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胡立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9):2862-2865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该院DLBCL患者71例作为DLBCL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比较不同DLBCL分期、化疗前后和不同化疗效果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DLBCL分期、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DLBCL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Ⅳ期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Ⅰ、Ⅱ、Ⅲ期,CD8+水平明显高于Ⅰ、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患者化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CD8+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的DLBCL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无效患者,CD8+水平明显低于化疗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4+/CD8+水平与DLBCL分期呈负相关(P<0.05),CD8+水平与DLBCL分期呈正相关(P<0.05);CD3+、CD4+、CD4+/CD8+水平与化疗效果呈正相关(P<0.05),CD8+水平与化疗效果呈负相关(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DLBCL患者中异常表达,和疾病分期、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河北中医学院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及比率的变化,以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疾病的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95例HFRS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及比率。结果在HFRS各病期之间,CD3+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绝对值从轻型到危重型呈进行性下降,而CD8+T细胞绝对值升高;HFRS患者在发热期CD4+T细胞比率已显著下降,CD8+T细胞比率显著升高,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并倒置,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低血压期和少尿期达极值。结论 HFRS患者各病期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严重失衡,动态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疾病的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02例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h淋巴细胞、CD4+/CD8+(Th/T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s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NB-UVB治疗前后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降低,CD8+显著升高,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UVB治疗后CD4+及CD4+/CD8+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I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 NB-UVB治疗银屑病的部分原理是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促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8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受抑制情况,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监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分析Treg细胞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P均0.01),且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P0.01),而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是否合并CA125升高均无关(P0.05),而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存在腹水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可用于评估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链抗原125(CA125)和 T 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卵巢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健康女性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180位女性进行 HE4、CA125水平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女性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 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CD4亚群减少,CD8亚群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 HE4、CA125和 T 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4%,特异性为98.7%。Ⅰ~Ⅱ期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阳性率低于Ⅲ~Ⅳ期患者,Ⅰ~Ⅱ期患者 CD4/CD8比值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HE4、CA125和 T 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28例乳腺肿瘤患者(包括恶性乳腺肿瘤88例,良性乳腺肿瘤40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恶性肿瘤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h淋巴细胞、CD4+/CD8+(Th/T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s)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年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昆明地区1 180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结果。结果昆明市不同城区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CD3~+/淋巴细胞(68.6±8.0)%、CD3~+CD4~+/淋巴细胞(36.6±6.8)%均高于男性CD3~+/淋巴细胞(65.4±9.6)%、CD3~+CD4~+/淋巴细胞(3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年龄组间除CD3~+CD4~+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6项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青年组CD3~+、CD3~+CD8~+、CD3~+/淋巴细胞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的变化与CD3~+、CD3~+CD4~+、CD3~+CD8~+、CD3~+/淋巴细胞、CD3~+CD4~+/淋巴细胞、CD3~+CD8~+/淋巴细胞、CD4~+/CD8~+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0.173、0.206、0.154、0.219、0.02、0.077、0.234,P=0.000)。按性别或年龄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参考区间。结论建立了昆明地区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为今后云南省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结节病患者51例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身体健康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肺结节病患者作为治疗组,身体健康者作为正常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肺结节病患者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治疗组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治疗前后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肺结节病的早期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为治疗提供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复发性阿佛他溃疡(RAU)和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变化,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05例RAU患者、70例OLP患者和65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NK细胞、B细胞),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U组总T细胞和CD8+T细胞显著增加(P0.05、P0.01),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B细胞均显著减少(P0.01、P0.001、P0.05);而OL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5);RAU组的总T细胞和CD8+T细胞显著高于OLP组(P0.01、P0.001)),而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均显著低于OLP组(P0.01、P0.001、P0.05)。结论 RAU和OLP患者多出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异常,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但二者的免疫状态存在差异,因此针对性的免疫干预将成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带状疱疹100例作为带状疱疹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比较带状疱疹组和健康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不同病情程度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以及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程度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带状疱疹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水平低于健康组,CD8+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带状疱疹患者随着病情程度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水平逐渐降低,CD8+水平逐渐升高,不同病情程度带状疱疹患者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低于轻、中度带状疱疹患者,CD8+水平高于轻、中度带状疱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度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低于轻度带状疱疹患者,CD8+水平高于轻度带状疱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带状疱疹患者病情程度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与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与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水平低于健康人群,CD8+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与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双阴性T淋巴细胞(double-negative Tcell,DN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FC500流式细胞仪检测受检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DN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患者DN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改变,提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50例健康者及30例AML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初诊AML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健康组,CD8+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ML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与初诊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AML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L-2)、干扰素(IFN-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IL-4、IL-10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ML组患者外周血IL-2、IFN-γ均显著升高,IL-4、IL-10显著降低,与初诊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对AML患者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以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为免疫治疗方案,可能为AML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CD4~+/CD8~+)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15例老年肿瘤患者(其中消化道肿瘤55例,肺癌44例,其他肿瘤16例)为研究组,48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老年肿瘤患者组外周血CD3~+、CD4~+与CD4~+/CD8~+显著低于老年健康对照组(P 0. 05); CD8~+比老年健康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肿瘤组之间比较,CD3~+、CD4~+、CD8~+与CD4~+/CD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价及评估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再选择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0.05),而CD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失调,且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监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变化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肿瘤大小的关系,为原发性肝癌发病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消化科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HCC组,选择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比较不同HBV-DNA载量、HBeAg表达及不同肿瘤大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 HCC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DNA表达水平者、不同HBeAg表达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肝癌组CD4~+/CD8~+低于小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癌50例(口腔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水平,分析口腔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NK细胞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口腔癌组CD3~+及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8~+T淋巴细胞降低不明显(P0.05)。与Ⅲ~Ⅳ期口腔癌患者比较,Ⅰ~Ⅱ期患者的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0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4~+/CD8~+降低不明显(P0.05)。与无复发患者比较,术后复发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结论口腔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且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建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比参考范围。方法 67例健康对照组、169例肾移植患者于肾移植手术后1周清晨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同时按年龄段划分为3组进行统计:≤30岁(青年组)、31~49岁(中年组)、≥50岁(老年组)。结果 (1)建立了肾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的参考范围:CD3+56.80%~64.54%;CD4+30.82%~36.43%;CD8+23.45%~27.32%;CD3+CD4+/CD3+CD8+1.35~1.68;NK 6.04%~8.35%。(2)肾移植术后不同性别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肾移植术后不同年龄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肾移植术后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3+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肾移植术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参考范围,同时发现肾移植术后随年龄增长CD8+细胞百分比降低,而CD3+CD4+/CD3+CD8+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