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航天器真空技术的进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着中国航天器真空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问题,综合地介绍了其技术的发展,重点突出了中国极高真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分子真空寿命"这一新的物理量,并以此概念推导出测量气体分子热适应系数的方法.指出了在超高和极高真空条件下压力失去了原有的物理意义,引入了"有效压力"、"入射率"、"静压"、"动压"等新概念.探索了在空间条件下真空测量中的方向性效应和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偏离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介绍了利用分子沉技术研制的极高真空装置获得了10-11Pa极限真空度,介绍了中国已建立的航天器模拟设备的现状、性能指标和主要用途.概述了中国空间材料的真空效应研究现状,指出了空间材料、活动部件的冷焊及航天器敏感表面分子污染对航天器的长寿命和可靠性的影响.展望了中国航天器真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空间行波管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雷达卫星和定位导航等领域,极高真空的获得与维持是空间行波管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关键,因此研究极高真空烘烤排气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极高真空的获得需要在专用真空排气设备上进行,真空排气工艺是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制造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极高真空的获得和维持涉及多种技术,包含材料的选择、真空室的设计、真空泵的选择、极高真空的获得和测量、真空除气、高灵敏度真空检漏技术和残余气体分析技术等。本文介绍了空间行波管极高真空系统工艺设备研制过程及其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该真空系统实现了空载真空度优于1×10-9Pa,多路带载真空度优于5×10-9Pa,对超高真空、极高真空的获得和真空排气设备制造工艺及应用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极高真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旺奎  刘强 《真空与低温》1993,12(3):152-156
介绍了去日本考察的情况。其内容涉及极高真空获得,极高真空测量。在极高真空获得方面,集中于降低出气量;在极高真空测量方面,集中于降低电子激励解吸效应。  相似文献   

4.
《真空与低温》2004,10(2):70-70
由兰州物理研究所达道安研究员任主编,邱家稳所长任副主编,崔遂先、谈治信为技术编辑的新版《真空设计手册》(第3版)将由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于2 0 0 4年6月份出版。第3版是在手册第1、2版的基础上,经修改并增添大量新内容的最新版本。全书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真空技术基础、真空理论、管道流导计算、真空泵、真空密封、真空测量、真空检漏、真空材料、真空工艺、真空装置、极高真空技术等,其中极高真空技术、真空装置自动控制、航天器用材料质量损失、干式真空泵都是新增内容。附录中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和真空标准目录及主要真空厂、所简…  相似文献   

5.
王先路  朱武 《真空》1990,(5):57-60
本文介绍了微型计算机在真空测量、真空控制、真空数据处理和真空设备的计算机 辅助设计等真空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国内外真空技术领域中微型计算机应用情 况,认为微型计算机在真空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将促进真空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陆祖怀 《真空》1989,(2):7-1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进一步深入,我国电工行业各厂(包括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电力电缆、绝缘材料、高低压开关、互感器、电瓷、整流器、电机等)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其中有关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很重要部分是真空应用技术,也就是“VD”、“VPI”工艺及其设备。众所周知,电工产品质量的好坏。最根本的是反映于其绝缘性能如何,而大部分绝缘材料为了获得更高的绝缘强度,必须经过加工处理。这就导致了真空技术在电工行业中的应用、而且应用范围之广,涉及面之宽是其他行业所不及的.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电工行业的真空技术应用概况,呼吁我国真空技术界应将视野从传统的、单一的真空获得、测量检漏以及真空系统这种较狭义的真空技术概念转移到与真空有关的各种复杂而又面广量多(即中、低真空范围)的应用技术领域中来。  相似文献   

7.
由东北大学王晓冬、巴德纯、张世伟、张以忱编著,杨乃恒教授主审的《真空技术》一书于2006年9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真空技术》共60万字,分15章,系统地介绍了真空技术的基础理论、真空获得设备、真空测量仪表、检漏技术、真空系统设计,包括:稀薄气体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吸附和脱附、真空中的电现象、真空中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容积式真空泵、动量式真空泵、气体捕集式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真空测量仪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真空检漏方法、真空系统的组成、真空系统元件、真空密封,真空材料和真空卫生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为空间真空的应用和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介绍了有效负载平台区分子流场的测量、分子屏—遮风区内更好真空的获得与利用、分子束成形装置以及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有关实验。  相似文献   

9.
(一)真空测量 一、现状 随着真空技术在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地应用和航天科学、高能物理、受控热核反应、表面研究等尖端科研的发展,促使真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已获得了推测为10-15托的真空度(1),六十年代标志着真空技术跨入了一个新阶段——极高真空领域。 真空(全压)测量,作为真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目前从大气压以下直到 10-12托范围,可用不同类型的真空计去测量相应区间的压强。在这样广阔的范围内,可以说一般条件下真空测量的仪器已有。但迄今在解决10-13~10-15托的测量方面,十多年来进展是缓慢的。要用已有的…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器在轨运行时,超高真空是其主要的环境条件之一。介绍了飞船整体、部件的热真空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航天服功能试验;航天员生保系统及环境控制试验;航天员座舱可靠性试验;大型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冷焊试验;舱内气体成分分析与控制;空间材料出气特性的评价等16个方面对真空技术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电子封装向小型化、高密度化、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各行业对钎焊技术提出了高钎透率、高钎焊接头质量、材料具备高净化度等需求.高真空钎焊技术也随之日益普及、加速发展.该技术通过保障真空室的洁净度及焊接真空度,进而保障元器件的焊接质量及寿命.高真空钎焊技术要求真空钎焊炉具备高真空度、低压升率.高温下材料出气是高真空状态下...  相似文献   

12.
空间真空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在空间真空测量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描述,对研制的2种空间真空规(转换器方向性真空规和束检测器方向性真空规)进行了介绍,并对空间真空测量技术的后续研究工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真空计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涤新 《真空与低温》2001,7(2):63-67,76
介绍了真空计量、真空计量标准、真空测量与校准技术、空间真空测量等方面的内容.基于真空计量的现状,提出了真空计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真空传感器在真空测量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日常测量和校准问题也日益得到相关计量部门的关注。通过对压阻式真空传感器使用原理的分析,采用比较法真空校准装置,获得真空变量与测量输出信号问的函数关系,对照测量误差是否在准确度等级范围内,准确判断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解决该类型真空传感器的测量和校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专用型航天器防污染真空除气罐,即基于真空烘烤除气及黑体加热技术,实现污染物控制及复杂形状航天器高精度控温.通过试验及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测试仪验证,该真空除气罐可有效控制试验过程中的污染物,且实现了航天器污染控制试验高通用性及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空间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空间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是表征航天器表面充电状态的重要参数 ,对于卫星表面带电的预测及卫星防带电设计选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测量空间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 ,研制了专门的测试装置。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主要结构、性能及技术指标等 ,通过应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并研制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 ,提高了装置的自动测量能力。实验说明 ,该装置用于空间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中测量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真空计量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50多年来中国真空计量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真空(全压力)测量与校准、分压力测量与校准、气体微流量测量与校准,从中可对中国真空计量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陈联  王丽红  陈光奇  黄宏  葛瑞宏 《真空与低温》2011,17(2):109-113,120
从航天器密封部件的密封种类和泄漏原理,特别是橡胶密封圈的泄漏原理出发,分析了经高真空、高低温、空间辐照等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密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采用泄漏检测技术作为密封性能评价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现有漏率性能评价方法而研制的几种航天器部件密封性能评价装置以及在现有评价装置上开展的部分航天器部件密封性能试验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用电容薄膜真空计存在体积大、重量重等问题,无法满足深空探测中真空测量需求,因此设计了一种具有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的小型电容薄膜真空计。在已经建立的金属膨胀式真空标准装置上对小型电容薄膜真空计的线性、稳定性、重复性等各项性能进行了反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小型电容薄膜真空计具有良好的线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计算结果均能满足火星探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