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燕  杨阳  王赭  陈坚  蒋雪花  陈勇  杨龙 《武警医学》2017,28(6):564-566
 目的 探讨无肝硬化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 收集2004-01至2015-12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共1000例。根据是否有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n=934例)及无肝硬化组(n=6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资料,对无肝硬化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2组患者在年龄、是否饮酒、是否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否合并高血压、基线血清e抗原状态及血清HBV DNA水平、是否行抗病毒治疗与是否有肝癌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饮酒(OR=0.176,P=0.002)、有高血压病史(OR=0.505,P=0.039)、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偏低(OR=0.031,P<0.001)、既往未行抗病毒治疗(OR=7.268,P<0.001)、有肝癌家族史(OR=0.487,P=0.010)是无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直接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有饮酒史、有高血压病史、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偏低、既往未行抗病毒治疗及有肝癌家族史的无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密切监测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R-CHOP)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87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且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根据是否发生HBV再激活分为HBV未激活组(n=174)与HBV激活组(n=1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化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及预后情况。结果 HBV激活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HBV未激活组[71(66,80)岁vs. 65(54,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13/13,100.0%)患者HBV DNA由基线不可测转为可测,2例患者HBsAg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为阳性的时间先于可测及HBV DNA的时间。13例HBV再激活患者中,2例出现HBV再激活相关肝炎,未发生HBV再激活相关暴发性肝炎;7例(7/13,53.8%)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其中3例(...  相似文献   

3.
杨阳  杨龙  魏燕  蒋雪花  陈志勇  陈坚 《武警医学》2016,27(4):329-333
 目的 观察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R-HCC)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防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2-05-01至2014-05-01在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HBVR-HCC患者60例(血清HBV DNA<500 U/ml),随机分为治疗组(TACE前行抗病毒治疗)30例和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HBV再激活后行抗病毒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及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未出现患者血清HBV DNA转为阳性,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血清HBV DNA转为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P=0.011);术后随访期间,肝功能指标与Child-pugh评分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周及48周,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与AFP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2周及96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分别为56.7%和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86.7%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8)。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6.7%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1,P=0.559);2年生存率分别为70.0%和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37)。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分别为26.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3.9~28.1]个月与22.7(95%CI:6.2~39.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7,P=0.021);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分别为16.4(95%CI:14.8~17.6)个月与15.1(95%CI:4.6~2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27)。结论 血清HBV DNA阴性的HBVR-HCC患者TACE术前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防止乙肝病毒再激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王静璇  卢丹  魏薇 《武警医学》2017,28(3):265-267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 PCS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01至2015-12因剖宫产切口憩室就诊于我院妇科的患者56例,以及在此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并术后复查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子宫位置、孕周、产次、剖宫产次、新生儿体重;围术期情况:有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剖宫产手术时机(择期、潜伏期、活跃期)以及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单层全层缝合或双层缝合),分析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子宫后位者比例、产次及剖宫产次、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进入产程的剖宫产数及子宫切口采用单层缝合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后位子宫(OR=0.370, P<0.05)、多次剖宫产(OR=0.147, P<0.05)、已进入产程的剖宫产(OR=0.543, P<0.05)及子宫切口单层缝合(OR=11.126, P<0.05)是形成PCSD的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是降低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0岁以上高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21-1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内科老年病区住院90岁以上的老人228例,其中死亡组48例,对照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入院各项生化指标和入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 BI),对影响住院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组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患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BI评分[(32.56±23.74) vs (69.72±15.94)]、血红蛋白[(103.21±18.86) vs (119.34±12.56)]、肾小球滤过率[(56.32±21.34)vs(60.53±14.54)]、白蛋白[(35.23±3.65)vs(39.32±4.32)]水平更低,白细胞总数[(8.98±2.45)vs(6.56±2.23)]、B型钠尿肽[(450.51±90.42)vs(356.65±70.33)]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重度失能(OR=5.09,95% CI 2.02~12.76,P=0.001)、贫血(OR=6.08,95%CI 3.18~13.03,P=0.001)、感染(OR=1.24,95% CI 1.05~2.10,P=0.012)和低白蛋白血症(OR=5.43,95%CI 2.54~11.83,P=0.002)为住院高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高龄住院患者入院后应积极改善营养状态、贫血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感染,对降低高龄患者的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程序死亡蛋白1(PD-1)及配体(PD-L1)抗体与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在眼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上的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英文数据库,时间截止为2019年12月。纳入恶性实体肿瘤采用PD-1/PD-L1抗体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化疗比较的临床研究。通过提取关键特征,应用RevMan 5.3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应用漏斗图对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估。结果 PD-1/PD-L1抗体与化疗相比,眼部相关免疫不良反应(1~5级)及严重不良反应(3~5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64~2.80);OR=1.20,95%CI(0.35~4.08)]。漏斗图基本对称分布,偏倚可控。PD-1抗体与化疗相比,眼部相关免疫不良反应(1~5级)及严重不良反应(3~5级)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20,95%CI(0.55~2.65);OR=1.00,95%CI(0.26~3.86)]。PD-L1抗体与化疗相比,眼部相关免疫不良反应(1~5级)及严重不良反应(3~5级)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2.82,95%CI(0.29~27.19);OR=2.85,95%CI(0.12~70.15)]。结论 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抗体眼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严重程度与化疗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短期(28 d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2至2021-1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脓毒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血清指标,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因子,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死亡的预测能力。结果 入院28 d内存活33例(存活组),死亡27例(死亡组);死亡组的年龄及血清PCT,hs-CRP和IL-6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CT(OR=1.288)、hs-CRP(OR=1.195)和IL-6(OR=1.184)均是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血清PCT,hs-CRP和IL-6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43, 0.829, 0.726和0.938,联合检测的预测能明显高于其他单独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91, 4.069, 5.271,P<0.05),联合检测预测准确度最高。结论 血清PCT,hs-CRP和IL-6均对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更准确,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药物停用1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水平变化、病毒学应答特点。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 NUC)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e抗原阴性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停药时及停药随访一年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自2017-01至2020-07,共有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19例,HBeAg阴性21例。HBeAg阴性比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更易出现HBV DNA的复阳(P=0.031)和ALT水平升高(P=0.017)。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HBV DNA复阳者1、3、6、12个月时HBsAg滴度有逐渐下降趋势,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HBV DNA复阳患者转氨酶有逐渐升高趋势,仅1例患者出现乙肝复燃。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停药1年后,HBV DNA复阳率高,多伴有转氨酶升高,但临床观察安全。HBV DNA复阳患者HBsAg滴度有逐渐下降趋势,可能会增加患者远期HBsAg转阴率,提高治愈率,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天津市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相关态度及相关行为的现况,为更有效地实施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入选天津市四个社区的409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知信行现况调查,由社区医师采用面对面问答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知信行信息的采集,并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既往病史等资料,对研究对象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入组符合条件的社区高血压患者3962例,平均年龄(60.37±10.19)岁,平均收缩压(136.72±10.88)mmHg,平均舒张压(81.06±6.79)mmHg;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13.52±3.12,高血压相关态度得分7.17±1.47,高血压相关行为得分17.89±4.89,高血压知信行得分38.58±6.16;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81,95%CI:1.205~1.558,P=0.009)、文化程度(OR=1.042,95%CI:1.007~1.078,P=0.019)、职业(OR=1.275,95%CI:1.088~1.494,P=0.003)、收入水平(OR=1.340,95%CI:1.135~1.581,P=0.001)及是否有社会保险(OR=1.905,95%CI:1.407~2.579,P<0.001)与高血压患者知信行得分独立相关。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知信行水平仍偏低,需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知信行水平,以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自我防治。  相似文献   

10.
张熙洋  苗巍 《武警医学》2019,30(3):224-227
 目的 探讨航天职工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航天职工中2型糖尿病患者2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比各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骨钙素、CTX、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曲线下面积、HOMA-β、HOMA-C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糖尿病病程、BMI、25(OH)D、HbA1c、HOMA-β、HOM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OR=0.007,95%CI:0.000~0.182)、体重指数(OR=8.888,95%CI:1.646~47.998)、糖化血红蛋白(OR=0.497,95%CI:0.332~0.744)、HOMA-β(OR=27.433,95%CI:8.105~92.844)、25-羟维生素D(OR=1.169,95%CI:1.047~1.306)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长糖尿病病程、低体重、高血糖、胰岛功能差、25-羟维生素D缺乏是航天系统职工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某部新兵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和疫苗接种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30名新兵,进行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V-M,对HBV-M全阴者接种乙肝疫苗,按0、2程序,剂量20μg,接种2月后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该部队新兵中HBsAg阳性3人(0.5%);抗HBs阳性390人(61.9%),抗HBs阴性240人(38.1%),抗HBe和(或)抗HBc阳性28人(4.4%),60名接种乙肝疫苗的新兵中,57人检测HBV-M,抗HBs阳性49人(85.96%)。结论该部队新兵HBV现症感染率远远低于我国普通人群平均感染率,对HBV-M阴性新兵接种乙肝疫苗,按0、2程序,剂量20μg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364例乙型肝炎不同标志物的患者血清进行PreS1测定并与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BV—DNA进行含量测定,然后做对比分析。结果:36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167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中PreS1叶。144例(86.2%),HBVDNA阳性147例(88.0%),这组患者病毒高度复制,PreS1和HBVDNA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中PreS1^+38例(31.1%),HBVDNA阳性43例(35.2%),表明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5例HBsAg和抗HBc阳民生组中PreS1^+17例(26.2%),HBVDNA^+20例(30.7%),表明病人仍有病毒在复制。10例HBsAg、HBeAg阳性组中PreS1^+7例(70.0%),HBVDNA+9例(90.0%),表明病人病毒在复制。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和传染的可靠指标,特别是在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培晓  黄丽虹  张力  陈虹  张庆 《武警医学》2015,26(12):1248-1252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virus,HBV) 感染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3-01至2013-05在武警总医院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手术的215例HBV相关性HCC伴肝硬化患者的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N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30例正常肝组织和良性肝病组作为对照。结果 LN主要定位于HBV相关性肝癌组织肝窦窦壁,其次为癌旁间质血管与新生血管及细胞膜/浆。LN在肝癌组织中肝窦窦壁和新生血管的阳性表达率为70.23%(151/215),在癌旁组织和良性肝病中肝窦窦壁和新生血管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20%(123/215)和13.33%(3/30),L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及良性肝病中的表达(P=0.000),L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微卫星灶(P=0.026)、肿瘤数量(P=0.053)、血管侵犯(P=0.005)、TNM分期(P=0.029)显著相关。结论 LN的过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某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新兵人群中的感染状况,为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分散选点、整群抽样的原则,确定某部的调查对象,通过专人询问并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3~5 ml,分离置于-20℃保存备用,统一采用SPRI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HBsAg、抗-HBs、抗-HBc,EL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HBeAg、抗-HBe。结果所有受检人员HBsAg总阳性率为0.48%,抗HBs总阳性率为61.90%;城市新兵与农村新兵HBsAg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的新兵HBsAg、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部队预防HBV,应同等对待不同入伍年限和兵源地的入伍新兵,有近40%的新兵抗HBs阴性,故有必要广泛对新兵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334例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对比各组患者年龄、DM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分泌指数(HOMA-β)、C肽曲线下面积(C-PAUC)、C肽抵抗指数(HOMA-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mALb)、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34例T2DM患者中骨量正常者116例,男75例(64.66%),女41例(35.34%);骨量减少者110例,男50例(45.45%),女60例(54.55%);骨质疏松者108例,男46例(42.59%),女62例(57.41%)。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年龄大,DM病程长,HbA1c高,HOMA-β、C-PAUC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高(P<0.05)。骨质疏松组BMI、HOMA-CR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mALb、中重度下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高龄(OR=1.123,P=0.019)、长病程(OR=1.052,P=0.028)、低HOMA-β(OR=0.706,P=0.016)及高mALb(OR=1.289,P=0.006)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长病程、胰岛功能差、糖尿病肾病是T2DM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iRNA-126与乙肝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10至2019-10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巴塞罗那分期为Ⅰ-Ⅱa期乙肝相关HCC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183例作为对照组。使用PCR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中miRNA-126表达水平。对HCC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切片的HE染色和CD34-PAS双重染色,分析患者VM阳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VM的ROC曲线。结果 HCC患者较对照组血清miRNA-126表达降低。HCC患者中VM阳性74例,VM阴性109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NA-126低表达(P=0.008),肿瘤大小(P=0.001),AFP升高(P=0.000)与发生VM相关。miRNA-126对VM阳性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其AUC=0.869(95%CI:0.815-0.924)。结论 miRNA-126低表达与乙肝HCC患者发生VM相关,miRNA-126可作为潜在判断VM的无创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武威市某镇乙型肝炎病毒(HBV)家庭内部感染者中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的流行现状及其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以2009年武威市某镇体检发现的HBsAg阳性者为先证者,询问其家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此家庭内部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血样。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对所有血清样本用病毒DNA磁珠法试剂盒提取,而后巢式PCR扩增S区获得HBVDNA片段,测序后应用mega6.0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收集血清学标本80份;HBsAg、抗-HBc、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3.8%、78.8%、37.5%;OBI共有12例,感染率是26.7%(12/45)。结论 在HBV感染家庭中,家庭内部OBI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基因型主要是C型、D型,其中基因型D型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