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探讨镍镀层钕铁硼磁环在胃肠道吻合中的抗腐蚀性能,以期为钕铁硼磁体完成胃肠道磁吻合时的表面改性需求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动物模型,利用磁压榨技术实施兔胃肠侧侧吻合,术后3、6、9、12、15 d获取吻合口标本及磁环。肉眼大体观察磁环表面腐蚀情况、称重法测量吻合前后磁环的质量变化、高斯计测量磁环磁感应强度变化情况。结果:随着体内留置时间的延长,镍镀层磁环表面腐蚀严重程度逐渐增加。母磁环在3、6、9、12、15 d的质量丢失率分别为0.59%、1.58%、2.86%、5.34%、10.09%;子磁环在3、6、9 d的质量丢失率分别为0.88%、6.83%、13.03%,子磁环在12、15 d时崩解严重,不能维持原本形状。子、母磁环磁感应强度随腐蚀程度的加重呈下降趋势。结论:镍镀层磁环抗胃液、肠液腐蚀能力较差,在短时间内可满足胃肠吻合需要,留置时间过长可出现磁环崩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磁芯”设计实现用于大鼠小肠吻合的磁吻合装置的吻合力控制,并探究不同吻合力对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将N54钕-铁-硼材料冲压成直径1、2、3、4、5、6 mm,厚1 mm的6种扁圆柱形磁体(依次记为组1、组2、组3、组4、组5、组6),在扁圆柱形磁体外包裹环形光敏树脂外壳(组6除外),制作吻合力不同(组1、组2、组3、组4、组5、组6分别为0.09、0.31、0.79、1.90、2.94、4.32 N)但结构和尺寸一致的6组磁吻合装置。在大鼠小肠吻合中应用上述吻合装置,观察不同吻合力下吻合口的粘连情况、爆破压、组织结构和动物生存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组1磁力过小,难以维持磁体稳定配对,未进行动物试验;组2子、母磁体发生解离,吻合失败;组3、组4、组5、组6试验动物分别死亡1、0、5、6只。组3、组4吻合口愈合良好、粘连少、机械强度高,组5、组6吻合口愈合差、粘连严重、机械强度较差。结论:大鼠小肠吻合最适吻合力为0.79~1.90 N。通过“磁芯”设计可将吻合力控制在最适范围,同时不改变磁吻合装置的结构与尺寸,最终实现安全、有效的小肠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吻合器和吻合环的合理使用,改进胃切除术后胃肠吻合方法。方法 全胃或胃部分切除后,用吻合器或/和吻合环完成消化道重建,包括食管空肠吻合、食管胃吻合、胃十二指肠吻合、胃空肠吻合和空肠端侧吻合等。结果 本组用吻合器或/和吻合环完成消化道重建182例,均为一次获得成功。无吻合口漏、出血及感染。术后3∽12个月随访复查胃镜或钡餐,仅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余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与传统手工吻合相比,吻合嚣和吻合环有方便、怏捷、可 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探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并有利于防止吻合口瘘或狭窄等。作者认为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尽量使用一次性吻合器和吻合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基于磁压榨技术的气管食管瘘闭合修补的磁性装置,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可行性。方法:装置由压榨磁体和夹持钳组成,压榨磁体为采用钕铁硼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不同截面的条形磁体,表面以镍铜镍-氮化钛复合镀层;夹持钳的钳口被设计为与压榨磁体相配套的不同结构,钳口借助钳臂的平行联动结构传递磁体。结果:在2只犬动物模型上使用该装置实施磁压榨气管食管瘘闭合修补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基于磁压榨技术的气管食管瘘闭合修补装置可用于气管食管瘘闭合修补,初步实验验证安全可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吻合器和吻合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应用经验。方法 全胃切除后用Roux -en -Y方式重建消化道 ,其中食管空肠吻合由吻合器完成 ,而空肠之端侧吻合则由手工缝合或用可降解吻合环完成。结果 本组 5 6例食管空肠对端吻合及空肠端侧吻合均获一次性成功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等。手术时间 1h30min~ 5h 10min ,平均 2h 4 0min ;其中 ,加用吻合环完成空肠端侧吻合者平均手术时间仅为 2h 10min。术后 6~12个月随诊检查胃镜或钡餐 ,5 4例吻合口愈合良好 ,仅 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 ,并通过气囊扩张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 ,与传统手工吻合相比 ,吻合器和吻合环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 ,有利于防止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我们认为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允许 ,尽量采用一次性吻合器和吻合环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人路近端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吻合的抗返流效果。方法:采用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Heinecke氏法)+距屈氏韧带约20~25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Braun’s)全层间断缝合吻合。结果:对37例实验组患者实行该术式操作,均获得满意恢复,抗返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有效减少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结论:近端胃切除术后,行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距屈氏韧带约20~25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Braun’s)全层间断缝合吻合抗返流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吻合口瘘的治疗护理。方法该次选取腹部手术吻合口瘘患者40例,均为该院普外科治疗,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20)与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组,n=2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8例,二次手术实施横结肠襻式造瘘2例,对照组愈合16例,实施横结肠襻式造瘘4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物质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观察组在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腹部手术吻合口瘘的治疗护理,可促进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防和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宽边连续吻合。结果468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胃吻合用可吸收线单层(全层)宽边连续吻合,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手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防治术后吻合口瘘已成为胸外科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与吻合口瘘有关的问题讨论如下: 吻合口瘘是指食管胃或食管结肠(或小肠)吻合线上某处愈合欠佳造成消化道内容物外溢。除吻合线上发生瘘口外,有时是吻合口全脱掉;或一段食管坏死;有时是胃壁局限性坏死;有时是胃或食管被缝线切割所致;它们的临床症状一样,鉴别困难,所以统称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10月72例食管癌手术后颈部吻合口患者,2011-2013年38例颈部吻合口瘘均采用常规换药,自然愈合,愈合时间14~56天,平均时间22天。2014-2016年34例颈部吻合口瘘采取早期普理灵线缝合瘘口+颈部留置负压管引流,愈合时间9~30天,平均愈合时间15.88天。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种处理方式术后吻合口瘘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愈合时间14~56天,平均时间22.76天;实验组:愈合时间9~30天,平均愈合时间15.88天。两种不同颈部吻合口瘘处理方式在愈合时间上进行比较,t=5.378,P=0.002﹤0.05,两组在颈部吻合口愈合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早期普理灵缝合加颈部负压引流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GH)及生物蛋白胶对腹腔感染大鼠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腹腔感染后行肠切除,肠吻合口缝合8针;肠内营养(EN)组:肠吻合口缝合4针后涂抹生物蛋白胶,术后48 h开始应用EN至术后14天;EN/GH组:肠切除肠吻合、生物蛋白胶和EN的应用同EN组,术后应用GH 3.0 U/(kg·d).观察吻合口破裂压力、吻合口抗张力强度、吻合口羟脯氨酸浓度和组织学.结果:EN/GH组吻合口破裂压力、抗张力强度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EN组,组织学结果表明,EN/GH组组织愈合较好.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GH及生物蛋白胶,可促进腹腔感染后肠吻合口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联式经肛外手工吻合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门部二联式手工吻合法完成结-直肠/肛管吻合.结果 12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85~310(218±10)min.术中出血160~450(232±8)ml,住院时间9~14(11±3)d.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36(18±2)个月,术后无局部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门部二联式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s of manual anastomosis with two operations out of anus in laparoscopic anal sphincter preserving resection of ultra low rectal cancer. Methods Radical excision of ultra low rectal cancer was performed with ultrasonic scalpel in 12 patien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and ultra low coloreclal/anal 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 applying manual anastomosis with two operations out of anus. Results All the operations were finished successfully, without conversions to open for surgery. One case had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there were no bleeding and infection of abdominal cavity, anastomotic stenosi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The operating time was 185-310 (218 ±10) min, the blood loss was 160-450 (232 ±8) ml,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9-14 (11 ±3) d.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6-36(18 ± 2) months, local recurrence was not found but 1 case had liver metastasis.Conclusions The manual anastomosis with two operations out of anus in laparoscopic anal sphincter preserving resection of ultra low rectal cancer is safe,economical,effective,minimally invasive, and has the benefits of less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shorter hospital stay. It should be widely u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预防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连续86例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手术病死率为2.3%(2/86).存活8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5个月,平均(44±3)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2004年12月及以前,有4例(4.8%,4/84)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扩张治愈;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可减少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预防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连续86例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手术病死率为2.3%(2/86)。存活8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5个月,平均(44±3)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2004年12月及以前,有4例(4.8%,4/84)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扩张治愈;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可减少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肠结核因伴有外科并发症时,需经手术治疗后合并肠外瘘救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在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出现了急性穿孔、完全性肠梗阻、腹部包块未能排除恶性肿瘤的6例肠结核患者,手术切除主要病变肠段I期吻合术后合并肠外瘘诊治过程。结果本组中5例患者4周~6个月瘘口自然闭合。1例患者因肠外瘘合并感染1周内死亡。结论肠结核应以内科治疗为主,因伴有外科并发症而手术治疗后合并肠外瘘时,亦主张保守治疗。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正确的手术操作,及时有效引流,抗感染同时抗结核化疗,维持内环境平衡和营养支持治疗是保守治疗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216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手术患者中共发生吻合口漏12例,发生率为5.6%。28例手术后行直肠内引流,均一期愈合。结论行肠腔内引流以降低肠腔内压是减少吻合口漏的一种方法。吻合口漏的处理是通畅引流,促进漏口自行愈合,手术是最后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 54-135 μmol/L,BUN 3.2~9.4 mmol/L.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吻合术中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对80例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采取Ⅰ期吻合术中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肠瘘、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正确掌握结肠癌急性梗阻的手术时机、灌洗方法,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anterograde tubular ileal fistula in Ⅰ stage anastomosis of colon cancer with acute obstruction. Method Eighty patients of colon cancer with acute obstruction who treated with anterograde tubular ileal fistula in Ⅰ stage anastomosis were analyzed restropectively. Result Clinical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80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no one did occur anastomotic leakage, abdominal abscess,and other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If correctly graspe the timing of operation for colon cancer with acute obstruction,irrigation methods,goo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select the anterograde tubular ileal fistula, Ⅰ 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is safe and feasible.  相似文献   

19.
齐拥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94-195,197
[目的]对比分析食道癌术中人工吻合术和器械吻合术吻合食管胃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间于胸外科手术治疗的236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126例采用吻合器机械吻合食管与胃(机械吻合组),110例采用人工缝合术吻合食管和胃(人工吻合组)。[结果]机械吻合组食管胃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为(12.6±2.9)min、(135.8±22.1)min、6.3%(8/126)、(8.7±1.4)d,均明显低于人工吻合组的(29.3±7.1)min、(201.7±14.8)min、12.7%(14/110)及(11.6±3.1)d,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的住院费用为(13 599.7±975.6)元,显著高于人工吻合组(P﹤0.05);但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术中使用吻合器吻合食管胃具有操作简便、术后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术后与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