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般地,油品销售企业油品从炼厂出厂,经运输过程进入油库储存,然后通过运输进入加油站销售,在每一个环节,只要有油品出入库/站,均会进行计量交接。随着计量技术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各类油品交接计量数据越来越精准,也越来越多,同时,因油品挥发、滴漏等特性,在运输、储存环节会产生损耗,如何获取计量数据并分析降低油品损耗是销售企业必须面临的任务。一、损耗数据分类按照"分段分环节、全过程全  相似文献   

2.
油库作为其从事成品油批发经营业务的储存场所,大多数储存汽油、柴油等轻油料,有些库还储存润滑油、燃料油等重质油料。油库的储油容量越大、轻质油料越多、业务范围越广,其危险性就越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影响范围大,对企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也大。按照《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油库属于特别危险场所。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封岩洞油库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大量石油储存的需求使石油贮备库的建设势在必行,地下水封岩洞油库是储存油品的最好形式。文章介绍了地下水封岩洞油库的密封原理、类型、优点等并重点对其选址、设计、施工进行介绍。笔者旨在提出地下水封岩洞油库的主要特点和规划、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及标准,并指出我国尚未形成关于大规模地下水封岩洞油库设计、施工的完整技术,缺少指导性规范。开展地下水封岩洞油库的关键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封岩洞油库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大量石油储存的需求使石油贮备库的建设势在必行,地下水封岩洞油库是储存油品的最好形式.文章介绍了地下水封岩洞油库的密封原理、类型、优点等并重点对其选址、设计、施工进行介绍.笔者旨在提出地下水封岩洞油库的主要特点和规划、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及标准,并指出我国尚未形成关于大规模地下水封岩洞油库设计、施工的完整技术,缺少指导性规范.开展地下水封岩洞油库的关键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静电是油库发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发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因此在油库、发油站安全管理过程中,防静电危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在正确、全面认识静电危害的前提下,采取有效、适当的防静电措施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减少静电危害产生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本文就发油站,油库静电事故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重工业崛起,国民经济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油库的建设也紧跟脚步。但在储运石油的过程中,由于石油本身特有的易燃、易爆、易挥发特性,加之油品在输运及收发油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隐患,从油库的安全管理角度看,提高油库安全保障能力,就成了油库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所以,保证油库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完好、可靠,以及管理的科学规范,对于预防和减少油库的火灾隐患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浮顶油罐在油库中应用十分广泛,浮顶是一覆盖在油面上,并随油面升降的盘状结构物,又称浮盘。由于浮顶与油面间几乎不存在气体空间,因而可以极大地减少油品损耗,同时在增加油品储存安全性和保护环境等方面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更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油库是一种专业性仓库,它来储存、供应石油产品以及油品的运输,同时是成品油运输、协调油品生产和加工以及供应的枢纽,也是国家石油产品存储、销售、运营、供应等的基地。对油库各方面的管理以及发油过程中采取的技术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油库在市场中的效益、安全、发展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油库来说,结合比较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及仪表等,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方式和油库工作的转变,从而达到比较精确地控制整个定量发油系统的运作。因此,对储油库定量控制发油系统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尤为紧迫和重要。文章着重介绍了在储油库现场检测定量控制发油系统中的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卧式罐作为计量和储存油品的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加油站、油库油品的经营活动中,作为计量器具其罐容表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平交易的市场秩序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经营管理。本文提出了对《JJG 266—2018卧式金属罐容量》中几何测量法的一些修改,使检定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0.
采用RBI技术对某油库腐蚀情况进行检测、评估和分析,进而建立数据库系统,对储罐的腐蚀受损、外部损伤等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合理安排检维修工作,避免油品泄漏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两起油品计量纠纷。一、在我国成品油的批发过程中,存在着油库售油以“吨”计量,而加油站零售以“升”计量的情况。这就牵扯到油品密度的问题。我市道朗油库存储量在山东省排第三位,油品价格也影响到河南,安徽等周边省份。在夏季,通常用早晨的密度代替全天的密度,这就造成了加油站的亏损。河南某汽运公司的车队,随车跟随计量员,对该油库的油品进行计量,由于油品密度的差异,进行了投诉。泰山石化集团企管部门泰安市计量测试所联合对道朗油库进行了调查、整顿,杜绝了全天只用一个油品密度的行为,制定了每天指…  相似文献   

12.
油罐内储存的各种油品一般都具有易挥发、易流失、易燃烧、易爆炸等性质,一旦发生火灾,必将造成重大的损失。研究油罐的火灾原因及调查方法对消除火灾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提高火灾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油库油品贸易结算的特点是量大、频繁,体积一般以油流量计作为交接计量器具,贸易纠纷很多。虽然大多数情况涉及数量不大,但是金额不小,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加强油品结算管理和监管,实现公平贸易意义重大。结合我省油库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油品贸易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冯悦 《中国科技博览》2010,(32):358-359
油库泡沫灭火系统是扑救油罐及地面火灾地重要设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油库火灾爆炸的原因、特点,以及常用的灭火剂,灭火方法,并通过油库泡沫灭火系统设计的实例来展现消防系统设计的部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油品储运系统,因雷击、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已经发生多起。雷击事故多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原油罐,静电事故多发生在油品装车台或油罐收油过程。因此,熟悉雷击、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雷击、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型油库储油罐数量较多.同时分为几个罐区.罐区之间一般距离较远,输油转油频繁。由于油库储量大、油的品种多、经常交叉作业,所以加大了油品交接计量劳动强度。另外为确保人工处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发生人为错误.每次油品交接数据都需要作大量计算、复核、出证、上报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开发了大型油库计量及运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完成油库的收、转、存、销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油品储运系统,因雷击、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已经发生多起。雷击事故多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原油罐,静电事故多发生在油品装车台或油罐收油过程。雷击、静电产生的电火花都会引起油罐、罐车着火或爆炸,其危险和损失往往也是很大的。因此,熟悉雷击、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雷击、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在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给出了具体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石油储备建设的高速发展,油罐规模正向大型化以及能适应极限工况的方向发展.为了避免油温过低而造成凝罐等安全事故,需要准确掌握罐内油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本文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采用分步式算法求解储罐传热系数,将其代入到由Taylor级数展开法所建立的节点非稳态传热离散方程中,并进行数值求解.对大庆某10×104m3浮顶储罐的应用分析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罐内油品温度降速率逐渐增大,储罐液位越高,容积越大,罐内原油温度就越高,温降速率就越小.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大型浮顶罐的储存工艺设计,保障油库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油品蒸发给从石油开采到成品油使用整个过程带来隐患,环境中油蒸气达到一定浓度易引发火灾、环境污染。油品蒸发还会造成大量油品浪费,并且因油品中轻组分的蒸发,使油品质量下降。本文分析了油品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产生的机理,介绍了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各种组合集成法的可行性方案,探讨了各种油气回收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油罐汽车上有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后 ,才能保证它与油库或加油站的设备以及安全设施对接可靠 ,并为安全操作创造条件 ,否则将成为安全隐患。例如油罐汽车的油罐与输油管线或与接地线插扦相连的电阻超标 ,表面上看接地线已接妥 ,实际上等于虚连 ,因此它不可能把因油品流动产生的静电荷顺利导除 ,一旦积聚成高压产生火花 ,就有可能引燃周边的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或火灾。据了解 ,在北京、沈阳两地都曾发生过油罐汽车卸油时着火的事故 ,其中沈阳的一个加油站因此连罐车带加油站全部烧毁。为使油罐汽车经常保持和达到安全要求 ,罐车的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