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臭氧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80%,观察组优良率92.5%.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不良反应少,创伤小,见效快,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5例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千山活血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及术后所造成的腰腿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采用在C型臂引导下经小关节内侧缘穿刺注入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以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40例患者在DSA监视引导下均将臭氧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注射总有效率达97.5%(39/40)。且无神经损伤和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于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间18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于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86例患者治愈146例(78.5%),好转37例(19.8%),疗效不佳3例(1.6%),总有效率为98.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 h、1周、l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气治疗颈椎间突出症创伤小、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经皮臭氧消融术加靶点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臭氧消融术加靶点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盘内注射臭氧加靶点射频治疗,对照组单纯盘内注射臭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90例,良28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优38例,良64例,总有效率8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盘内注射臭氧结合靶点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显著,臭氧消融术加靶点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与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及注意事项。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仅行臭氧髓核消融术;观察组先行上述臭氧髓核消融术后静卧观察20min即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比较两组在手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JOA评分。结果手术后3d观察组VAS评分疼痛程度低;随访3~18个月,平均(6.8±2.3)个月,观察组评分JOA评分高,改善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较之单纯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具有更加理想的术后改善率,但应掌握适应证,精准定位射频靶点,要加强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6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A组48例应用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器,经后外侧穿刺入路,行髓核旋切腰椎间盘减压术,然后经穿刺针管向盘内、外注入臭氧;B组48例单纯行盘内外注入臭氧。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后三个月有效率来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随访,A组显效率(81.25%)、有效率(91.67%)均高于B组(60.41%、77.08%)(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减压和臭氧注射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实验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臭氧髓核消融术与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臭氧髓核消融术;观察组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前先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比较2组术前、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手术后各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应用臭氧消融术起效快,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0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红贞  梅琳  周莉  唐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31-1232
目的:探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均无术后感染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是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年龄21-68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 VAS)和Macnab评分法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全部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1个月。38例患者的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前VAS评分(6.85±1.25)分,术后随访1-18个月的VAS评分(1.68±0.50)分。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21例治疗效果为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优良率为84.2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近期疗效优的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其中22例患者射频靶点热凝术后即刻行臭氧髓核消融术,18例视具体情况射频热凝与臭氧髓核消融间隔时间1~5 d不等。对治疗后的10例患者进行0.5~4月随访,并按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显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6 d。随访10例患者中,疗效优4例,良5例,优良率占90%(9/10),疗效差1例,占10%(1/10)。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髓核成形术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浏阳市集里医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髓核成形术组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也无明显差异性。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核成形术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确切,优良率无明显差异性,但髓核成形术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给予臭氧治疗,B组17例给予胶原酶治疗,C组23例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SLRT)转阴率。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或P<0.01);且C组较A、B组明显减轻(P<0.01或P<0.05)。C组SLRL转阴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皮激光与臭氧椎间盘减压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小关节病变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0例经皮激光与臭氧椎间盘减压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小关节病变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手术成功115例,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激光与臭氧椎间盘减压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小关节病变的科学护理保证了治疗和康复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病机制的论证。研究的论点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产生的影响。现在的误区是,学术界按西医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及影像学在治疗前后的改变来研究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只着眼于突出髓核的病理意义,而无视腰椎内外平衡失调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只研究突出髓核形态学的变化而未能关注脊椎内、外平衡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McKenzie法与腰椎牵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采用腰椎牵引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McKenzie法与腰椎牵引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JOA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卅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cKenzie法联合腰椎牵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欧宣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4,(31):169-170,17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CT引导下,对突出的髓核进行核射频热凝消融治疗,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在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值分别为(4.25±1.51)、(2.84±1.02)、(1.79±0.99)、(1.30±0.85)分,低于术前的(7.6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保守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推拿、按摩、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采用推拿、按摩、理疗并配合口服三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推拿、按摩、理疗配合口服传统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3.02%。结论综合疗法可以调整全身状态,达到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二花地龙胶囊对兔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活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80只,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正常对照组2,造模l、2、3、4、5、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造模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1、2、3、4、5组分别作为:自然恢复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二花地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给药组给予二花地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戴芬胶囊、正常对照组1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7d后,观察二花地龙胶囊对模型动物TNF-α的影响.结果 二花地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兔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的TNF-d含量,其值分别为(6.74±0.89)、(7.45±0.93)、(8.06±0.75) ng/L.结论 二花地龙胶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与降低髓核组织中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