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分析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并给予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因素的护理措施,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留置尿管期间以及拔管后进行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明显的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 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尿路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避免发生尿路感染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两种导尿方法(留置导尿与无菌间歇性导尿)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留置导尿及无菌间歇性导尿56例的临床资料,按尿管留置时间、无菌间歇性导尿的时间进行分组,对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前期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采用留置导尿,但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制定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观察采样培养,找出其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操作动作轻柔、保持尿道口的相对无菌、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等。结果:尿路感染机会减少。结论:只要严格遵守无菌导尿术及做好保留尿管期间的护理,尿路感染的机率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范秀丽 《吉林医学》2014,(3):627-628
目的:探讨女患者保留导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8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在尿管的选择、插管的方法、尿管的护理、拔管的方法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及调整。结果:108例患者仅1例出现尿路感染,无患者复插尿管。结论:女患者留置尿管护理方法的改进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留置尿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留置尿管时间,减轻留置尿管患者病情,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内科病房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状况及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主动监测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内科病房所有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35例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5例,感染率为4.48%,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5/千导管日。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了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状况,为有效控制尿路感染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汪敏  邓洁  吴玉玲 《广东医学》2003,24(6):674-675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途径和对策。方法 对 10 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尿路感染情况 ,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 ,当尿培养细菌数 >10 5/ml时定为尿路感染。结果 随插管时间的延长 ,每天更换尿袋 ,及膀胱冲洗 ,尿培养细菌阳性率逐日增加。结论 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每周更换尿管 ,生理性膀胱冲洗会大大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16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对照组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插尿管和留置尿管护理。比较两组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第1周和第2周尿路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留置尿管第3周和第4周,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04%、23.15%,对照组分别为25.93%、45.37%,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干预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同小利  徐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90-3390
<正>留置尿管是对临床科室重危患者进行诊治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临床科室多采用硅胶气囊导尿管,如留置尿管放置不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尿路感染等异常情况。所以,预防尿路感染及护理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1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因素1.1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在导尿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尿路感染。1.2细菌进入尿道内在插入尿管时,尿道口外的细菌在尿管壁上随尿管进入尿道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温开水与0.05%碘伏清洁与消毒留置尿管尿道口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67例神经外科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4例温开水清洁尿道口,B组183例0.05%碘伏消毒尿道口,比较两组在留置尿管3、7、14d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温开水为留置尿管进行尿道口护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灵复方洗液与碘伏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云南云铜思瑞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消灵复方洗液,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与应用碘伏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消灵复方洗液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消灵复方洗液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有效地降低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后尿管拔除法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对降低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科收治的患者中留置尿管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在无菌条件下实施拔管,对照组随机拔管,比较两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菌条件下拔管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任兴珍  刁玲玲 《中外医疗》2012,31(6):152-15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漏尿原因。方法通过对神经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漏尿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规范的留置尿管方法、预防尿管堵塞、预防尿路感染、预防小膀胱等综合措施有效的解决了漏尿问题。结论神经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主要原因有导尿管气囊注水量不当、导尿管堵塞膀胱炎症、膀胱炎症、小膀胱等。  相似文献   

14.
黄彦英 《吉林医学》2013,34(12):2376
目的:观察集尿袋终端护理干预对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并留置尿管的18~80岁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其集尿袋终端放尿全部由护士采用无菌操作来完成,通过查阅病历将另一时期手术并留置尿管的18~80岁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其集尿袋终端放尿由护士或护工或家属完成。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集尿袋终端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有明显的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患者留置气囊尿管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我科59例患者留置尿管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患者首次留置尿管成功率100%,无严重出血、尿道狭窄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正确地选择尿管、恰当的操作手法以及术后重视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患者留置气囊尿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通过缩短留置尿管时间,观察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及术后舒适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减少留置尿管时间,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率,增加了产妇舒适度。尿路感染发生率实验组为1.67%,对照组为25.00%。结论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率,增加了产妇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防止患者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方法 将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8例留置尿管患者进行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结果未发生一例尿路感染.结论 患者行留置尿管应加强尿路感染的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留置尿管患者三种护理方法对预防尿路感染的观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0041)李伟向代群本文对60例留置尿管病人分别进行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对象:均为无菌技术留置尿管,采用的是闭式引流,24小时尿培养细菌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感染相关性因素。方法综合专家意见以及参考国内外文献,设计《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情况调查问卷》。随机选择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104例。观察留置尿管后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以及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更换尿管的间隔时间以及留置尿管的时间越长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由于抗生素使用引起菌群失调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结论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由于抗生素使用引起菌群失调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因此应当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尤其应当避免为了预防尿路感染,而提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将30例需留置尿管的患者,均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操作规程(SOP)进行插尿管、护理[1]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与SOP执行前随机抽出30例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留置导尿与病人的年龄,病种,时间长短均有关系,比较2组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3.33%,对照组感染率为16.67%,对照组比观察组感染率下降了3.34%.病原菌的检出以大肠埃希菌为首,占75%.结论运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SOP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