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三部曲 熟知国内石油物探的人都记得,江汉物探是一支老资格的物探队伍。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他们创造过不少辉煌,在国内同行中颇具知名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他们最先走出家门对外"揽活",靠江汉内部工作量"吃饭",靠对外揽活"补缺",小日子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2.
《魏书侯渊传》载,北魏大都督侯渊,率领七百骑兵,疾奔袭击拥兵数万的葛荣部将韩楼。他孤军深入敌方腹地,带着一股锐气,在距韩楼大本营一百多里地之处,将韩楼的一支五千余人的部队一下子就打垮了,还抓了许多俘虏。侯渊没有将俘虏当"包袱"背,而是将他们放了,还把缴获的口粮等东西都还给他们。侯渊的部将都劝他不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年轻的钻井队,两年连续创出新记录。是什么让他们创造出"航天速度"?在大庆油田有一支刚刚组建4年的年轻钻井队,2008年,进尺突破8万米、交井67口,创出了大庆油田表层井施工新纪录,被同行誉为井场"神八"。2009年,他们再接再厉,一路所向披靡,安全优质高效提速,年进尺突破10万米、交井83口,又创出大庆油田钻井史新纪录。速度令同行惊叹,再次赢得了钻塔"神舟"的美誉,它就是钻探钻井二公司15152钻井队。那么,创造"航天速度"的背后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石油工业崛起的转折时刻,有一支在钢轨上流动的"轻骑兵"立下了赫赫丰功,他们是隶属于水电部序列的列车发电站。在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石油会战年代,曾为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输送出强大的电能。尽管这支担负国家应急供电任务的特殊团队已经消失了30余年,但是一连串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5.
正美丽的加勒比海岸天蓝水绿,风光无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红色特种部队"——中国石油长城气勘探古巴顶驱服务组。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他们在负责人孙慧锋的带领下,本着安全高效、以人为本、与甲方互惠共赢的工作理念,保持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创造出不俗的业绩,近两年净利润均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正>大庆钻探30143钻井队QC小组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创新不止,成果丰硕。"全国标杆QC(质量控制)小组"—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最高等级荣誉。能够获得这一称号,意味着它是全国QC小组当之无愧的榜样。最近,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就有一支神奇的QC小组—30143钻井队"我爱创新QC小组"获得了这份殊荣。说"神奇"不是因为他们会魔法,而是因为他们继承了"粗中有细、科学求实"的铁人精神,以"小、活、实、新"为宗旨解决钻井施工现场最迫切的问题,化低效为高效,化风险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正在向跨国公司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亟需一支强大的国际化财务队伍保驾护航。"中海油"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初步探索了培育国际化财务队伍体系的途径和手段,有力保障了公司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持续低油价的严峻挑战,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大力推动各项节支创效举措,积极应对通过大力推进精细管理、提质增效,全体干部员工立足岗位,苦练内功,采取有效举措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最大限度提升发展效益。在作业一区管理四站活跃着这样一支修旧利废小组,他们本着"节支等同增收,修旧就是创效"的理念,凭着一双双灵巧的双手,让一个个废旧阀门又重  相似文献   

9.
正CPD讯中国石油海外业务20年,筚路蓝缕、拼搏奉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完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建设"海外大庆"光荣使命的同时,海外业务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胜利"的队伍。只有拥有一支具有全球视野、熟悉国际惯例、善于驾驭复杂环境的人才队伍,并在国际化运营管理中建设并融合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才真正拥有了与市场对手一比高下的资本,掌握住了在国际市场施展本领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小企业正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大潮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而据有关专家预测,他们的前途将不可限量。大型国有企业下属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是否也是如此?记者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的1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1.
经他们检验供井的33.8万支油井套管,没有在油田生产现场出现一起质量事故。"每一个数据都是节点,每一个岗位都是关口,每一个人员都是卫士,每一根套管都是承诺",这是胜利油田物资检验所提出的质量文化。物资检验是胜利油田全过程监控物资质量的环节之一。胜利  相似文献   

12.
钻井出身的铁人王进喜,至今仍令石油钻井人引为自豪;"钻头不到,油气不冒"的锐气,曾使业内外叹服称道;"上天容易入地难"的禁锢,早已被今天的石油钻井人所打破;攻难关、创纪录、夺奖杯、写新史,数千支钻井队在时代的大潮中扬帆竞渡;山高水险、荒郊野外、酷暑严寒……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拦钻井人前进的脚步—他们是中国石油英雄群体中的钢铁队伍,他们是工程技术队伍中的劲旅,是加快油气勘探开发的尖兵。  相似文献   

13.
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经营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工程铁军。2009年初,中国石化确定了"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经营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工程铁军"的目标,制定了打造石油工程铁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虽然他们不是物资采购人员。但却帮了油田采购的大忙。”说这话的是中原油田物资供应处价格商情管理科的曹科长。在刚刚结束的物资商务谈判会上,曹科长向记者介绍了一支由几名油田采购专家库成员组成的“编外采购”团队。令人刮且相看的是,在此次油田物资采购过程中,正是有了他们才使得油田挽回减免了41.15万元的经济损失。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编外采购”在采购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他们又是如何助效的?且看中原油田物资供应处的采购战术——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20日,随着最后一支录井队伍赶往山西省古交市煤层气录井施工现场,该市场上华北工程的录井队从2支增加到5支,实现了规模生产。至此,由该公司河南录井承担的非油录井项目已拥有山西太原地热、山西曲沃地热、山西古交煤层气、河南中源化学4个工区,非油录井成为华北工程在"极寒期"求生存的新亮点。今年,面对石油录井市场急剧萎缩,市场竞争更加残酷的局面,该公司将市场开拓重点瞄准非油录井市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仿树形水平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分支水平井是目前煤层气开发的主要井型之一,传统的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支、分支追求最大限度穿越煤层,其结果可能是煤层垮塌,进尺达不到设计要求,主支不可监测、不可重入、不可冲洗。为此,提出了"主支疏通、分支控面、脉支增产"的仿树形水平井设计理念,将多分支水平井的主支建在稳定的煤层顶板或底板上,分支由主支侧钻进入煤层,再从分支侧钻若干脉支。一个主支与若干分支以及每个分支上的若干脉支,构成了主支长期稳定并可监测和重入维护的仿树形多分支水平井。已在山西沁水盆地成功钻成了该类井型,试验井ZS1平-5H井主支全部在煤层顶板泥岩内,该井顺利完成1个主支、13个分支、26个脉支的钻进工作,总进尺12 288m,见煤后总进尺9 512m,纯煤进尺9 408m,实现了单井万米进尺无事故,并成功实现了主支洗井,为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井型。  相似文献   

17.
李达 《石油知识》2012,(3):57-57
石油企业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其庞大的员工队伍中更有一支骄人的知识型团队。这个团队的人数不是很大,但是对企业的繁荣发展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完全可以将他们称之为企业的“梦之队”;他们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员工队伍中的创造性团队。企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须十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5月1日,中石化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厂举办"健康在运动"工间操比赛。来自生产一线的6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和集体表演。此次工间操比赛是对员工做第九套广播体操的一次检阅,营造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八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成功打造厂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一支强劲的销售从伍,这是华东公司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根。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上海中油大酒店9层——中国石油化工与销售华东公司(以下简称“华东公司”)的办公之地。中国石油“宝石花”的标识在这里熠熠闪光,也活跃着一支精英团队。过去4年间,他们走出一条统销经营之路,使中国石油化工销售在长三角打开局面,家喻户晓。华东公司总经理丛瑜滋说:“成功打造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一支强劲的销售队伍,这是华东公司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根。”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七建工匠的世界中,较真与执着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份深入骨髓的责任。他们,精雕细琢,不言放弃,靠着传承和钻研,产品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他们,就是中油七建的工匠们。刘永华:行走在微观世界的人压缩机是石化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关键设备。这台动辄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大块头",安装过程要求近乎苛刻。它衡量误差的基本单位是0.01毫米,而人的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