问题。基于效率视角,实证分析政府科技资助是否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政府科技资助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当政府科技资助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当前由于政府科技资助结构不合理,显著抑制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无论是国有工业企业还是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和开放度等变量对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基于政府科技资助的优化、硬件环境、智力支持、氛围熏陶等视角对中国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动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而形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而,评价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中提出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包括福建省在内的东南沿海11个省市的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与其他省市的比较,分析出制约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提升福建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科技投入是国家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2000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投入的数据,从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机构偏好、政府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不同行业对科技活动的依赖度及企业科技投入的强度、不同行业科技活动与技术创新的产出与贡敲等四个不同的观察分析点对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分析,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大中型企业相对比较集中,怎样采取措施加快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和掌握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状况,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我们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开展状况、技术创新方式、创新经费和创新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作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中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东明 《科技广场》2002,(10):28-29
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民营科技企业从诞生起就是以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的,在成长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探索出以市场为导向、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成功的技术创新。从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科技人员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两个标准来看,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均达2%和30%,远高于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企业科技投入、科技活动、科技产出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科技统计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是创新人才和创新经费投入的主体;企业是创新活动开展、创新机构建设和对外合作的主体、企业是专利申请与拥有、技术贸易和科技奖励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及创新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迅速,但其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步伐远远跟不上其规模的发展。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特点和技术创新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希望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差异化研究 /FONT /P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中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鸿沟系数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存在的差异,然后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的结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差异并说明其存在的原因,为各地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特点,在分析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反馈关系基础上建立了浙江省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研究发现:(1)增加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比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增加"政府科技拨款占比"和"科技活动人员占比"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2)浙江省科技人员及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和政府科技拨款间协调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