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1,26(1):32-32
鱼种在进入冬季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其新陈代谢作用逐渐减弱,食欲也相应减退,体质变得较虚弱,易遭敌害生物的攻击和致病菌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池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如何保证亲鱼顺利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成功经验。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  相似文献   

2.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的饲养管理,投喂一些高蛋白的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相同水体环境、膘肥体壮的鱼种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放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 越冬前要加强鱼种的饲养管理,投喂一些高质量的精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相同水体环境,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同样条件下,规格相同,而肥满度高即  相似文献   

4.
鱼类越冬是北方地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冬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一、加强秋季饲养,保证鱼体健壮 鱼在冬季主要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所以进入秋季饲养期后,首先要增加鱼饲料中的脂肪量,也就是尽一切可能让鱼长得又肥又壮,从而提高鱼的越冬成活率。实践证明,鱼的肥满度系数在2.23时,越冬成活率为41.1%;肥满度系数达到2.52时,越冬成活率为94.8%。肥满度系数提高了0.29%,而成活率却上升了53.7%,可…  相似文献   

5.
牛红华 《科学养鱼》2001,(12):25-25
一、网箱结构与要求箱体规格为5米×5米×2.5米,网目2.3~3.0厘米,由3×2聚乙烯网线编织,双层网套装使用。采用毛竹作框架,规格为5.1米×5.1米。网箱使用前,认真检查有无破洞,防止发生跑鱼。二、鱼种入箱及放养密度鱼种入箱规格10~14厘米。鱼种规格过小,越冬成活率不高;鱼种规格过大,特别是池塘培育的鱼种,不适应网箱生活。池塘培育的鱼种进行网箱越冬,入箱前,至少要经过两次拉网锻炼,出塘时间在池塘水温10℃左右进行。网箱培育的鱼种在水库水温10℃左右进行并箱。鱼种的出塘、并箱应选择晴暖、风…  相似文献   

6.
傻鲫网箱育种和越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只(50m^2)网箱进行傻鲫鱼鱼种培育和越冬试验,效果良好。鱼种单产77.5kg/m^2,规格为80.4g/尾,饲养成活率达92.7%,饵料系数1.52。经140d越冬,成活率90%,越冬个体减重率10%。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培育优质春片,必须做好下列几项技术措施(北方高寒地区只供参考):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种成活率。应选择水体较深、水质较好、池底淤泥少、保水保肥力强、不渗漏、向阳背风、管理方便的池塘,面积3-4亩,水深2.5-3米,靠近水源的池塘为宜。  相似文献   

8.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渔业生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更是下一年渔业生产的物质储备。只有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才能提高鱼种抗病力和越冬成活率,才能为发展生产,促进渔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个别鱼种越冬场点鱼种越冬成活率不高,死鱼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越冬管理不善,缺氧死鱼,造成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外,还有鱼种带病越冬和鱼种体质差,肥满度低,  相似文献   

9.
梁启虾 《科学养鱼》2002,(11):12-12
我场利用地下温水进行大面积越冬。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越冬技术措施,越冬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越冬期间各个环节的技术内容总结如下:一、越冬前期工作1.越冬条件越冬池塘面积应根据温水量而定,以确保白鲳越冬安全水温。水源为地下温水,水温29.5℃,盐度3克/升。可根据气温、水温及水质的变化,随时向塘中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和水温。越冬池塘设增氧机1台,供必要时使用。2.清塘、消毒放养鱼种前,越冬塘要彻底清除淤泥。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经水化开后全塘均匀喷洒。另外每亩加…  相似文献   

10.
一、秋季强化培养培育健壮、肥满、规格大且整齐的鱼种,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首要措施。秋季鱼种大量摄食,积累营养以供越冬消耗。所以应进行强化培育,多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豆饼、菜籽饼等,使鱼种膘肥体壮。另外,在鱼种生产过程中,如果到了秋季,鱼种规格还小或大小参差不齐,体质差,那么,必须调整密度,适当稀放,对小规格鱼种进行强化培育,通过供应充足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注意防病治病等措施,使鱼种达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二、适时拉网并塘。越冬鱼种并塘时间不宜太早,太早水温过高,鱼种游动活跃,拉网并塘时容易受伤。同时鱼种还未停  相似文献   

11.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2):25-25
鱼种的越冬工作常易被养鱼户所忽视,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现就鱼种越冬期间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1.1水中缺氧这是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水质清瘦,水中的浮游植物太少,以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放养鱼种密度过大、池水过浅或水中有机物过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缺氧;(3)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和产生有害气体。1.2鱼种规格体质瘦弱鱼种越冬期间,体质消耗大,长时间越冬体重减轻10%~15%,体质瘦弱的鱼种,体内养分不够越冬消耗。1.3管理不善并塘…  相似文献   

12.
倪立珠 《水产养殖》2012,33(3):51-52
为了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综合洪泽县当地鱼种越冬的经验,对提高鱼种越冬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1.1越冬水体严重缺氧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塘缺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3.
4只网箱放养规格50g/尾淡水白鲳越冬鱼种和125g/尾的早繁鱼种,共生产商品鱼1355765kg,净单产20246kg/m2,平均尾重811g和653g,成活率96%,饵料系数164,投入产出比1∶294。网箱加遮光罩布可使淡水白鲳体色鲜艳。  相似文献   

14.
一、越冬池条件 梭子蟹越冬池最好选用虾蟹混养池,池子水深2m以上,池底为泥沙底。在对虾收获后,保持池底清洁,无堆积的剩余饵料,进排水系统畅通,水质条件良好。 二、越冬梭子蟹的来源与数量 10月下旬对虾收获后,将原池养殖的梭子蟹留在池中进行越冬育肥。因原池中的梭子蟹已适应池中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越冬成活率。如果原池养殖的梭子蟹数量较少,也可从其它养殖池中加以补充。在对虾收获时,还应测量池中养殖的梭子蟹的规格、体重及数量,挑选肢体完整、健壮活泼、肥满度好的梭子蟹进行越冬育肥,每亩放养越冬蟹660~1000只。  相似文献   

15.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16.
周元军 《内陆水产》2001,26(12):15-15
鱼类进入冬眠期,多潜伏在深水草丛中,很少活动,不吃食,只靠消耗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来维持生命,到来年春季出池时体重要减轻10%~20%。这期间,若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种死亡。因此,保证鱼种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越冬前的准备1.1加强秋季饲养,促进鱼种健壮为使鱼种长得又肥又壮,提高越冬成活率,进入秋季后,就要增加鱼种能量饲料的比重或添加低值的植物油(加入量为3%~5%),使饵料的脂肪量达到10%以上为宜。一般尽可能晚停食,只要水温适宜(8℃以上),鱼类还…  相似文献   

17.
崔贵君  曹岩 《水利渔业》1994,(2):43-44,29
在大绥河水库越冬鲤鱼种14箱,计21336kg,与池塘越冬3.06ha,鱼种28861kg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网箱越冬鱼种成活率81.09%,鱼池鱼种成活率27.09%,网箱越冬费用仅为池塘越冬费用的22%,表明前者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降低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冬季寒冷的北方,渔业生产者常常遇到鱼种越冬难、死鱼现象严重等诸多难题。笔者在多年的渔业生产活动中,根据养殖经验,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北方越冬期鱼种死亡主要是水体严重缺氧,鱼种规格小、体质差,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低,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如何将鱼种安全的越冬,本人认为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清塘消毒鱼种越冬的准备工作应在每年10月份前后进行,越冬池大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尽量选取排灌方便,面积10亩以上,水源好、保水性强,水深保持2m左右的池塘。准备放养越冬鱼种的池塘,在鱼种投放前应先清  相似文献   

19.
平均尾重93g的当年假睛东方Tun鱼种,在室内以1m^3水体16尾、17尾、18尾、20发愤的密度进行越冬,在第天换水1/2、每隔2h充气30min、水温保持12~13℃的情况下,饵料为冷冻鲜杂鱼,经过172天越冬期,增重率为26%,平均成活率为91.1%。  相似文献   

20.
牛红华  崔志锋 《齐鲁渔业》2002,19(11):23-23
利用水库网箱进行鱼种越冬,具有放养密度大、成活率高、生长期长、成本低、缓解池塘越冬压力等优点,是北方地区鱼种越冬的良好途径。 一、越冬地点 越冬地点应选择水深6m以上,水质清新,背风,向阳,底质平坦,水位稳定,无工业污染和有机废水流入的水域。 二.网箱结构与要求 箱体规格为5 m × 5 m × 2.5 m,网目 2.3~3.0 cm,由3×2聚乙烯网线编织,双层网套装使用。采用毛竹作框架,规格为5.1m×5.1m。网箱使用前,认真检查有无破洞,防止发生跑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