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及与肝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 -I)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各型肝炎患者 113例 ,对照组 3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 -I含量 ,同时检测有关肝功能指标 .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GF -I含量分别为 6 37.6± 178.3ng/ml、4 5 8.6± 2 76 .4ng/ml、6 0 1.7± 2 76 .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316 .1± 10 9.1ng/ml (p <0 .0 0 1) .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IGF -I含量为 2 2 4 .5± 16 8.2ng/ml和12 0 .5± 94 .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IGF -I含量与部分肝功能指标相关 (p <0 .0 5 ) .结论 检测IGF -I对估计慢性肝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儿童肾脏病患者血清白介素 - 2 (IL - 2 )、白介素 - 6 (IL -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的含量 ,探讨细胞因子与肾脏病的关系 ,采用RIA法检测了不同肾脏病儿童患者血清IL - 2、IL - 6、IGF -Ⅱ的水平。结果显示 ,正常儿童血清IL - 2含量为 1 .6 0± 0 .32 μg/L、IL - 6为 37.0± 6 .0ng/L、IGF -Ⅱ为 0 .30±0 .1 5μg/L。正常男女性儿童之间血清三个细胞因子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儿童与成年人之间三个细胞因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IL - 2含量为 1 .96± 0 .4 4 μg/L、IL - 6为 5 4 .9± 2 0 .9ng/L、IGF -Ⅱ为 0 .5 2± 0 .1 5 μg/L ;急性肾炎血清IL - 2含量为 1 .92± 0 .4 7μg/L、IL - 6为 76 .3± 36 .2ng/L、IGF -Ⅱ为 0 .6 2± 0 .2 2 μg/L ;紫癜性肾炎血清IL - 2含量为 1 .91± 0 .33μg/L、IL - 6为 5 5 .5± 1 5 .1ng/L、IGF -Ⅱ为 0 .5 0± 0 .1 9μg/L ;肾病血清IL - 2含量为 1 .96± 0 .6 5 μg/L、IL - 6为 5 6 .2± 2 8.4ng/L、IGF -Ⅱ为 0 .5 9±0 .2 8μg/L ;不同肾脏病儿童三个细胞因子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提示 :不同肾脏病儿童血清IL- 2、IL - 6、IGF -Ⅱ含量升高表明 ,这三个细胞因子均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SLE患者IFN-γ、IL-4及IL-12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Th1/Th2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IFN γ/IL 4和IL 12水平的变化分析SLE患者Th1/Th2细胞的偏移现象。本实验通过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上述三种细胞因子含量。实验结果显示 ,SLE患者IL 4/IFN γ基因水平比值为0 32 8,高于对照组 (0 0 7)。ELISA检测显示IL 12在SLE患者血清中为 (38 39± 15 1)pg/ml,低于对照组 (84 97± 13 7)pg/ml(P <0 0 5 )。结论 :SLE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 ,IL 4细胞因子基因水平增高 ,同时血清中IL 12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
血清NSE,TNF-α,LSA联检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脂质唾液酸 (LS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肺癌病人血清 78份 ,良性肺病患者血清 32份 ,正常对照血清 10 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的NSE、TNF -α及LSA。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的NSE、TNF -α、LSA分别为 19 78± 12 10ng/ml、135 6 4± 4 9 0 1pg/ml、1 0 6± 0 31mg/ml,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 7 5 6± 3 4 1ng/ml、84 70± 2 4 89pg/ml、0 78± 0 18mg/ml及正常对照组 8 0 1± 2 81ng/ml、71 2 5± 13 5 0pg/ml、0 70± 0 13mg/ml(p <0 0 1)。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6 2 82 %、84 6 2 %、75 6 4 。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2 31%。结论 :血清NSE、TNF -α、LSA在肺癌病人中有较高的阳性率 ,联检阳性率更高 ,故NSE、TNF -α、LSA的联检是肺癌的非常有用的辅助诊断指标。 阳性标准为NSE >16 0ng/ml,TNF -α >10 0pg/ml,LSA >0 5 8mg/ml。  相似文献   

5.
骨关节炎与免疫关联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免疫因素是否介导骨关节炎的发病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6例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液中浸润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 ,同时用微量酶联免疫技术测定了这些患者滑膜液中IL 10、IL 12和sFasL的含量。结果显示关节滑膜液中的淋巴细胞以CD8+ 细胞为主 (6 7 0 %± 14 6 %) ,远远高于CD4+ 细胞 (15 0 %± 12 8%) ,两者相差显著 (P <0 0 1)。CD4+ /CD8+ 比值 <1。进一步分析表明其T细胞受体主要为αβ型TCR (6 4 0 %± 12 6 %)。滑膜液中IL 12含量 (2 0 3 84±49 2 )pg/ml高于IL 10 (37 8± 14 5 )pg/ml,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外周血中IL 10和IL 12的含量分别为 (4 3 37±14 2 )pg/ml和 (4 5 5 8± 10 6 )pg/ml。血清中sFasL含量较高 (15 3 90± 5 6 )pg/ml,而滑膜液中则很低 (<5pg/ml,P <0 0 1)。提示在骨关节炎的晚期CD8+ 淋巴细胞和IL 12增高可能参与了关节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6.
不同型别重组人干扰素在细胞培养上抗SARS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人横纹肌瘤 (Rda)细胞系培养上测定干扰素的抗SARS病毒活性。结果 高度纯化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在Rda细胞培养上抑制SARS病毒产生 5 0 %细胞病变 (CPE)的最小活性单位各为 (16 0 5± 12 9 5 )IU ml、(14 9 0± 71 7)IU ml、(6 9 5± 6 1 5 )IU ml、(87 3± 4 7 1)IU ml或各为 (0 6± 0 5 )ng ml、(10 6± 5 1)ng ml、(3 5± 3 1)ng ml、(0 9± 0 5 )ng ml。结论 本研究中所用的重组人干扰素在细胞培养上均具有较好的抑制SARS病毒的活性。本研究就各型干扰素抗病毒敏感性的差异及干扰素预防SARS病毒感染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GFⅡ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Ⅱ )与高血压病 (EH)以及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EH伴LVH)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10 0例未治疗的EH患者和 5 0例正常人血清IGFⅡ水平。并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 10 0例EH患者的左心室重量 (LVM )。结果 :EH患者血清IGF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0 6 6± 0 35 )ng/ml:(0 4 4± 0 14 )ng/ml,p <0 0 1],EH伴LVH者IGFⅡ高于EH非LVH者 [(0 82± 0 4 0 )ng/ml:(0 5 4± 0 2 0 )ng/ml,p <0 0 1]。结论 :EH患者IGFⅡ水平升高 ,其升高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 ,IGFⅡ可能参与了EH心肌肥厚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患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2 3名自然流产患者、2 1名正常妊娠者及 2 0名正常未孕者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自然流产者血清瘦素水平平均为 875 3± 4 2 5 0ng/ml,正常妊娠者为1185 9± 4 0 3 2ng/ml,正常未孕者为 6 14 7± 15 0 2n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 ,低瘦素水平可能是自然流产发生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在前列腺癌 (PC)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对 35例正常人及 4 8例PC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血清PSA测定。结果 :术前检测PC组 4 6例阳性 ,PC与正常组PSA测定值分别为 5 4 4 7± 4 3 5 2ng/ml与 1 72± 1 14ng/ml(p <0 0 0 1) ,对PC检测的灵敏度 95 8% ,特异性 95 %。其中 2 3例患者在确诊PC前患有前列腺增生 (BPH)时血清PSA水平为 6 2 3±2 94ng/ml,在确诊PC时血清PSA水平上升至 5 6 84± 4 8 12ng/ml(p <0 0 0 1)。术后观察PSA在 3~ 6个月降为正常 ,患者均已生存 4年以上 ,一般情况良好 ,术后PSA无明显变化者均在 2年内先后死亡 ,其中 8例为全身骨转移。结论 :血清PSARIA检测对PC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2 9例颅脑损伤患者在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三种情况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Ⅱ )含量。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IGF -Ⅱ水平 (0 131± 0 0 4 7ng ml、0 117± 0 0 4 6ng ml、0 12 3± 0 0 5 0ng ml)均较正常对照组 (0 4 4± 0 14ng ml)明显降低 ,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IGF -Ⅱ含量的变化对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病理生理机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1α、IL-1β、TNFα和IL-6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病人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 ,一线未患SARS健康医护人员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结果 :IL 1α和IL 1β含量在早期、恢复期与其他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 0 5 )。SARS早期组TNFα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 <0 0 0 5 ) ,SARS恢复期组均值显著高于SARS随访组、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SARS早期组IL 6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5 ) ,SARS随访组与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均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SARS在发病过程中其病理损伤与细胞因子IL 1、TNFα和IL 6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对69例曾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6~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含量,同时取25例正常妇女做对照。并用腹腔镜检查69例患者术后有无复发。结果:腹腔镜下诊断69例患者中有22例复发,47例未见复发。复发组血清MMP-9含量252·21±17·90ng/ml,明显高于未复发组(31·26±1·84ng/ml)和正常对照组(12·93±0·57ng/ml)。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MMP-9对EMs复发的敏感性为91·6%,特异性为85·1%。结论:血清中MMP-9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EMs术后复发一个较为敏感而特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CEA,CYFRA21-1和NSE联检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 :探讨CEA、CYFRA2 1- 1和NSE 3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及胸水与血清水平同时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放免法测定CEA、CYRFA2 1- 1和NSE。共测定 37例健康成人、2 6例肺良性疾病及 5 3例肺癌患者的血清 ,并对 5 3例肺癌患者中的 33例同时进行了胸水 3项标志物的测定。结果 :健康成人组CEA为 (2 6 8± 1 75 )ng/ml,CYFRA2 1- 1为 (1 5 2± 0 86 )ng/ml,NSE为 (8 77± 4 13)ng/ml。肺良性疾病组CEA为 (5 4 8± 3 2 6 )ng/ml,CYFRA2 1- 1为 (5 32± 2 2 7)ng/ml,NSE为 (15 2 1± 11 36 )ng/ml,肺癌组CEA为 (2 4 95± 18 36 )ng/ml,CYFRA2 1- 1为 (17 81± 11 35 )ng/ml,NSE为 (19 85± 14 2 2 )ng/ml。肺癌组 3项标志物均较健康成人组有显著增高 (P <0 0 1) ,敏感性分别为 2 4 5 %、71 7%、35 8% ,3项联检敏感性为 83 0 % ,较肺良性疾病组CEA、CYFRA2 1- 1两项有显著增高 (P <0 0 1) ,NSE增高不明显 (P >0 0 5 ) ,肺良性疾病组较健康成人组均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及P <0 0 1)。同时测定 33项肺癌患者的胸水标本 ,胸水 3项标志物中的CEA、NSE水平较血清增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YFRA2 1- 1显著增高(P <0 0 1) ,3项标志物水平与血清相比敏感性均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内皮素、一氧化氮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肾上腺腺瘤病人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量所收集的经临床验证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30例 )、肾上腺腺瘤病人 (35例 )和正常人 (35例 )的血清中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Ⅱ )、醛固酮 (ALD)、内皮素 (ET)的含量 ,用酶法测定上述人群中的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的含量来表示NO的量。结果 :对照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NOS分别为 (1 0 4± 0 90ng ml h ,71 0 6± 16 18pg ml,14 4 77±32 5 7pg ml,4 5 86± 2 0 85pg ml,32 2± 4 6 1U ml)。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清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的含量分别为 (7 5 3± 2 2 3ng ml h ,14 4 77± 6 8 4 5pg ml,2 6 1 0 7± 73 0 3pg ml,96 72± 31 36pg ml)高于正常人 ,p <0 0 1,NOS(2 8 8± 6 14U ml) ,低于正常人 ,差别显著。肾上腺腺瘤病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NOS的含量分别为 (0 5 5± 0 4 7ng ml h ,5 1 85± 17 5 8pg ml,2 4 7 0 3± 84 0 3pg ml,81 83± 2 8 38pg ml,32 34± 9 0 2U ml) ;醛固酮、内皮素高于对照组 ,p <0 0 1,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小于对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分析IGF-1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3例慢性肝炎、20例肝硬化和1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游离IGF-1水平,并与肝功能指标进行对照.结果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游离IGF-1水平分别为(0.23±0.18)ng/ml、(0.37±0.24)ng/ml和(1.15±0.72)ng/ml,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明显较慢性肝炎低.5例血清游离IGF-1<0.2ng/ml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均死亡,4例>0.3ng/ml者存活,3例在0.2~0.3ng/ml之间,其中2例死亡,1例好转.白蛋白在30g/L以下患者的血清游离IGF-1浓度显著低于白蛋白在31g/L以上的患者.结论血清游离IGF-1水平与病情程度、白蛋白合成有密切相关,并可作为判断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HLA-DRB1*07与慢性乙肝患者Th1/Th2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 DRB1 0 7与Th1 Th2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12 0例广东地区汉族慢性乙肝患者新鲜抗凝血各 8ml,通过序列特异性引物套式PCR(PCR SSP)方法进行HLA DRB1 0 7检测 ,并同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T细胞分泌IFN γ、IL 2、IL 10和IL 4的水平。结果 :12 0例慢性乙肝患者HLA DRB1 0 7携带者 31例 ,携带率为 2 5 8% ,明显高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平均携带率 7 84 % ;HLA DRB1 0 7阳性患者IFN γ平均表达水平为 (1132 0 4± 75 36 )pg ml,IL 2平均表达水平为 (1184 0 6± 81 4 2 )pg ml,IL 4平均表达水平为 (876 79± 4 7 5 3)pg ml,IL 10平均表达水平为 (817 4 8± 2 4 4 0 )pg ml ;HLA DRB1 0 7阴性患者IFN γ平均表达水平为 (12 32 10± 198 13)pg ml,IL 2平均表达水平为 (12 0 8 17± 116 12 )pg ml,IL 4平均表达水平为 (6 81 99± 6 1 5 9)pg ml,IL 10平均表达水平为 (6 38 84± 76 17)pg ml。HLA DRB1 0 7阳性患者IL 4、IL 10表达水平高于阴性患者 (P <0 0 5 ) ,而IFN γ、IL 2表达水平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LA DRB1 0 7(+)慢性乙肝患者Th2因子表达水平高于HLA DRB1 0 7(- )慢性乙肝患者。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病人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四联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细胞角蛋白 19片段 (CYFRA2 1- 1)、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链抗原 (CA5 0 )、癌胚抗原 (CEA)的含量改变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一年中各类恶性肿瘤病人共 6 89例 ,同时设立非恶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 ;采用放免或生化等方法检测血清CYFRA2 1- 1、TSGF、CA5 0、CEA的含量 ,然后分析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的血清CYFRA2 1- 1、TSGF、CA5 0、CEA含量分别为 6 6 4± 14 2 5 (ng/ml)、79 73± 15 94 (U/ml)、12 37± 30 5 8(U/ml)、14 2 0± 38 76 (ng/ml) ,均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CYFRA2 1- 1、TSGF、CA5 0、CEA测定的敏感度分别为 35 3%、6 9 1%、8 0 %、12 0 % ,测定的特异度分别为 91 7%、83 3%、98 6 %、93 1% ;四项联检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对于各类恶性肿瘤 ,TSG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检测的阳性率一般 >6 0 % ;大部分恶性肿瘤的血清CYFRA2 1- 1水平亦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通过恶性肿瘤 6 89例分析 ,联合检测血清CYFRA2 1- 1、TSGF、CA5 0、CEA含量能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阳性率 ;CYFRA2 1- 1和TSGF测定在肿瘤临床诊断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时关节滑膜浸润性T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机制 ,对 10例RA患者滑膜液中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格局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进行了分析。用双色荧光标记法分别测定滑膜液中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滑膜液与外周血中IFN γ、IL 10、IL 4与IL 12的含量。结果是滑膜液中的CD4 + T淋巴细胞为 4 0 0 %± 11% ,CD8+ T细胞为 34 0 %± 6 % ,CD4 + 与CD8+ T细胞的比值为 1 2 ,显著低于外周血中CD4 /CD8的比值。滑膜液中CD3和CD2 5双阳性的活化T细胞占 16 %± 6 0 %。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较低 ,与外周血无明显差异。但CX CR3表达水平较高 ,为 16 %± 4 0 % ,远远高于外周血 (仅为 0 5 %± 0 3% )。IFN γ在滑膜液中含量很高 ,达 (36 6 7± 4 3 2 )pg/ml,而外周血中含量仅为 (2 0 1± 3 2 )pg/ml。IL 4含量未能测得 (<15pg/ml ) ,与外周血相似。IL 12含量为 (4 19 9±89 2 )pg/ml,远高于外周血中的含量 (6 5 32± 34 2 )pg/ml。IL 10含量为 (187 7± 34 5 )pg/ml,高于外周血中的含量 (85±12 7)pg/ml。在所测细胞因子中 ,关节滑膜液中IFN γ和IL 12的含量与外周血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RA关节滑膜液中有相当数量的T细胞浸润。这些T细胞  相似文献   

19.
白塞病患者血清IL-1β、IL-2与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塞病患者血清中IL - 1β、IL - 2、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用RIA检测了 16例完全型、31例不完全型白塞病患者和 34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 - 1β、IL - 2与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完全型和不完全型白塞病患者血清IL - 1β、IL - 2与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 :白塞病患者血清中过高的IL - 1β、IL - 2、TNFα与其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 (SARS)患者临床治愈后Th1/Th2免疫应答优势及其相应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共分为 4组 ,即SARS患者临床治愈初期 (A组 :2 3人 )与SAR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可能隐性感染者 (B组 :37人 )、SARS患者临床治愈晚期 (C组 :2 1人 )和正常对照组 (D组 :2 6人 )。用放免法检测各组体内的血清细胞因子TNF、IL - 1β、IL - 2、IL - 4、IL - 6、IL - 8和IL - 10水平。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SARS患者临床治愈初期 (A组 )的IL - 1β水平低于正常对照 (D组 ) (P <0 0 1) ,其余的细胞因子如TNF、IL - 2、IL - 4、IL - 6、IL - 8和IL - 10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可能隐性感染者 (B组 )的细胞因子呈多样性变化 ,TNF、IL - 6和IL - 10皆明显高于D组 (P <0 0 1) ,IL - 2和IL - 4则显著低于D组(P <0 0 1) ,、IL - 1β和IL - 8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③与A组相比 ,SARS患者临床治愈晚期 (C组 )的、IL- 1β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其余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D组比各种细胞因子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ARS患者临床治愈后体内Th1/Th2相应细胞因子逐渐恢复正常 ,但其变化规律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