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微创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病人,按大隐静脉主干的处理方式分成主干硬化剂组30例,32条患肢;剥脱组30例,36条患肢。硬化剂组患者应用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和所有属支,超声引导下将3%聚多卡醇制成泡沫后灌注远心端大隐静脉主干联合1%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小腿曲张静脉多点注射。剥脱组应用高位结扎后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小腿曲张静脉硬化剂多点注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在院诊治费用、手术处理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处理后的美观程度。结果:硬化剂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在院诊治费用、手术处理过程中的出血量分别为(50.4±2.12)min、(1.96±0.11)d、(12525±234)元、(9.36±2.07)ml,均明显低于剥脱组的(59.73±1.47)min、(4.53±1.07)d、(16881±365)元、(50.90±18.26)m(lP均0.05)。硬化剂组术后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剥脱组(93.3%vs 86.7%,P0.05)。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联合3%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静脉曲张,创伤小、下肢伤口美观、恢复快,安全且操作较简易、微创,更符合快速康复医学理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双尖缝合针高位连续环形缝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双尖缝合针经皮高位连续环形缝扎大隐静脉的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30例(42条)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双尖缝合针经皮连续环形缝扎隐股静脉连接处的大隐静脉,将线结置于皮下,对其余的大隐静脉主干、曲张的属支及团块同样采用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静脉曲张无一例复发,皮下缝合处针孔疤痕全部消失。【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双尖缝合针对大隐静脉进行经皮高位连续环形缝扎治疗的方法安全可靠、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没有瘢痕、微创美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9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87例采用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研究组),102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相比具有高效、微创、并发症较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静脉临床表现严重程度(VCSS)、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V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和术后3个月V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疼痛程度轻等优势,可改善患者静脉曲张症状,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剥脱术治疗,观察组37例于超声引导下给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出院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微波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泡沫硬化剂治疗的4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同期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微波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4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临床指标,并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微波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硬化交通支静脉在治疗复发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后复发患者64例,其中31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泡沫硬化剂硬化交通支静脉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实施交通支静脉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硬化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复发显著,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02-5603
以7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观察对象,共110条肢体,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与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完毕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治疗的具体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10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CSS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能够完全治愈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效果好、时间短等优点,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减少术后感染,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22-4024
目的探究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仅给予高位结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腔内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优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及超声在术后短期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45例(145条患肢),根据术前超声测量大隐静脉大腿段最大管径分为A组98例(管径<10 mm)和B组47例(管径≥10 mm),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大隐静脉主干和泡沫硬化剂治疗小腿曲张浅静脉。比较两组消融次数和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残余管腔管径,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每节段平均消融次数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即刻大隐静脉闭塞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分别为97.96%、100%,术后6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分别为95.92%、95.74%,两组各时间点大隐静脉闭塞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6个月B组残余管腔管径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出现皮下瘀斑和皮肤灼伤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出现皮下条索僵硬静脉占比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短期内大隐静脉闭塞率较高,较大管径的大隐静脉消融可能需要更多的消融周期,超声在术中监测、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估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EM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40例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1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与观察组(70例,130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MA)。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1年的静脉曲张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V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M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理想,操作简单,创伤小,可缓解静脉曲张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微创组40例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数目、复发率及皮下淤血、小腿皮肤麻木感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病例,大部分患者下肢症状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随访1~20个月,均无活动障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皮下淤血、小腿皮肤麻木感发生率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切口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临床广泛应用仍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聚桂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9月共25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观察组患者进行聚桂醇泡沫多点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聚桂醇组患者的一期治愈率为90.63%(116例),二期治愈率为9.37%(12例);传统治疗组患者的一期治愈率为88.28%(113例),二期治愈率为10.16%(13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其症状的改善情况基本一致,但在手术时间、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治疗后患肢的美观程度、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指标上,聚桂醇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聚桂醇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远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 结论聚桂醇泡沫浅静脉多点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单,且微创美观,安全性高,患者所经受的痛苦小,治疗依从性高,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在传统高位结扎、剥脱基础上再进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复发率、患肢周径增长长度、患肢皮肤温度、血流速度及静脉血流峰速度。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周径增长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肢皮肤温度、血流速度、静脉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在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基础上实施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29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146例,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145例,单纯采用激光治疗。通过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测定2组全血黏度低切(10 s-1)、中切(30 s-1)、高切(100 s-1)、血浆黏度(100 s-1)、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g.L-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患者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TAP)、血流时间速度积分面积(VTI)、血管内径、每分血流量,并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检查:治疗组术后1周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1周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流动力学检查:治疗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术后1周、1年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股总静脉Vmin术后1周、1年,血流量术后1年、股浅静脉内径(nm)术后1年,股深静脉内径、血流量术后1年,腘静脉TAP、血流量术后1周、1年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20)。对照组单用内镜下套扎治疗,研究组联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与治疗后止血成功率、早期再出血率和迟发性再出血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中重度静脉曲张率、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3 d中重度静脉曲张率、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较对照组更低,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及疼痛,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赵志文 《天津护理》2012,20(2):69-7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取倾听音乐,对照组不倾听音乐。结果:干预组在伤口疼痛、肢体肌肉紧张、焦虑、恐惧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有利于减轻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硬化交通支静脉在治疗复发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复发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泡沫硬化剂硬化交通支静脉治疗,作为观察组,回顾33例复发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常规实施交通支静脉结扎+分段剥脱术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等方面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硬化交通支静脉在治疗复发型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大隐静脉主干剥脱与泡沫硬化剂注射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本中心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人选标准,共有243例患者人组.其中,97例大隐静脉主干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146例主干行限制性剥脱术.对比这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早期临床有效性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泡沫硬化剂注射方法的早期临床有效性与剥脱术相仿(P=0.39),但在控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早期并发症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大隐静脉主干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较剥脱术更为安全、微创,且二者的早期疗效相仿.前者的中、远期结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4例患者、30条下肢静脉曲张在DSA及超声导向下,经皮穿刺大隐静脉,通过射频导管发出热能作用于静脉壁,行大隐静脉闭合治疗。结果24例患者、30条下肢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治疗均获成功,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烧伤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每条肢体血管闭合时间17.8min,平均住院时间4.9天。术后随访1周~9个月,46.7%(14/30)下肢曲张静脉消失,53.3%(16/30)下肢曲张静脉明显减少。术后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复查,83.3%(25/30)大隐静脉主干闭塞,16.7%(5/30)大隐静脉管腔变窄,血流缓慢。未见复发,疗效满意。结论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