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越NAT的P2P应用UDP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于Interne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NAT之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够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越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NAT基本原理和NAT对P2P应用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客户端位于同一个NAT的后面、客户端位于不同的NAT的后面和客户瑞位于多级NAT的后面这三种情况下.P2P软件跨越NAT的UDP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中存在的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使得Peer-to-Peer(P2P)通信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穿透NAT已经成为P2P应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穿透NAT的技术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指出了影响NAT穿透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采用简单却健壮性很好的UDP打洞技术穿透NAT的实例,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中利用JXTA穿越NAT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琳  吴力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9):3619-3621,3643
P2P是当今网络技术的研究热点,如何在对等节点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也成为影响P2P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但由于NAT设备的大量存在,使得因特网中的对等节点很难与NAT后的对等节点建立有效的连接.在分析了NAT的基本原理、阻碍对等节点之间通信的原因以及已有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JXTA的端点和管道技术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一个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4.
王晨阳 《福建电脑》2009,25(10):50-51
本文分析了NAT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对P2P网络应用的影响,提出通过在Internet上部署一台注册服务器,利用UDP穿越NAT实现P2P网络中双向对等通讯的解决方案;同时,提出通过NAT之后的主机定时向服务器发送保持映射的UDP消息,解决了NAT中动态地址映射保持问题。  相似文献   

5.
罗勇 《福建电脑》2008,24(6):79-80
当前IPv6尚末全面实施,Internet依然采用32位的IPv4地址。由于IPv4提供的公网IP地址已接近枯竭,导致NAT技术在Internet上广泛应用,而NAT技术的应用给P2P通信带来了障碍。本文试图理清这些问题,并且着重讨论P2P网络中基于UDP穿透NAT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于坤  陈晓兵 《软件》2013,(9):115-117
针对NAT环境下P2P网络通信存在的问题,系统化的进行NAT穿透机制的研究,提出一种完整的NAT穿透的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在运输层与应用层之间增加新的适配层,实现多种P2P应用系统对底层网络的统一访问接口,并设计了多种新的机制来增强NAT环境下P2P网络的鲁棒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NAT的存在使得P2P通信存在极大的障碍.因此穿透NAT已经成为P2P应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介绍一种使用UPnP技术穿越NAT的技术,该方法主要是利用UPnP中自动端口映射技术来构建一种静态传输映射来实现.并给出采用简单、稳定而且易于实现的UPnP中自动端口映射技术穿透NAT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P2P和NAT在现今的网络中都大面积使用,但基于P2P的TCP连接不能直接穿透NAT,需要借助第三方服务器协助才能完成三次握手的过程.本文详细描述TCP穿透NAT的全流程,并简单分析此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决内外网P2P通信的NAT穿透问题已成为通信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针对UDP打洞技术的应用局限性,分析和研究了一种新的TCP穿透NAT的P2P通信方法,并通过具体实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不仅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而且也使内网主机避免了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但对于P2P应用来说,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所以说如何穿透NAT成为了P2P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通过对当前NAT穿透技术的研究,发现依靠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 NAT)来实现对Symmetric NAT穿透往往存在服务器负担重、延时、丢包的问题,于是给出一种基于端口预测的NAT穿透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依靠TURN来实现对Symmetric NAT穿透所带来的难题,大大满足了对网络安全要求高而使用对称型NAT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Internet网络用户的迅速增加,IPv4地址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也给P2P通信带来了困难.目前,UDP穿透已经得到较好地解决,TCP穿透NAT虽然有一些解决方案,但都不完善.文章提出一种由应用程序来协助完成TCP穿透NAT的方案,减轻了对第三方服务器的依赖,提高了建立连接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余以胜 《微型电脑应用》2012,28(1):28-30,68
P2P网络基于互联网,在网络电话、在线游戏、多媒体通信、即时消息、文件和工作空间共享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这促进了健壮、可靠的网络地址转换(NAT)穿越技术的需求。讨论当前P2P网络中NAT穿越技术及面临的挑战;对检测NAT进行分类并讨论UDP和TCP穿越技术;分析中继、反向连接和打洞等方法;最后简单介绍测试平台的开发,用来评估NAT穿越技术,并且在P2P网构建时给出适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P2P网络UDP下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P2P充分利用了网络带宽,大大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NAT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共IP地址不足的问题,却对P2P的深入应用造成障碍,基于P2P的NAT穿越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议题。该方案根据混合式P2P网络中特殊结构的特点,借鉴skype的成功经验,改进超级节点UDP下NAT穿越的设计,利用超级节记录用户信息帮助P2P应用实现非对称NAT的穿越,利用超级节点中继来解决P2P下对称NAT的穿越,最终实现P2P的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14.
基于UDP协议穿透NAT设备的对等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对等网络系统中处于局域网内节点很难与局域网外节点建立连接与通信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UDP协议穿透NAT设备的模型,并基于设计的模型进行了节点穿越常用NAT设备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常用NAT设备参数配置若符合一定的规范,对等网络中节点基于UDP协议采用打洞技术就容易实现对NATs设备的穿透.  相似文献   

15.
基于UDP打洞的NAT穿越技术一般需要架设专用中央服务器Ⅲ,该方法在扩展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性能上都存在局限性.通过对天网Maze[2]P2P节点的网络属性分析,动态选举合适节点替代专用服务器来完成节点在不同内网之间的穿透,形成一种可扩展网络[3].从而提出了在纯P2P模式解决NAT穿越的构架,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和失效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探测对Symmetric NAT与端口受限NAT的穿透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P2P架构的网络音视频应用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NAT穿透的问题。IETF为此开发了STUN标准,但是STUN协议中提出的方案无法穿透Symmetric NAT。通过分析对称NAT原理以及一些实际网络中的NAT布署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探测的穿透方案。经过多种网络环境的测试,达到了预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朱文杰  吕锋 《微计算机应用》2007,28(12):1260-1263
介绍了基于Internet的P2P技术和NAT的基本原理,分析了NAT对P2P的影响。讨论了在现有通信协议上实现点对点应用传输所必须解决的,端到端定位,局域网IP地址解析等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利用UDP Sockets技术实现P2P网络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中广泛存在的NAT设备对P2P(Peer-to-Peer)通信的影响。阐述了包括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代理(Proxy)技术及UDP打洞(UDP Hole Punching)技术在内的多种NAT穿越技术,并在深入研究STUN协议及分析对比多种穿越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NAT穿越方案,使得NAT后的主机基本实现了在各种类型NAT下的成功穿越。  相似文献   

19.
在P2P应用中,由于建立TCP连接需要经过复杂的三次握手,受各种因素影响,TCP穿透NAT的成功率常难保证,使得目前大部份P2P应用均采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这要求网络防火墙必须允许UDP数据包通过,与目前大部份网络安全配置相冲突.文中分析了TCP穿透NAT的技术原理,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辅助服务器与欺骗报文相结合、自动区分网内与网外连接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实际P2P应用中TCP穿透NAT、建立连接的成功率,同时结合ACE框架,实现了采用该技术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代码,为大批量数据传输的P2P应用如何使用TCP协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P2P可部署性的国内网络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缺少公开可得的宽带用户的网络接入状况大规模统计数据的问题,实现一次针对国内居民网络接入状况的大规模普查,收集超过1 700份有效数据,通过分析,得到在P2P网络中有95.7%的概率可以在Peer之间建立可靠连接的结论,并为国内部署P2P应用提供建议,包括重视NAT路由器穿透问题以及部署带宽补充服务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