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论WTO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欣  黄龙 《行政与法》2001,(5):56-57
WTO透明度原则是指WTO成员的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法令、条例、行政决定和司法判决应当公开、透明.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以适应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警务公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指将公安机关的职责和工作及其运作过程等所有与警察权能有关的信息以各种适当的形式公示于社会、社区或告知权利人。[1]警务公开制度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运行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探讨警务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途径,从而使公安机关更好地开展警务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3.
WTO透明度原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明度原则在国际、地区以及国内法律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GATT/WTO体制中,该原则已与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相提并论.GATT第10条的规定是对透明度原则的明确表述;WTO的若干协定也在透明度方面为缔约方创设了义务.然而,WTO中DSU的一些规定却无助于争端解决程序透明度的提高.但W 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对一些案件的审理,将透明度原则视为国际经济法的理性基础和确保WTO创设之国际经贸法律秩序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应当认为,在各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当代国际社会,信息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  相似文献   

4.
透明度原则作为中一项基本原则,它具有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功能的双重性以及保障机制的可靠性 WTO等特征。它对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影响是:从立法的角度而言,扩展了我国行政公开的范围,加快了我国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以及其他单行的行政程序法的进程;从监督的角度而言,促进了我国建立各种监督机制来保障行政公开制度的实施;从法制发展的趋势角度而言,推动了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与世界先进法制的进一步接轨。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司法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透明度原则对司法审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WTOWTO此,我们必须加大裁判文书改革力度,做到说理透彻,彻底公开。  相似文献   

6.
董进 《行政与法》2002,(12):14-16
面临入世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刻不容缓。规则的绝大部分内容是针对政府,WTO行为的,是以政府的管理活动为对象的。[1]我国行政法律规范及行政运作体系的改革应成为此次工作的重点。同时可以看到,的透明度原则因其自身特点会对行政工作的改革起指导作用。导入透明度原则对加快我国行政法WTO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政府行为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莹 《行政与法》2003,(1):63-65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各成员方政府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已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政府行为也要受透明度原则的约束。本文通过分析透明度原则对政府的要求,探讨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政府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信息公开制度是世界各国证券法的重要内容,我国《证券法》也对信息公开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文章对我国证券信息公开在内容方面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度原则作为WTO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我国现行制度与透明度原则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彭帅  黄龙 《经济与法》2001,(7):36-38
当今国际竞争空前激烈,WTO规则事实上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规则。中国加入WTO后,自当遵循WTO规则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们应当了解WTO规则并以之为模本协调我国的法律制度。透明度原则是WTO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WTO追求的三大目标(贸易自由化、透明度、稳定性)之一。基于其重要性,笔者试就此原则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安内部法律监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昌志 《行政与法》2004,(11):26-27,29
公安内部法律监督是国家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公安机关内部法律监督部门,客体是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内容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开展公安内部法律监督,是保障公安执法权依法行使、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解决公安队伍自身存在的客观问题、保证外部法律监督措施得以落实的必然要求。公安内部法律监督主要通过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对各类案件的审核把关、对执法过错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等方式来实现。强化公安内部法律监督应当建立监督的力量机制,树立监督的权威地位,加大监督的力度,加强监督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胡宝珍 《政法学刊》2006,23(5):106-112
民商法的平等、权利保护、诚信等基本原则对树立人民警察的执法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对维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利益也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公安机关在具体执法工作中愈来愈多地应用民商法知识。因此,研究民商法在公安执法工作中的地位,有助于扭转以往公安工作重刑轻民的传统观念,提高警察的素质,更好地发挥人民警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治视野下的警察执法违法行为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勃 《河北法学》2005,23(10):32-35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披露的有关公安机关或人民警察违法犯罪案件,引起人们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极大关注。不仅对警民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而且带来“法律信仰”危机。“执法者违法”现象的形成固然有执法者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但其根源在于我国现有警察制度自身的缺陷。通过分析我国警察制度的现状,从制度层面上分析“执法者违法”现象的产生原因,探析现有警察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4.
蔡宏光 《政法学刊》2012,(1):122-124
查缉战术是指导警察执法战斗自我保护和防止袭击的理论基础。缉控行动具有正义性、法律性、危险性、合理性、秘密性等特征,警察使用武力等级可划分为六级,需根据实战状况审慎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李冬 《行政与法》2014,(8):85-88
警察群体是我国诸多机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警察权益的保障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维系国家执法权威的关键。但目前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本文分析了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并结合国外警察权益保障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鹰 《政法学刊》2009,26(6):88-91
公安工作是法治原则最为直接的贯彻执行。正当性是法治公安活的灵魂。法治公安首先要求均衡地把握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公安工作可以犬幅度地公开事实性理由,警察执法的商谈性体现于个案之中,尽力减少强制性依赖。  相似文献   

17.
许韬 《政法学刊》2007,24(3):52-57
作为国家权力之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权的法治化运作乃公民基本权利之最有力保障,然而公民基本权利也面临来自警察权滥用的威胁。被誉为西方国家公法领域之“帝王条款”的比例原则起源于德国警察法,蕴涵着丰富的控权思想,对警察权的运作具有极强的监督与控制功能,并为实现行政目的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和防止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因此,为保障人权,弘扬法治,应尽快确立我国的警察比例原则,从而实现对警察权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8.
警察执法行动中因抗法遏袭导致伤亡的事件不时发生,研究警察执法中正当防卫行使的有效性,意义重大。从法规条例、实战能力等两个方面对警察在执法中实施正当防卫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论述,指出:国家现有的法规条例为警察实施正当防卫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法理依据,警察执法时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很好的贯通、遵循相关法规条例;同时,警察执法中实施正当防卫,还必须有良好的防范意识、过硬的武力手段、规范的法律行为以及健康的身心作为自身实战能力保障,才能提高正当防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何国强 《政法学刊》2014,(1):99-106
自2000年以来,学界和实务界关于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的讨论逐渐增多。总体而言,我国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为基础,以警务督察制度为核心的內部保护机制和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外部保护环境已逐步建立和形成。但是这一机制尚存诸多不足。立足于对这些制度的运行实效分析和运行环境评估,辨析其利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改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赵远 《政法学刊》2005,22(5):88-91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理 应成为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警察必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