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章华  谢志雄  康茂东  王俊  董仕节  彭志贤  刘静 《材料导报》2021,35(22):22115-22120
采用TlG焊对K4169高温合金薄片中铸造组织缺陷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前后的合金薄片进行疲劳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铸造缺陷对合金薄片疲劳性能的影响很大,含铸造缺陷的合金薄片疲劳寿命不到3万周次,而不含铸造缺陷的合金薄片疲劳寿命达7.1万周次.含铸造缺陷的样品经过TlG焊接修复后,疲劳寿命仍达6~9万周次,接近甚至超过了不含缺陷的试样疲劳寿命,这表明合适的焊接修复方法不会降低高温合金薄片的疲劳性能.铸件焊接修复后疲劳寿命高的原因是,焊缝中析出的较粗大相数量多、分布均匀,且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产生较多的二次裂纹引发了裂纹偏移和扩展路径增长.  相似文献   

2.
镁的密度为1.74 g/cm~3,是铝密度的2/3,具有铸造性好、比强度高的特点,可以在减轻结构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铸造镁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机械零件。尤其是在铸造镁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可进一步提升镁合金的室温强度和高温蠕变性能,以满足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进一步扩大镁合金的应用。镁合金在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铸造缺陷,为保障铸造镁合金构件的可靠性,针对铸造镁合金缺陷的焊接修复技术具有切实的工程意义。从铸造镁合金缺陷修复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镁合金独特的物理特性及焊接性,国内外学者针对铸造镁合金缺陷的焊接修复技术展开了研究。钨极氩弧焊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的特点,在铸造镁合金的焊接修复中应用最广,为保证焊接质量,需要从缓慢冷却、控制热输入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焊接工艺;冷金属过渡焊接可实现焊接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镁合金的焊缝质量;激光焊具有能量密度高度集中的特点,获得的焊接接头具有较小的热影响区,但需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以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搅拌摩擦焊可较好地完成铸造缺陷修复,但由于构件复杂结构的影响,在铸造镁合金焊接修复中的应用受限。另外,脉冲激光焊、电子束焊、钎焊、扩散焊及复合焊接方法均在镁合金的焊接中有所应用,但在铸造镁合金的焊接修复中尚未见实际应用。然而,由于铸造镁合金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焊接性,以及待修复构件的复杂结构,已进行的铸造镁合金缺陷焊接修复技术仍存在许多局限性,亦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为了有效解决铸造镁合金的实际修复工程问题,无论是该类铸造镁合金焊接修复技术,还是关于修复技术的系统化研究,都需要大量的探索性工作。本文简述了铸造镁合金的应用及其焊接性,重点介绍了钨极氩弧焊、冷金属过渡焊接、激光焊、搅拌摩擦焊在铸造镁合金焊接修复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铸造镁合金焊接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为实现焊接修复区组织与性能更加可控的智能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核工业领域,对一些焊接结构件,必须把焊接缺陷控制在工程设计要求的水平。无损检测技术能够较为方便地识别焊接缺陷。本文重点介绍了渗透检测技术、氦质谱真空检测技术、射线探测技术和残余应力测试等几种无损检测技术,并对无损检测技术在核结构材料焊接中的应用及展望提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单晶高温合金的性能优异,但是制造成本昂贵,因此其表面缺陷的焊接修复一直是单晶高温合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全面阐述了各类焊接修复(包括熔焊、钎焊和瞬时液相扩散焊)方法对修复区的组织和修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类焊接修复方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单晶高温合金表面缺陷焊接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卢正慧 《安装》1997,(1):16-16
阀门是工业设备安装中最常用的材料,大多数低压阀门的阀体材料由铸铁铸造而成。在阀门试压过程中,经常遇到阀体国有气孔、缩孔、砂眼、裂纹等铸造缺陷而产生泄漏,若要更换新的,可能一时无法解决,而且有些大阀门价格亦相当贵,如能及时用焊接方法修补,有利于安装任务的按时完成,而且也可节约资金。对于阀体的单条裂纹、小砂眼、小气孔等铸造缺陷的焊补较容易,而对于阀体的集中多道裂纹或直径在10mm以上,深度在5mm以上的气孔、砂眼等铸造缺陷的焊补,来用低碳钢镶块法进行焊补较合适。1991年、1992年,在新疆克拉玛依化工厂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电子产品焊接质量检测越来越复杂,新的检测技术不断出现,本文介绍的AXI检测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它能检测隐藏焊点的缺陷,能有效控制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7.
焊接无裂纹低碳贝氏体钢焊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国产焊接无裂纹低碳贝氏ADB610钢和WDB620钢,从力学性能的角度和焊接缺陷的角度,对其焊接性能进行研究。根据焊接性试验结果,对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钢在不同焊接方法下具有优良焊接性能。根据两种钢实际焊接结构焊接接头X射线底片上检测出的焊接缺陷,进行缺陷类型排列图的分析,表明两种钢在不同焊接方法下焊接接头缺陷类型绝大部分是气孔和夹渣,裂纹敏感性小,焊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主要综述了采用钨极氩弧焊、激光焊、钎焊与粉末冶金修复再制造等焊接方式进行高温合金精铸件的补焊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了采用不同补焊方法时焊接工艺对焊接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今后铸造高温合金精铸件的补焊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应用钨极氩弧焊的方法对ZAlSi7Mg合金壳体进行了焊接堆焊修复工艺研究,通过对堆焊修复层的金相组织分析、X探伤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证明堆焊修复层组织致密、无焊层剥离且基体焊接变形很小。该研究对修复ZAlSi7Mg合金零件在机械加工和铸造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铸造C12A高强耐热钢进行了组织与性能、可焊性、焊缝组织变化厦性能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淬火组织为板务马氏体+部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其硬度比较高,塑性和韧性不是很好;淬火+回火组织为保留马氏体形态的回火索氏体,其硬度不是很高,塑性和韧性比较好,具有盘好的综合性能;退火组织为铁素体,其硬度低,塑性和韧性高;焊接后的全相组织中,没有焊接裂纹等焊接缺陷存在,具有良好可焊性。对于淬火+回火后的铸造C12A耐热钢,经过焊接,基体组织和性能没有明显发生变化,过渡区的金相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奥氏体组织,其硬度有所降低;熔化区的金相组织为针状马氏体+奥氏体+板条马氏体,硬度很高;焊后经过回火处理的基体佥相组织与性能没有变化。过度区的金相组织为保留板条马氏体形态的回火索氏体组织,较基体组织要粗大,其硬度要比基体有所下降;熔化区的金相组织转变为保留板每马氏体的回火索氏体,但组织较为基体组织要细小,其性能表现为硬度要比基体的有所升高。铸造C12A焊接后再经回火处理,可使焊接后的组织差别消除;性能变化趋于平缓,有利于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宁春红 《安装》2021,(8):52-5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聚乙烯管道安装焊接方法及焊接缺陷,从超声波检测技术、焊接缺陷特征及现场应用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聚乙烯管道安装焊接质量检测技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娜  王学影  胡晓峰  郭斌  罗哉 《计量学报》2023,(10):1574-1581
针对IC引脚焊接缺陷因目标尺寸小、引脚密集导致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P-YOLOv2的IC引脚焊接缺陷检测算法。通过在骨干网络后引入SE注意力机制,区分特征图中不同通道的重要性,强化目标区域的关键特征,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使用k-means++聚类算法产生9个聚类中心,以降低因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择不当对检测结果所造成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IC引脚焊接短路、缺脚、翘脚、少锡缺陷检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7.9%, 96.1%, 96.7%, 95.8%;在阈值为0.5的情况下,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96.6%,与YOLOv3、PP-YOLOv2相比,分别提高了14.9%, 5.1%。改进算法对单幅图片的检测时间为0.151 s,满足IC质检的速度要求,为IC引脚焊接缺陷检测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焊接过程声信号的声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实时采集和检测缺陷的有效方法,对材料内部结构变化反映明显。概述了常规焊接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焊接过程声信号的分类和声信号采集系统进行了论述,分析总结了声发射信号和可听声信号的发声机理、检测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并阐述其在焊接质量在线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特别是焊接缺陷、熔滴过渡形式和熔透状态的识别与预测。为了满足在线检测要求,包含声学检测在内的多传感信息融合焊接系统研究是关键,智能传感、信号处理、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能促进焊接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t检验方法,对不同焊接方法、不同板厚下,焊接无裂纹低碳贝氏体WDB620钢实际焊接结构焊接接头x射线底片上检测出的焊接缺陷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通过焊接接头缺陷类型的t检验分析,认为采用手工电弧焊和混合气体保护焊方法对焊接缺陷类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由于混合气体保护焊不需要清渣,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高,因此应尽量采用混合气体保护焊方法。  相似文献   

15.
焊接质量对起重机械的寿命和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对其应加以控制。文章结合起重机械的制造过程,主要从起重机金属结构(主梁)的焊接工艺控制以及焊缝的无损检测和焊接缺陷方面,来阐述起重机械焊接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国外某燃气轮机过渡段结合线机械手焊接加工技术,着重论述了焊接夹具设计制造,机械手焊接参数选择,及防止焊接变形和焊接缺陷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核用小直径传热管长期服役于高温高压环境时易产生表面腐蚀缺陷等问题,研制一套自动化衬管焊接系统,以高效修复腐蚀传热管,并验证该焊接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以STM32F405RGT6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植入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方式设计了一款焊接控制系统;以微型TIG焊枪为执行机构、数字化焊接电源为功率输出设备,研制了一套自动化衬管焊接系统;最后以304不锈钢管为试样进行了衬管脉冲焊接试验。结果 焊接试验过程稳定,无断弧现象,得到的焊缝衬管完全焊透,基管适度熔透,焊缝成形良好。可通过调整基值电流、峰值电流、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等参数调控焊接热输入,获得优质的焊缝。结论 研制的微型焊枪可适应传热管内部的狭小焊接工况;焊接电源能够满足焊接过程中的能量需求,提高了焊接过程的动态响应能力;焊接控制系统在硬件和软件层面上实现了焊枪和焊接电源的宏观调度,能够对焊接波形进行精细化调控。所研制的衬管焊接系统各项性能优秀,满足压水堆核用蒸汽发生器水箱内不锈钢传热管内衬管焊接高质量修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刘振刚 《硅谷》2013,(13):74-75
现代机械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必然需要各种焊接技术的支持,严格控制焊接结构的生产质量以及焊接检测技术是保证各类机械正常运行、确保运行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关键因素。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性检测,是对结构的非损害性检测,即在保证机械机构的原有结构和性能的前提下,获取被检测对象的缺陷或潜在缺陷资料信息而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内容针对焊接结构的典型缺陷类型运用适合的无损检测技术,并分析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并重点介绍了金属磁记忆焊接无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船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质量求及控制点进行了总结,主对焊接材料,设备、工艺、焊接形式,以及焊接缺陷等焊接过程中的基本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某地铁列车车钩钩头法兰部位在磁粉探伤过程中发现磁粉聚集现象,通过对磁粉聚集区域切片进行剖面宏观分析、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以及能谱分析,对磁粉聚集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钧头法兰磁粉聚集区域存在焊接特征,且焊缝中存在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靠近焊接熔合线的热影响区存在疏松铸造缺陷;在磁粉探伤时,这些缺陷位置会形成漏磁场,使磁粉在漏磁场处聚集,从而形成磁粉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