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翔  任爽 《计算机科学》2021,48(1):308-318
近年来,我国虚拟现实技术随着5G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民用图形处理器的发展而快速发展,教育、交通、商业、娱乐、工业等领域对虚拟现实的需求与日俱增。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其中的定位技术是决定用户沉浸感和交互感的关键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依托。因此,需要着重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位技术进行总结。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和定位技术;其次详细分析对比了目前虚拟现实系统中使用的典型定位技术,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原理、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虚拟现实中具体的运用场景;然后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虚拟现实定位设备,继而讨论了虚拟现实定位技术使用的定位算法;最后介绍了虚拟现实定位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已有机地融合图形图像技术和多传感器交互技术;90年代以来,虚拟现实技术日益趋向实用.该文从虚拟现实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先后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应用类型、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产品开发,以及仿真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问题.当代仿真在它的推动下必将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技术日趋成熟,各行各业对虚拟现实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在广告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效果显著,对广告业的创新发展很有帮助。因此,文章概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具体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具体表现、现存问题,并论述了虚拟广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产品数据管理演化系统(Product Data Evolvement System,PDES)的优化设计,旨在为广告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虚拟现实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创造形成的一种用于认识自然、模拟自然,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文中在分析虚拟现实全过程的基础上,给出虚拟现实问题的不同分类及一种理论表达,并抽象出虚拟现实领域的三大科学技术问题类;在此基础上从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方法、虚拟现实表现技术、人机交互及设备、虚拟现实开发平台与支撑环境和虚拟现实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虚拟现实当前的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最后指出虚拟现实需要进一步致力研究解决的若干理论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9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将集聚国内从事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发展战略、推动成果转化、共同促进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9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将集聚国内从事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发展战略、推动成果转化、共同促进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是一门基于许多其他技术之上的综合性技术,如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和数据库技术等.这种综合的技术具有更强的能力,对解决一些特殊问题有很大帮助.该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详细分析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传感器等技术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贡献.介绍了目前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并给出了虚拟现实的若干应用实例.最后展望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该文通过对构成虚拟现实技术的几项基础技术的分析,以揭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及其能力.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的特征将在艺术设计教学创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逼真、交互、合作、创造、经济及安全等特点,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新方法,认为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教学系统,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有利于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高新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军事模拟、数字城市、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本文追溯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起源,探讨了该技术的三大特点: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并根据沉浸的不同程度将虚拟现实技术分为四大类型:桌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虚拟现实以及分布式虚拟现实.  相似文献   

10.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蕾 《福建电脑》2008,24(5):25-27
本文全面回顾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结构、分类及关键技术,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不同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现实技术以其全新的体验和超高的技术水平正在逐渐从科幻走进现实,并引发人机交互革命.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投资大、容量占有量大、对硬件要求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图书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该现状,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做一梳理,希望能够对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内涵,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国内外在一些特殊领域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说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建筑等许多不同领域的综合应用以及发展趋势,指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与融合,是21世纪信息科学领域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分类、主要特征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小轮车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小轮车虚拟训练系统的构成方案。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敏  韩丰 《软件导刊》2010,(6):142-144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实现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目前的应用领域,最后,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硬件设计及控制工程的迅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宗亮 《电脑迷》2018,(5):31-32
在网络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在计算机不断趋向于小型高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现实技术收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虚拟现实系统的运用也在日益增多.我在信息化时代,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运用量子、分子、光子等技术使人们的感知更加真切,为人们构建更加真实的虚拟世界.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介绍及特征阐述,展示了现在环境之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巨大优势.并通过现实发展情况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是计算机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建筑设计方法,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节省投资。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建筑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已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动漫设计,开设了相关基础课程,比如数字媒体技术、建模与渲染、程序设计和动画设计等。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动漫设计,会促进动漫专业的发展。基于此,从虚拟现实技术对动漫教学的影响及应用等方面,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动漫专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有效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它是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成。目前已在科学可视化、飞行模拟、医学、遥感与遥控、CAD/CAM、教育、娱乐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展示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让更多的人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对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是一种交互式仿真技术的高级形式,具有信息的多维性、人机交互的自然性等特点,并可表现出计算机解析、推理等智能性。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虚拟现实技术在飞行仿真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飞行仿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给出了基于虚拟现实的飞行仿真关、键技术。本文研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飞行仿真技术的方向进行了综述,并作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