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应当从精神哲学体系和艺术辩证法的高度理解黑格尔的艺术前途观.黑格尔的艺术前途观呈现出精神艺术的开放性特点.但黑格尔置艺术实践的历史于不顾,将精神意识的艺术形式的历史等同于艺术实践的历史,把艺术错看为“完成”型的艺术形态.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因此发现了黑格尔的局限性,建立起以实践哲学为基础的艺术论,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艺术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代学者要么完全否认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影响,要么从三卷通行本《资本论》或其他角度来证明二者的关联,并强调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已点明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再度探寻发端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他通过深入资本逻辑的实体性内容,发现了使“抽象成为现实”的社会历史根源,从而超越了黑格尔。然而,马克思又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以及以“扬弃”的方式对待古希腊艺术等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辩证法同概念辩证法在“一般运动形式”上的相似性。挖掘这种相似性的重要意义在于阐明:其一,辩证法既是实在主体自身的展开过程(逻辑学)又是对此过程的把握(认识论);其二,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和革命本性潜在于其否定性当中。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辩证法与基督教的关系颇多争议,本文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基督教的精神实质构成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宗教前提:首先,青年黑格尔是在对基督教的深入研究中发展出辩证法的思想萌芽的;其次,黑格尔辩证法的体系建构与基督教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的辩证法以概念思辨的神秘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它蕴含着整体观与同一观,但通过马克思的批判和扬弃,最终被实践辩证法所取代,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实现了实践转向.马克思辩证法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本质特征的辩证法,它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主义,使辩证法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彻底发扬了辩证法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的研究,过去我们侧重于黑格尔和列宁的一般辩证法。我们认为,列宁对于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黑格尔逻辑学的概念论,在于扬弃黑格尔的认识和实践辩证法,这正是黑格尔和列宁的最有价值的哲学思想。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列宁在《摘要》中提到“黑格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萌牙”,黑格尔的这一“萌牙”和列宁对这一“萌牙”的扬弃,是较黑格尔和列宁的辩证法更基础的和更有价值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在批判旧形而上学的同时,却成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一方面,黑格尔运用概念辩证法有效地消除了前人在认识与对象关系上的陷阱;另一方面,他的概念辩证法本身却成了新的更大的思维陷阱,并由此构成了汇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努斯神秘主义于一身的"黑格尔的语境".胡塞尔对认识与对象矛盾这一"麻烦问题"加以现象学还原,以期获得对象的本原的被给予意义的明证,但他却未能如愿地消除认识与对象之间的鸿沟;海德格尔消解了黑格尔对概念的偏执而经验到黑格尔的辩证法,他朝着胡塞尔所开辟的现象学道路,直通先验自我的生存论根源,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化为此在(Dasein),从而显明了走出黑格尔语境的希望之光并给后人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通过"概念"的自我否定,揭示了辩证法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但由于其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逻辑,辩证法本有的批判性最终遭到了窒息.马克思通过汲取黑格尔辩证法的"自否定"精神,来分析资产阶级社会"抽象成为统治"的实质,揭示了"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共谋"关系及其自我否定的发展趋势,从而真正以"资本辩证法"实现了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相似文献   

8.
通过揭示知性思维与现代性的内在纠缠关系,黑格尔辩证法确证了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实体、宗教与语言等存在基础的整体性决定了黑格尔辩证法始终对现代性保持着内在的批判维度.植根于这种整体性,黑格尔辩证法的伦理总体性在解构现代性的同时也在建构着现代性合理形态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辩证法 ,在其直接的理论来源上 ,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 ,这是学界所公认的。问题在于 ,承认马克思辩证法的这个直接理论来源 ,要求我们从怎样的辩证法理论出发去反思和发展辩证法 ?因此 ,我们必须重新理解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真实意义。一、“思想体系的时代”的哲学理论  在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解中 ,最大的问题是离开黑格尔哲学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把它说成某种神秘莫测或难以理喻的东西。黑格尔自己曾经说过 ,哲学总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这个关于哲学的基本论断 ,既符合黑格尔哲学本身 ,也应当是研究黑格尔哲…  相似文献   

10.
汪炜 《理论界》2008,(8):87-88
黑格尔的辩证法遭到人们误解的地方正是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本文从著名的、也可以说是整个黑格尔哲学之导论与先声的《精神现象学》序言入手,着重于分析其中的“直接性”概念,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给出新的诠释和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首先不单纯是一种思维方式或哲学方法,而且就是实在事物本身的原初结构,具有存在论的意义。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不是一种教条化的三一式结构,或所谓的否定辩证法,更是一种直接性。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大大超越了笛卡尔传统和主体形而上学,然而却又以某种方式回归这一传统。本文的后半部分即试图以当代哲学的思想视阈对黑格尔辩证法及其真理观的这一缺陷做出新的阐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韩清玉 《兰州学刊》2010,(8):164-166,172
王国维美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自律思想,其形成一方面借鉴了道家的美学精神,建基于对中国古典艺术观念的反思;一方面受益于西方美学资源,特别是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王国维的艺术自律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艺术形式本体论、美学价值论三个维度,其思想用审美性架起了从中国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桥梁。王国维并没有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极端,而是从美育的视角把艺术自律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其理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相似文献   

12.
论布洛克的"艺术品"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明杰 《河北学刊》2006,26(5):199-201
现代艺术实践使得“艺术品”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大,冲击着种种传统艺术品概念的界定。面对现代艺术,美国著名分析美学家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寻求美学的辩解。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儒学全面发展的时期,儒学精神渗透到宋代词论中,尤其是深深地映射在宋代词论的尊"雅"观中,其中儒学的诗教原则、复古与崇正思想、修辞立诚的观念等成为了尊"雅"观的重要哲学渊源。在儒学精神的影响下,尊"雅"观中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中和之美,即诗教影响下形成的特定艺术风格和复古、崇正思潮影响下的艺术辩证法,而尊"雅"观中文质之间的关系由重文轻质、重质轻文发展到文质并重。  相似文献   

14.
政治艺术的涵义、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艺术概念是建立在艺术概念基础之上的。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政治艺术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其涵义也应当从政治审美的角度加以界定。从政治艺术的结构来说,它是由政治技术、政治行为、政治审美和政治作品等4个方面构成。政治艺术以其特有的方式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开始的对艺术本质的追问原本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本假定上,这样一种追问方式不仅注定会掉进将艺术"现成化"和"物化"的陷阱,而且压根儿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自欺欺人的把戏,它一开始就错认了诗学、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西方的艺术之思始终受制于以现成性思维方式为特征的知识论形态的美学和各种经验—实证科学的观念,而艺术在艺术存在中成其本质,用一种现成性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可能进行艺术本质的追问;使艺术成其为艺术的是"真理"而非"真实",艺术中发生的真理乃是"存在者进入无蔽状态",但从"再现论"、"表现论"到"象征论"的艺术观所持的都是一种"符合论"真理观,其实质是以"正确性"为根据的"真实"观念,从这种真理观出发同样会错认艺术的本质;艺术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并因此而是我们人类的历史性此在的一个本源。惟有从存在问题出发,从艺术与人生此在以及艺术与存在的意义之间的内在关联入手,方可思入艺术的本质问题;我们必须打破那种对象性—现成性思维方式的迷妄,将对"艺术本质"的追问视为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海德格尔的艺术本质之思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但他对追问入口的选择是独断的,也过分依赖于他自己特殊的"真理"概念,追问的又是艺术的本质之源而非艺术的本质本身。  相似文献   

16.
“剑术”不是武术中的剑术套路,而是古代小说中一种特定的常见的文学表现内容,在古代小说对“剑术”描写中,“剑术”的运用主要靠剑;剑是有灵气、有意识的兵器;“剑术”还包括了种种神通和玄妙的法术。剑器被神化为“剑术”的过程中,不仅有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还有文学自身的继承和发展因素。同时,在剑器衍化为“剑术”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佛教与道教等宗教观念的贡献。可以说剑侠和“剑术”是中华民族社会、文化、思想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宣泄情感的一种“有意味”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苏联逻辑学界曾认为“形式逻辑辩证化”是错误的,这个说法不能成立。辩证逻辑原是范畴体系,否认辩证逻辑是哲学,辩证逻辑就将失去最后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逻辑学”这种说法慎提为要。类的包含于关系的传递性是思维形式barbara的抽象内容。辩证逻辑要真正成为逻辑,必须形式化,而形式化必须遵守形式化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人类最重要的才能,是人劳动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艺术的本质是指艺术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艺术这种事物的内部规定性,其特征是真实性、形象性及典型性。艺术的价值取决于艺术的独有特质,可概括为:创造性价值、真理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审美性价值。艺术根据对现实中的美的认识,对美的升华和凝聚。艺术家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超越就是艺术的精神。艺术创作也是一种生产劳动。艺术和美密不可分,艺术美具有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与地景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毳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5):170-171
随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地景艺术的产生。地景艺术打破既有的艺术形式,走出画廊和美术馆,进入人们生活的实际空间。它以大自然为创作舞台,追求纯粹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拒绝商业的宰制有其相当深沉的哲学。本文就地景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对应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学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阐述 :( 1)生态学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概念的理解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辨证统一 ,自然不仅是一个自在概念 ,也是一个社会概念和生态概念 ,即辨证概念 ;( 2 )生态学的社会观 :自然是一个辨证概念 ,又是一个革命概念———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才能有机地结合 ,自然的异化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