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I,cTnI)在早期评估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中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60例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各30例,2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新生儿生后24h 血清 CK-MB、cTnI 水平。结果轻度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 CK-MB、cTnI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 CK-MB、cTnI 水平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清 CK-MB、cTnI 水平是临床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窒息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窒息后121例新生儿按轻重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并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7天同时测定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41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Tn-I水平第1天和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水平第1天明显高于第7天(P〈0.05),CK-MB水平第1天明显高于第7天(P〈0.05)。窒息后第1天,轻度窒息组cTn-I与CK、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窒息组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及对照组(P〈0.01)。窒息后第7天,轻度窒息组cTn-I和CK、CK-MB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重度窒息组第7天cTn-I水平仍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K、CK-MB水平与轻度窒息组、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窒息后第1天血清cTn-I与CK-MB之间呈正相关(=0.645,P〈0.01),第7天血清cTn-I水平与CK-MB水平之间无相关性(=0.068,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与窒息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窒息越重,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越高;cTn-I作为监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指标更有特异,更有利于心肌损害的后期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行亚军  霍晓慧 《安徽医学》2019,40(7):784-78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联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新生儿有无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将西电集团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45例)和重度窒息组(45例),选择同期45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及3组新生儿出生4 h及7 d的BNP、CK-MB、cTnT水平。结果重度窒息组周围循环不良、心律失常以及心衰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出生4 h及7 d的BNP、CK-MB、cTnT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轻度窒息组新生儿出生4 h的BNP、CK-MB、cTn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窒息新生儿出生4 h的BNP、CK-MB、cTnT水平均高于出生第7天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浆BNP联合血清CK-MB及cTnT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及其程度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敏  刘珺凌  薛芳 《海南医学》2013,24(23):3511-3513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Ⅰ(cTnⅠ)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确诊当天和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3 d的CK-MB与cTn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CK-MB分别为(108.5±17.2)U/L、(70.4±15.3)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7±1.2)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肌钙蛋白Ⅰ值分别为(0.38±0.03)μg/ml、(0.22±0.02)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3±0.01)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患儿平均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5);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I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结论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洁  林铮 《吉林医学》2007,28(17):1881-1883
目的:探讨cTnT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40例窒息新生儿循环血中cTnT及CK-MB浓度,其中窒息无心肌损害组20例,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组20例,并以2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组血清cTnT浓度明显高于窒息无心肌损害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心肌损害组cT-nT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心肌损害组(P<0.05);重度心肌损害组CK-MB水平和轻-中度心肌损害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组cTnT特异性为100%,较CK-MB特异性(75%)高(P<0.05)。结论: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血清cTnT浓度明显升高,cTnT可反映其心肌损伤及程度,并可作为早期发现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63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肌酸激酶(CK)、CK-MB和cTn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CK-MB的水平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患儿的CK、CK-MB水平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在心肌损伤组高于非心肌损伤组.结论 血清中CK、CK-MB水平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cTnI为窒息新生儿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患者中和肽素(Copeptin)以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变化,探讨二者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儿科64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25例;合并心肌损伤28例、非心肌损伤36例)及健康新生儿30例,于各组患儿出生后1 h内采血检测和肽素、缺血修饰蛋白、心肌酶及pH值的水平。结果 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IMA、Copeptin、CK、CK-MB、cTnT、p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肌损害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组的IMA、Copeptin、CK、CK-MB、cTnT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约登指数其中IMA最佳界值是132.13 U/mL,敏感度86%,特异度73%;Copeptin最佳界值是929.73 pg/mL,敏感度100%,特异度82%。结论 IMA、Copeptin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及窒息后心肌损害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窒息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窒息组(54例)和重度窒息组(26)例,同时,选取同时期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3组新生儿血清中的CK-MB、CK、LDH、AST以及α-HBDH等多种心肌酶进行检测,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中CK-MB、CK、LDH、AST以及α-HBDH水平偏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中CK-MB、CK、LDH、AST以及α-HBDH水平比轻度窒息组新生儿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可用于监测、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为早期窒息新生儿治疗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焱 《中外医疗》2010,29(19):14-15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查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9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选择同期出生在本院产科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儿的心肌酶谱。结果经过测定,窒息患儿的LDH、HB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轻度窒息组患儿的LDH、HBDH、CK、CK-MB显著高于重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心肌酶谱测定能够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CK-MB可作为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住的57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选2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cTnI的活性并作分析比较。结果窒息患儿心肌酶有改变且随窒息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轻度窒息组较正常心肌酶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较轻度组心肌酶亦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酶的升高对临床判断窒息后的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血清中CK-MB、cTnI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中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肌钙蛋白T(cTnT)及血心肌酶谱水平测定对判断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围产期窒息新生儿100例,其中重度窒息37例、轻度窒息63例,无窒息新生儿80例,均于生后20min采血检测cTn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的血cTnT、AST、LDH、CK、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窒息新生儿(P〈0.05,P〈0.01),且窒息程度越重,各指标的水平越高(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血cTnT与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动态变化对诊断新生儿窒息和判断窒息后脑损伤的价值。方法:30例临床诊断为窒息的新生儿,分别于生后12h、72h、7d取外周静脉血血清-70℃低温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S100B、NSE的血清浓度。以2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轻、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12h血清NSE、S100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重度窒息新生儿组间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S100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窒息新生儿组内各时间点(12h、72h、7d)血清NSE水平比较,只有12h和72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100B蛋白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窒息新生儿30例中有14例(重度窒息5例,轻度窒息9例)生后5~7d头颅CT示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性改变。结论:S100B蛋白、NSE在窒息新生儿血清中显著升高。NSE、S100B蛋白血清浓度升高持续时间越长,预示发生新生儿窒息后颅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检测指标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并心肌损害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并心肌损害患儿69例,采用ROSS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无心衰组、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重度心衰组.分别检查4组患儿的N-末端脑纳素原(NT-ProBNP)、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比值(E/E).结果 轻度心衰组LVEF、E/E'、NT-ProBNP较无心衰组升高(P<0.05).中度心衰组患儿CK-MB、NT-ProBNP、E/E较无心衰组、轻度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心衰组患儿cTnI、CK-MB、E/E'较无心衰组、轻度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NT-ProBNP水平可有效反映心功能变化,对于判断心衰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母亲所生新生儿的肌钙蛋白(cTnT)水平,对比分析新生儿心肌损害与HDCP的关系。方法选择55例HDCP母亲所生新生儿为研究组,根据母亲患病情况将其分为轻度组34例,重度组21例。选择同期健康母亲所生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cTnT水平变化情况及心肌损伤率。结果轻度组、重度组心肌及对照组cTnT水平分别为(110.58±35.55)、(182.84±72.77)、(64.35±22.41)μg/L,三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心肌损伤率(76.2%)明显高于轻度组(54.2%),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组和重度组cTnT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母亲所生新生儿心肌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母亲的新生儿,在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妊娠高血压对新生儿的影响。及早行心肌酶检测,保护新生儿心功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黄梦  章国忠  林纪光 《浙江医学》2011,33(4):514-5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左心室扭转功能与血清心肌酶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定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及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心底旋转、左心室扭转、左心室扭力.同时取其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1)左心室心底旋转在正常组、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扭转、左心室扭力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1.251±0.877)°、(0.427±0.135)°、(0.018±0.010) °/mm,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分别为(1.849±0.878)°、(1.244±0.456)°、(0.045±0.018)°/mm],轻度窒息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193±1.132)°、(1.698±1.010)°、(0.061±0.03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CK-MB、cTnI在轻度窒息组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均P<0.01).(4)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扭转及左心室扭力与血清心肌酶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0.05),其中左心室扭转与cTnI相关性最显著.结论 窒息后新生儿左心室扭转功能明显下降,可与血清心肌酶联合应用,客观评价窒息后足月新生儿左心室功能,动态监测,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冯战桂  苏展鹏 《吉林医学》2013,(20):3979-3981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程度、不同日龄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了解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临床意义,为寻找更客观、敏感地反应缺氧后心肌损害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临床及时地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择5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两组,重度窒息组36例,轻度窒息组22例,分别于生后12 h内及生后第3天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并将同期住院的无缺氧新生儿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CK-MB、AST较灵敏,且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生后第3天心肌酶水平大部分恢复,LDH水平恢复较慢。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能较及时地反映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程度,生后第1天尽早测定其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窒息后心肌损害为一过性,经及时复苏,保护心肌等治疗,心肌酶水平常在3 d内逐渐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杨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114-3115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水平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98例,根据Apgar评分,将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32例)、轻度窒息组(32例)及正常对照组(34例),分别于入院后12h及治疗后3d抽取患者外周血,并检测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入院后12h,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24h,窒息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检测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一项敏感指标,及时检测其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其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易保连  曹龙翎 《河北医学》2009,15(8):928-931
目的:研究术后自控镇痛方法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按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前、术毕、术后6、24、48h早晨7点抽左肘静脉血3m l,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cTnT的含量。同时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①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②PCIA组CK、AST、LDH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PCEA组除LDH术后12h高于术前外(P〈0.01),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PCEA组术后CK、AST、LDH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5)。③二组术后6、24及48h的cTn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但PCEA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5)。结论: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且PCEA比PCIA更能减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