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三杰是指戴安澜、孙立人和卫立煌这三位在滇缅抗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安徽籍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以英勇顽强的同古之战而名垂青史,缅北撤退展现出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孙立人将军以仁安羌战役赢得国际声誉,印度撤退展现出国际合作的互助精神;卫立煌将军以滇西反攻战立下赫赫战功,统筹指挥滇缅抗战展现出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安徽三杰是滇缅抗战爱国将领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青年救国会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团结全国各界青年共同抗战,由于华北根据地主要是农村地区,因此唐县青年救国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团结根据地农村青年参加抗战。青年救国会在河北广大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在唐县领导青年和儿童运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抗战的胜利以及唐县社会生活的改善,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普及抗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冬学运动。其中“庄户学”就是山东抗日根据地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创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年烽火岁月中,它曾经是山东抗战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提高根据地人民的素质,宣传抗战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期间,身居云南的张子斋以笔为枪,发表大量文章,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罪行进行猛烈抨击和揭露,强调抗战宣传,现在总结抗战文化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人在抗战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抗战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云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云南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间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中间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居于重要地位,起过特殊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间力量首先看到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呼吁全国合作,一致对外,促进了国共两党政策的转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全面抗战爆发后,中间力量积极参加抗战;宣传抗日思想,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方策;调解国共关系,维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局面;在经济上,抢救战区物资,开发和建设后方经济,为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介绍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全民族抗战前为促进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以后为维护国共两党团结御侮抗战到底,推进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所作的贡献。论述了我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是多党派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是国共关系的协调者,在中国抗日救亡的历史丰碑上谱写着它们光辉的爱国主义篇章。历史地、客观地评述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肯定它们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业绩就是尊重历史。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全国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对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的大统一、民族大团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安徽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匮乏,如何有效挖掘、利用校内外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利用安徽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家庭课程资源,利用学生丰富的自身资源,利用安徽新农村建设、安徽民间故事、民俗风情和各种节庆活动等方面资源来阐述安徽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导致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存在不利因素,为此促进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代安徽自然灾害极其频繁.在全部救灾主体中,政府居于最关键的地位,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近代官府对安徽灾荒的救治,既有兴修水利、农业推广、植树造林以及储粮备荒、兴办农村合作事业等防灾减灾的措施,也有赈济灾民、蠲免赋税等救灾赈济之举,些措施对保障灾民的生活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抗战在全国抗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被称为“全国抗战的模范区与华北抗战的中心根据地”,因而,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成为研究山西和华北抗战历史的重点。本文运用大量的最新的史料,从新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地论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委会),在山西和华北抗战中重要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首先,阐述并肯定了“战委会”是我党我军努力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集团在第二战区(主要在山西)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实现全面抗战路线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战委会”的性质和特点,论证了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它对于巩固、扩大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和领导战区民众,为实现人民战争所发挥的伟大作用,从而证明了它是抗战初期全国范围内的一个模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再次,论述了党在战委会中对待阎锡山策略方针的具体运用;最后,扼要总结了“战委会”具有深远意义的经验教训,指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建立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