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将被测二极管D(或稳压管DW)按图接线。图中E为供电电源,R为限流电阻,虚线框内为使用适当电压量程的万用表。由于稳压二极管利用的是半导体PN结的反向击穿特性,必须在反向电压下工作,其击穿部分  相似文献   

2.
3.脉冲电压过压检测电路脉冲低压过压检测电路如图12所示。常应用于对显像管的灯丝电压进行检测,称为"X射线"过高保护,也称为超高压保护。图12(a)检测电路中,先将要检测的脉冲电压通过VDl、C1进行整流、滤波,然后通过稳压二极管VZ对整流、滤波后的低压进行检测。当被检测的电压高于稳压二极管VZ的稳压值时,稳压二极管VZ被击穿,将高电平触发电压送到电压翻转电路。为了与稳压二极管配合,对脉冲电压  相似文献   

3.
(3)当场输出电路发生漏电、击穿、正/负电源不对称故障而R1上端电压为正电压时,将VT2的偏置电压抵消减小,VT2由导通变为截止、VT4也截止,集电极变为高电平,通过D2将稳压二极管VZ击穿,VT3饱和导通,向保护执行电路送去触发电压,保护电路启动,执行保护措施;当场输出电路发生漏电、击穿、正、负电源不对称故障,而R1上端电压为负电压时,将VTl的偏置电压抵消减小,VTl由导通变为截止,集电极变为高电平,通过D1将稳压二极管VZ击穿,VT3饱和导通,向保护执行电路送去触发电压,保护电路启动,执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2)次级过流保护电路:由过流取样电阻R470和HIC1016的②脚内部VT8、D1、稳压二极管ZD4组成。当+B负载行输出电路发生短路、漏电故障,使输出电流增加时,在取样电阻R470上的电压降增加而VT8导通,其集电极变为高电位,将稳压二极管ZD4击穿,通过R14向模拟可控硅电路送入触发电压,使VT6、VT7、  相似文献   

5.
(2)+B过流保护电路由过流检测管Q7201、取样电阻R7201和12V稳压二极管ZD7201等元件组成。当+B负载行输出电路发生短路、漏电故障引起输出电流增加时,在取样电阻R7201上的电压降增加,使Q7201导通,集电极变为高电位,当R7204上端的电压超过12V时,将稳压二极管ZD7201击穿,向Q7991晶闸管的控制极送入触发电压,进入保护状态(参见5期图4)。  相似文献   

6.
表5给出了IC4和Q9、Q10在线实测电压值。4.过压与过流保护电路由于12V电压主要用于彩电的信号处理电路,24V电压主要用于背光灯供电的逆变器,两者的负载电流是独立变化的,两者之一或同时可能发生过压现象,故过压保护必须独立实施。若是12V过压,此时稳压二极管ZDS4击穿,二极管DSl0导通;若是24V过压,此时稳压二极管ZDS5击穿,二极管DS9导通。因为它们都使"自锁双稳态"的QS2基极获得触发电压而翻转,由截止至导通状态,从而实现了过压保护。12V或24V的过流保护也是分别独立进行的,但线路结构是相同的。下面以24V的过流保护过  相似文献   

7.
瞬态电压抑制贴片二极管(TVS)是利用PN结反向击穿特性进行电压箝位与分流浪涌电流,以抑制与消除电路系统中瞬间电压的一种实现保护功能的二极管。其具有响应速度快、瞬间耐流高等特点。常用瞬态电压抑制贴片二极管外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③另外,当行输出提供的5V电压丢失时,稳压二极管D563正极电压为0V,加到D563两端的电压超过其稳压值,D563被击穿导通,Q807获正向偏置电压而导通,导通后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隔离电阻R832向保护执行电路送入触发电压,也会进入待机保护状态。(7)场输出过流保护电路由过流取样电阻R578、检测放大管Q557组成。当场输出电路发生短路漏电故障,而场输出电流增  相似文献   

9.
本测试仪由高压发生单元和高压测试单元两部分组成,它和自动测试流水线相配合,能快速自动地测定高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和击穿电压斜率,最大测试范围可达50kV。高压测试单元以INTEL8031单片微机为核心,配以数字和模拟接口电路,检测与设定的反向电流相对应的击穿电压值,然后与设定的合格极限值进行比较。判定管子是否合格,并将结果显示及送往流水线的主控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稳压二极管是二极管中的一种,工作特性与普通二极管有着很大的不同。稳压二极管根据外壳包装材料划分有:金属、玻璃、塑料外壳包装等多种;根据内部结构划分有:普通稳压二极管和温度互补型稳压二极管。温度互补型稳压二极管内部有两只背靠背的稳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介绍一种利用普通万用电表就能测出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小仪器,其测量范围为0~1000V,可满足一般测量要求。1.电路原理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测试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4.副电源+5V过压保护该保护电路由稳压二极管D96、三极管Q83组成,对副电源+5V电压进行监测。当5V电压过高,可能损坏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时,D96击穿,Q83获得正向偏置电压而导通,将低电平触发电压加到模拟可控硅电路Q97的基极,模拟可控硅电路翻转,使电源电路进入保护状态。  相似文献   

13.
4.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过压保护电路它由开关变压器T401次级A绕组、VD405、R409组成。当开关电源电路正常工作时,+B电压为130V,T401的A绕组感应电压也正常,不能击穿导通VD405稳压二极管,故不影响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市售的录音电话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为此,笔者自制了一个电话自动录音电路,将它与普通录音机相配合,就成了一部实用的“录音电话”。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录音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工作原理: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未摘机时,电话线L1、L2两端的电压(48 V)击穿稳压二极管VD,三极管VT1通过R1获得基极偏流而导通,其集电极为低  相似文献   

15.
(5)行输出过压检测三极管Q605和外围元件组成行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对行输出的灯丝电压进行检测。当行输出脉冲电压升高时,灯丝电压经D603整流、C617滤波后的电压也会升高,导致稳压二极管D602击穿,为Q605提供正向电压而导通,通过R641将Q1004的基极电压拉低,Q1004导通,向微处理器中断口提供高电平故障信息。  相似文献   

16.
问与答     
1996年第3期征答题答案第1题南京产熊猫3636型彩电 [云南周云忠]南京产熊猫3636型彩电是采用夏普NC-Ⅱ机芯设计。该机出现“三无”,并击穿保护二极管D_(708)。在检修此类故障时,特别注意,保护二极管D_(708)因自身质量欠佳而损坏的情况极少。其损坏多因开关电源出现故障,使+115V输出电压过高而击穿D_(7O8)进行保护。若买不到同种型号的管子,也不能省去不用,可以用130V左右稳压值的稳压管应急代换,待购买到原型号管子时再换上。必须换上D_(708)保护二极管后再开机测量+115V输出电压,若该电压正常,则是因IX0689CE的②、③、④脚或C_(712)焊脚出现裂纹,造成工作时接触不良。在接触时,-115V输出电压正  相似文献   

17.
图5(a()见10期)和图5(b)采用NPN二极管作为检测管,图5(c)和图5(d)采用晶闸管作为检测管。由于所检测的电压较低,大多通过稳压二极管和限流电阻对被检测的电路进行检测,图中的VDl为取样基准二极管,R1为限流电阻,Vl或VT1为检测管(三极管V1或晶闸管VT1)。被检测电压正常时,低于基准稳压管VDl的稳压值,稳压管VDl截止,检测管VTl也截止,对电路不产生影响;当被检测的电压高于基准稳压管VDl的稳压值时,基准稳压管VDl击穿,通过限流电阻则将电压加到检测三极管Vl的基极或晶闸管VTl的控制极,检测管VTl由截止变为导通。图中的A点是保护触发…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二极管图形及符号(续表)图形符号说明{{卜:「汇愁异臂说明}IEC类种代号丰斗半导体_极管一般符号糕暑笺!朴向击穿二极管,电压调整二极管.乍l_崎三极管双向击穿二极管应的_极管(日可以用「代铃)反向二极管(单隧道二极管)日一日作电容性件的二极(变容二极双向二极管,交流开关二极管丹噩份一粉隧道二极性-任令阶跃恢复二极管体效应二极管川器管廿 一一一卜一一 岛7e一岛Z月一一﹄21晶体闸流管图形及符号┌───┬────────┬──┬──┬─────┬─────────┬───┬──┐│黔 │说明 │IEC │壳臀│}肥 │i兑明…  相似文献   

19.
开关二极管是微波控制电路中的一种应用最普遍的控制器件,它可以实现近似短路和开路的功能.Ⅰ层厚度对PIN二极管的器件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Silvaco TCAD软件对InP基PIN开关二极管器件结构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不同1区厚度对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的影响,得出最优值.利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外延与器件工艺平台,制备出InP基PIN开关二极管器件,直流特性测试结果表明,PIN开关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0.525 V,反向击穿电压大于12 V.为进一步实现毫米波开关电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8.过压保护电路(见下页图9)当12V和24V电压超过ZD206、ZD204的稳压值以后,稳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加到VT202的基极,使其进入饱和导通状态,VT202的集电极电压被拉低的同时将IC207的輱訛輥脚电位拉低为低电平,IC207的輰訛輥脚就变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通过D215加到VT206的基极,使其保护导通后,将开机的PS-ON信号拉为低电平,机器进入待机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