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总结应用单臂外固定架、胫骨植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6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单壁外固定,13例行I期植骨,3例行Ⅱ期植骨。结果 伤口Ⅰ期愈合12例,Ⅱ期愈合4例,骨折愈合时间16-40周,平均22周,发生骨髓炎1例。结论 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植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可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骨折愈合率,结合腓骨内固定,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野战单侧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67例75侧野战单侧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10~18个月随访,67例75侧患者中,正常愈合51例59侧,5例钉眼处渗血,7例钉眼处感染,4例螺钉松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 ~8个月,平均(5.2±0.3)个月.骨折愈合率为100%,所有骨折愈合后其成角均﹤5°,伤肢关节活动良好,步态正常,无肌肉萎缩或骨质疏松发生.结论:虽然野战单侧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仍可能发生并发症,但只要在固定过程中积极加强护理,严格观察患肢的感觉,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的预后均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合式双边外固定器 植骨治疗肱骨干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方法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组合式双边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32例。结果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术后无1例血管神经损伤,拆除支架后随访1~5年,无1例骨髓炎、骨坏死,再骨折、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认为应用组合式双边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肱骨干骨折患者101例,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口暴露骨端,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 随诊1~5年,101例忠者骨折均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正常,无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骨折稳定性强、可随时调整加压、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随访,其中3例患者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后采用内固定处理,2例患者因外固定针松动出现骨折端移位,及时予以调整,2例患者随访1年后骨折端仍未愈合,行二期植骨内固定处理,其余患者于随访过程中影像学资料显示骨折端基本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支架。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完善的护理及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背景: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难度在于既能保证骨折断端的稳定又能保护已遭受损害的残存血运,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能够使患者在伤后及早恢复骨性结构,解决软组织损伤较重,污染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难题.目的:观察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03/2008-12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3~61岁.均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观察创面愈合及膝、踝关节活动恢复情况;疗效评定标准采用Johner-Wruhs疗效分析法,并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其中16例4~6个月达骨性愈合,8例8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4例12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发生,肢体功能恢复满意.Johner-Wruhs评定优18例,良10例.提示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够达到早期复位,固定可靠,早期离床活动,减少该类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器固定的治疗方法。自1998~2005年我院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共124例均达到临床愈合,14例发生浅表感染,7例发生深部感染,8例发生骨不愈合,待软组织好转后经植骨而愈合。结果合并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胫腓骨骨折采用外固定器减轻了病人的手术创伤,减少骨膜剥离保护骨折端血供,便于伤口冲洗换药处理。可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减少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发生。且手术简单,拆装方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1257-1257,1259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71例胫腓骨骨折进行小切口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固定,术后3 d早期功能锻炼,1周后扶拐不负重活动,3个月后静力改动力,并对治疗效果平均进行6~36个月随访。结果 71例胫腓骨骨折中,解剖复位68例,近解剖复位3例。术后8周有少量骨痂生长,10~12周有较多骨痂生长,5~7个月已达临床骨愈合。结论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程建民 《临床医学》2003,23(6):34-34
目的 :强调骨折端准确复位 ,牢固固定在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折中同样也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总结 1999年以来应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 ,1~ 2枚螺钉简单内固定 ,再配合外固定架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44例的经验。结果 :全组均获随访半年至 1年 ,骨折全部愈合。做内固定者愈合迅速。结论 :骨折端的解剖复位 ,简单内固定在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可加速骨折愈合 ,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数外固定支架都是机械的框架结构,对骨折端有较大的应力遮挡,不利骨折愈合,课题组结合现代骨科理论的发展,设计了一种带有燕尾滑动装置的外固定器,在保证固定强度可靠的情况下,利用自身重力及肌力的收缩,给予骨折端适宜的压力,从而有利于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目的:观察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01/2011-03河南省中医院骨科采用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的胫腓骨双骨折患者30例为治疗组,以往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随访患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除外固定器不同外,其他条件均衡一致。结果与结论:从安全性、膝踝关节活动度、X射线片等指标综合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仅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2例固定针松动,1例进针点伤口感染,通过临床对症处理,达到满意恢复。初步表明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缩短骨痂的塑形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经清创、外固定支架术后进行传统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术联合VSD治疗。所有患者均于创面新鲜后行植皮术。对2组患者术后组织缺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缺损组织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0±2.2)d、(5.5±1.3)个月;对照组缺损组织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0.0±5.8)d、(8.0±2.5)个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0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比66.7%,P<0.05)。2组均无感染、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术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可充分引流,保持创面新鲜,促进创面愈合,有效地降低了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急诊清创,螺钉内固定合并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视伤口情况分别行一期或二期皮瓣移植、植皮手术修复创面。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10个月,住院时间15~45d,伤口甲级愈合13例,乙级愈合2例,1例发生骨不连,1例出现螺钉松动。患者术后功能评定:优9例,良5例,优良率93.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内固定术,既有利于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减少伤口深部感染率,又有利于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谦  毛坤祥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461-462,465
【目的】探讨支架外固定结合局部转移皮瓣在修复伴皮肤缺损胫腓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胫骨或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缺损无法直接修复的患者(Gustilo ⅢB型、ⅢC型)采取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一期或二期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症处理,术后1周开始膝、踝关节保护性功能锻炼,术后4周开始扶拐下地负重。每隔4~6周复查一次X线片,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按照Johne-Wruhs评分标准,38例患者中34例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患肢功能基本恢复,2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2例患者出现感染及骨髓炎、骨不连,后经抗感染、置管冲洗、感染控制后植骨等措施亦予以修复。【结论】支架外固定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手术修复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减少骨折局部损伤,保护并改善局部血运,有效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及骨髓炎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不需借助特殊设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架和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8例(49处)手掌指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固定架组(19例26处)和AO微型钢板组(19例28处).分别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和AO微型钢板治疗,按照TAFS评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对术后感染、延迟愈合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所...  相似文献   

15.
林谦  王劲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25-1227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同种异体骨条植骨结合支架外固定在治疗伴严重软组织挫伤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伴严重软组织挫伤的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患者(GustiloⅢB型、ⅢC型)采取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同时一期局部植入载万古霉素同种异体骨条,术后抗感染,对症、局部换药处理,术后1周开始膝、踝关节保护性功能锻炼。术后6~8周复查,骨折临床愈合开始扶拐下地负重。每隔4~6周复查一次X线片,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35例患者中29例患者皮肤软组织44面愈合良好,无术后感染,无局部不良反应,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患肢功能基本恢复。3例患者创口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3例患者出现感染及骨髓炎、骨不连,后经抗感染、置管冲洗、感染控制后植骨等措施亦予以修复。【结论】载抗生素同种异体骨条局部植入,结合支架外固定治疗伴皮肤软组织挫伤之胫腓骨开放骨折,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及骨髓炎的发生,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钢板内固定在伴有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外固定架适合粉碎开放的胫腓骨骨折,早期的外固定架可治疗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复杂骨折,但穿针复杂,耗时长,操作难度较大,或者价格较贵,不宜在国内普及。目的:探讨应用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于2008-10/2009-10采用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5例。HoffmannⅡ外固定架为Stryker公司产品,其中Apex钛针采用钛合金Ti6AI-4V制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上肢固定后次日进行功能锻炼,下肢固定后3周嘱患者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负重。出院后复查时拍摄X射线片,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决定拆架时间。结果与结论:病例随访3~15个月,其中18例骨折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个月,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间平均4.5个月;2例行二期植骨;5例正在随访中。1例发生骨感染,4例发生针道局部感染。结果提示组合式外固定架在治疗复杂粉碎骨折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螺钉具有的自攻性以及夹具和连接架万向调节、任意组装的特点,创伤小,操作便捷,固定后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 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 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导致的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5例.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1,4,8,12,20,24周和1年拍肱骨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1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治疗后12-24周,平均16.1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治疗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7.3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平均为81.8分.结果证实,外固定支架治疗各型肱骨干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继宏  方昕 《中国临床康复》2014,(20):3246-3251
背景:传统的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是行简单外固定,创面清创换药待感染控制、肉芽生长旺盛后植皮或皮瓣转移,这种方法不仅费用高、痛苦大、住院时间长,而且有感染扩散、周围组织进一步坏死,最后不得不截肢的可能。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加外固定架修复胫腓骨骨折并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溪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胫腓骨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皮肤缺损面积〉5 cm2,在骨折外固定后给予彻底清创,再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5-7 d,待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新鲜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并回顾性选择15例未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类似病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感染控制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引流5-7d后去除封闭负压引流敷料,伤口感染得到控制,局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及骨折均如期愈合,无骨髓炎及截肢的发生。38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与对照组53%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封闭负压引流可以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消除感染,联合外固定支架和植皮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9年10月胫腓骨开放骨折69例,其中AOD外固定支架32例,AO加压钢板37例,比较两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结果 两组Ⅰ、Ⅱ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优于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牵引治疗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96例幼儿股骨干骨折(断端均出现移位,因为单纯骨折无移位可行石膏固定或支具治疗)的资料,男性65例,女性31例,年龄1.5~14.0岁,平均7.6岁。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9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合并症。结果本组病人骨折全部愈合,所有病例术后2~3周均出现骨痂,4—5周后骨痂生长良好。术后4~10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延迟或不愈合、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术是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不稳定性骨折和多发伤病人尤为适用,值得椎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