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EGF高于对照组,ET-1及TVB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CHF患者(治疗组)及40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患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浆AngⅡ和ET-1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血浆AngⅡ和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7.59、21.83,P均<0.05)。治疗后CHF患者的血浆AngⅡ、ET-1水平LVEF明显降低,而LVEF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78、9.82、5.49,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治疗组的血浆AngⅡ、ET-1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r分别=-0.78、-0.69,P均<0.05);而AngⅡ与ET-1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高水平的AngⅡ和ET-1与CHF的发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AngⅡ和ET-1可以作为评判慢性心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蒋鑫  王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595-2596
目的探究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这些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BNP、收缩压、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血压、心率、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血压、心率、LVEDD、LVESD均降低,LVEF均升高,但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同时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07-3809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CHD)的短期预后及心功能和内皮因子检测结果的变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CHD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以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DD、血清s CD146、ET-1、NO、cEMPs水平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DD、血清sCD146、ET-1、NO、cEMPs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短期预后良好,患者心功能和内皮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慢性CHF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心功能、血清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降低,左室短轴收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研究组LVESD、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FS、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ET-1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研究组血清ET-1显著低于对照组,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慢性CHF疗效较好,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91-2592
研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NP以及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LVESD、LVEDD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73%)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治疗冠心病心衰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收缩压(S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心康泰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加用益心康泰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内皮素-1(ET-1)、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变化率(FMD)、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为76.47%(2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3,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FMD、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康泰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某院行冠心病PCI术治疗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总满意率(93.75%)比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治疗患者实施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用于缺血性心肌病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并分析血浆脑钠尿肽(BNP)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7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试验组在给予常规疗法的同时服用曲美他嗪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血浆BN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在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负相关,但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给予曲美他嗪进行临床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可将血浆BNP作为敏感疗效指标;血浆BNP水平和LVEF呈明显负相关,但和LVEDd呈明显正相关;临床可将血浆BNP纳入心力衰竭的诊断指标体系,可对心力衰竭进行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米沙坦80mg/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和脑钠肽(BNP)含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替米沙坦组LVEDd及血浆AngⅡ、ET-1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CHF病人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及BNP等方面改善的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可使心功能改善.安伞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MMP-2、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常规治疗+尼可地尔+曲美他嗪)和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比较两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房颤动(AF)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慢性AF合并CHF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索Ⅱ受体拮抗剂(ARB)、抗凝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静息心室率、运动后心室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观察治疗后6个月时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的静息心室率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运动后心室率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后运动后心室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②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都有明显改善(P〈0.01~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在使用强心、利尿、ACEI或ARB基础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有效控制慢性AF伴CHF患者心室率,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病因不同的CHF患者86例,在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洋地黄和(或)硝酸酯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组),与同期按常规治疗的86 例CHF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在治疗后1 个月、3个月、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房内径(LA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心率、心功能及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3 个月后LVEDD、LVESD、LADD均较治疗前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 0. 01 或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改善心室重塑,提高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ST2(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重症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4)。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清sST2和AngⅡ、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sST2和Ang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2,P=0.37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重症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心室重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7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绞痛情况(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181例心衰患者、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30例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BN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心衰组和高血压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的数值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57、0.65和0.68,P<0.01)。结论BNP是反映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德安医院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前和疗程结束后的2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血清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前,2组患者血清中cTnI、hs-CRP、CK-MB、LVESD、LVEDD、LVEF、ET-1和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cTnI、hs-CRP、CK-MB、LVEDV、LVEDD、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50%,与对照组(3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cTnI、hs-CRP、CK-MB水平,还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素与NO水平,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