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1984~1985年,我院采用东莨菪碱抢救重症乙脑伴呼吸衰竭14例,收到良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7个月~6岁,5岁以下13例。发病时间:每年6月6日~8月6日,有12例有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3天4例,4天6例,5天2例,6、8天各1例。临床表现:14例均有发热、嗜睡、呕吐抽搐、昏迷,布、克氏征(+),脑脊液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性,指导饮食干预.方法 分别抽取肥胖儿童41例和健康儿童40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酶法测定血脂,比色法测定肝功能,B超检测脂肪肝,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确定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肥胖儿童SFA、C16:0、C16:1、C18:0、C18:3 n-6、C18:3 n-3、C20:0、C20:2n-6、C20:3n-6、C22:1、C16:1/C16:0、C20:3n-6/C18:2n-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UFA、n-6PUFA、PUFA/SFA、C14:0、C18:1 n-7、C18:2 n-6、C20:1、C20:4n-6、C20:4n-6/C20:3n-6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肥胖儿童C14:1、C20:0与TG呈负相关,C14:1、C18:1n-7与TC呈负相关,C20:3n-6、C22:4n-6、C22:5n-6、C24:0与TC呈正相关;C14:1与ALT、AST呈负相关,C20:3n-6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C、BMI、ALT、AST、SFA、C16:0与脂肪肝呈正相关;PUFA与脂肪肝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血清磷脂脂肪酸组成与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密切相关.应重视儿童膳食脂肪酸摄人种类,增加膳食中PUFA尤其是n-3PUFA的摄人,减少SFA摄入,预防儿童肥胖及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Ola鼠是一种基因变异鼠,其周围神经轴突损伤后华勒氏变性速度比正常的6J鼠缓慢,增加损伤因素可能有助于了解Ola鼠的特性。目的:观察丙烯酰胺对捻挫损伤后C57BL/Ola(Ola)鼠和C57BL/6J(6J)鼠坐骨神经有髓纤维变性和再生的不同病理过程。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1996-01/06在日本产业医科大学神经内科进行。选择成年Ola鼠和6J鼠各12只,Ola鼠和6J鼠各6只为实验组,其余各6只为对照组。方法:全部动物麻醉状态下暴露坐骨神经上段,用止血钳捻挫神经近端10s后缝合。实验组动物注射总剂量为350mg的丙烯酰胺,对照组动物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坐骨神经捻挫损伤后14d,全部动物再次麻醉,取捻挫部位远端坐骨神经制备切片,测量并计算神经横截面积,有髓纤维密度和有髓纤维大小频率分布和每根神经的有髓纤维数目。主要观察指标:两组中01a鼠和6J鼠坐骨神经的有髓纤维密度、有髓纤维数目、有髓纤维最大直径、有髓纤维平均直径。结果:参加实验Ola鼠和6J鼠各1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Ola鼠没有发生华勒氏变性;而6J鼠可见有髓纤维变性和许多变性后新生小径有髓纤维。②实验组6J鼠坐骨神经总有髓纤维密度低于Ola鼠(P<0.05);总有髓纤维数目少于Ola鼠(P<0.01),以大径纤维数目减少明显(P<0.01);有髓纤维平均直径也明显小于01a鼠(P<0.01)。结论:Ola鼠捻挫伤后华勒氏变性速度极其缓慢,丙烯酰胺对这一特征没有影响;丙烯酰胺对6J鼠捻挫损伤后轴突的再生过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糖蛋白KL-6水平变化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病毒性肺炎患儿100例分为重症组34例和非重症组66例,检测2组病毒感染类型及血清KL-6水平,分析年龄、性别、病毒类型、病情程度与KL-6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急性期KL-6水平高于非重症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L-6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病毒类型有负相关趋势,与性别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程度与KL-6水平相关(P<0.05)。结论:血清KL-6可作为判断病毒性肺炎疾病严重性的检测指标,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10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和sIL-6R水平,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6、sIL-6R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分期越高血清IL-6、sIL-6R水平越高,而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清IL-6、sIL-6R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并糖尿病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并糖尿病临床较少见,我院近几年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最小54岁,最大68岁,平均62.5岁。病程3~20年,平均10.8年。5例先有甲减后出现糖尿病,间隔时间分别为2、3、8、11、12年。1例先有糖尿病,6年后出现甲减。 1.2 临床表现:6例均有典型的乏力、淡漠、浮肿、少言懒动等甲减症状。3例有典型的多饮、多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胸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依据6S管理理念制订管理细则,全员参与管理,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6S管理模式在胸外科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小儿毒鼠强中毒血清LDH、CK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儿童的血清LDH、CK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116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血清LDH、CK变化并与健康儿童 5 0例作对照。结果 :中毒组LDH和CK值分别为 2 6 6 77± 10 1 7u/L和 833 74± 46 5 2 1u/L ,与对照组 177 6± 6 7 42u/L和 6 5 34± 36 2 1u/L相比 ,有显著差异。结论 :LDH、CK活性增高与病情的轻重和转归有密切关系 ,测定LDH、CK可作为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典型病例分析  1名 75岁老者有头疼、呼吸短促及心前区闷胀病史 9年。患者做过冠状动脉内支架置放术。既往有高脂血症、贫血和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目前治疗包括 :每日口服 81 mg阿斯匹林及美托洛尔 50 mg,3次 /d,烟酸 1 0 0 0 mg睡前口服 ,其他药物有维生素 C、E等。体格检查 :心尖部闻及 3/6收缩期杂音 ,深呼气时杂音强度增加 ;ECG显示 :左心室肥厚 ,V5、V6 有高尖 R波 ,V1有高大 R波 ,化验室检查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 96× 1 0 9/L) ,贫血血象 :血红蛋白 1 2 2g/L ,红细胞压积 0 .35;血清检查 :血脂 5.35mmol/L,HDL 1 .1 6 mmol/L,…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周围癌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行门静脉周围癌联合门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的要点。方法:对6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对出血及抗凝药物、胰岛素等药物副作用的观察。结果:6例患者黄疸、水肿完全消退,肝功能正常,痊愈出院。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对确保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鲁索综合征相关性急性脑梗死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特鲁索综合征所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有恶性肿瘤病史,2例肺癌,2例胰腺癌,1例肝癌,1例乳腺癌。6例患者血液中D-聚体水平均有明显升高。6例双侧大脑半球和(或)小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深部白质出现不对称多灶性急性脑梗死。6例病灶形态多为斑点状、小片状,无大面积病灶。4例累及前、后循环,2例累及双侧前循环。3例累及幕上、幕下,3例累及幕上。结论:特鲁索综合征相关性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少见的脑梗死,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例,均行双心室起搏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A、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及心电图指标(QRS宽波、P-R间期)、6 min步行距离。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A、左房内径低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QRS宽波、P-R间期短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心电图QRS宽波、P-R间期时限,提高患者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糖蛋白KL-6水平变化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病毒性肺炎患儿100例分为重症组34例和非重症组66例,检测2组病毒感染类型及血清KL-6水平,分析年龄、性别、病毒类型、病情程度与KL-6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急性期KL-6水平高于非重症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L-6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病毒类型有负相关趋势,与性别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程度与KL-6水平相关(P<0.05).结论:血清KL-6可作为判断病毒性肺炎疾病严重性的检测指标,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介素-6水平对肿瘤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42例肿瘤无转移患者、48例肿瘤肝转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价。结果:肿瘤肝转移组白介素-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肿瘤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无转移组白介素-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介素-6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6,白介素-6的最优截断点约为12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80.6%。结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白介素-6可作为肿瘤肝转移诊断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VEGF、LeX和MMP - 2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DAKOEnvisionSystem方法 ,测定VEGF、LeX、MMP - 2在 6 2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VEGF、LeX和MMP - 2阳性率分别为 6 6 .1%、5 6 .5 %和 72 .6 % ,与癌旁黏膜比较有差异P <0 .0 5。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 ,VEGF和MMP - 2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两项指标分别试验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 70 .8% ,敏感性为 6 0 .5 % ;LeX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VEGF、MMP - 2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VEGF和MMP - 2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播散性淋病是人们所不熟悉的一种淋病 ,主要由淋球菌菌血症所引起。近三年诊治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2 5~ 3 5岁 5例 ,3 6~ 4 6岁 3例 ;初诊在泌尿外科就诊 3例 ,内科 2例 ,皮肤科 3例 ;8例患者均有不洁性交史。尿检 :6例患者尿中有少量红细胞和脓细胞。2 ) 临床表现 :本组 5例患者有尿道刺痒及轻度的尿频、尿痛 ,尿道口有稀薄透明分泌物。多关节疼痛、肿胀及腱鞘炎 ,以膝、肘关节及手足小关节为主 ,在腕、肘、踝关节的患者可见散在的出血性或化脓性丘疹。急性期患者有发烧 ,体温在 3 7.8…  相似文献   

17.
诺仕帕片剂解痉止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诺仕帕片剂治疗肾绞痛、胆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肾绞痛、胆绞痛患者 940例随机分为两组 ,应用诺仕帕片剂与抗胆碱能药 (6 5 4- 2 )口服比较 ,采用电话随访。评价指标 :(1)服药期间有无疼痛复发 ;(2 )疼痛复发时分别增加口服诺仕帕、6 5 4- 2一次 ,疼痛能否缓解或解除。结果 :诺仕帕组疼痛复发率为 2 2 77% ,6 5 4- 2组疼痛复发率为 6 4 2 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 ;疼痛开始时口服效果比较 ,诺仕帕组有效率 86 2 0 % ,6 5 4- 2组有效率 12 73 %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结论 :诺仕帕对肾绞痛、胆绞痛有明显的解痉止痛及预防疼痛复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Krüppel样因子6(Krüppel-like factor 6,KLF6)、p2l及c-Jun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分析HNSCC组织芯片中KLF6、p21及c-Jun的表达水平.结果:KLF6在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83.33%、64.29%、57.14%,3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p2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c-Jun在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33.33%、64.29%、92.86%,3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KLF6与c-Jun表达呈正相关(P<0.05);KLF6与p21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KLF6、p21和c-Jun与HN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在病理学诊断上联合检测3个指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心绞痛专科单元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 12 0例患者分为两组。专科单元护理组 6 0例 ,常规护理组 6 0例。结果 :专科单元护理组显效 2 6例 (4 3 3% ) ,改善 2 8例 (4 6 7% ) ,基本无效 6例 (10 % ) ,总有效率为 90 %。常规护理组显效 14例 (2 3 3% ) ,改善 2 7例 (4 5 % ) ,基本无效 19例 (31 7% ) ,总有效率为 6 8 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专科单元护理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动物模型,观察白介素-6(IL-6)在EAM模型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豚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对照组8只,模型组采用纯化兔骨骼肌肌球蛋白+弗氏完全佐剂(CFA)免疫注射,对照组给予CFA+PBS免疫注射,2组均每周免疫1次,连续6周,并同时给予2次百日咳菌液腹腔注射。观察2组临床表现、血清肌酶水平及肌肉病理,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6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豚鼠血清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免疫第6周末,2组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肌酶水平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r=0.853,P0.05)。模型组的肌束膜、肌内膜和坏死肌纤维处均有IL-6阳性表达,对照组肌肉标本几乎无IL-6表达。结论:EAM模型制备成功,IL-6在其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