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溪占11是用山溪占175/籼黄占8杂交育成的感温型早、晚兼用高产、抗病、优质籼稻新品种。1999年5月与9月通过广东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7-1998两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两年平均每667m2产量为422.42kg,比对照粳籼  相似文献   

2.
花育16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成的高产大花生新品种。199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沂市地处苏鲁交界处,引进该品种表现出了较高的产量优势,两年品比试验产量第一,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0%以上。大田单产最高超过500kg/667m2,年种植面积40  相似文献   

3.
佛山油占是佛山市农科所用特籼占25///三源93//小直12/三源649杂交选育成的感温型籼稻品种。该品种株型好,茎态集,剑叶窄直,分蘖力强,后期熟色好,耐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在广东早造除粤北以外,其他地区早、晚造均可种植。1产量表现2000年早、晚造参加本所优质稻品比试验,每667m2产量分别为482kg和419kg,分别比对照种粤香占、粳籼89增产8.19%和9.26%,均列早造和晚造各10个品种(品系)第一位。2001、2002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常规优质稻区试,每667m2产量分别为434.01kg和381.73kg,均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增幅为2.03%和4.97%,增产均不显著。2002年生…  相似文献   

4.
连嘉粳1号是连云港市农技推广中心从秀405突变单株中系统选育出的中粳水稻品种,2001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15.6/667m^2,因优质高产,2002年破格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69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4%,同年区域试验产量为627.8kg/667m^2.较对照增产3.7%。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豫北、鲁南、苏北、安徽淮北及陕西西安等地种植,尤其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区。  相似文献   

5.
苏优22系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R1618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为一体的有突破性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8.8kg/667m2,比对照86优8号增产14.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4年续试,平均产量615.5kg/  相似文献   

6.
吴多新  叶凤 《种子世界》2007,(11):43-43
博Ⅱ优134是海口市琼山区种子公司配组育成的弱感光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在海口市琼山区进行5.73hm^2生产试验,虽然遭受强“达维”台风的影响,但仍获得相对较好的收成,平均产量5279kg/hm^2,比当家品种博Ⅱ优15增产317kg/hm^2,增产幅度为6.38%;2006年晚季在海口市琼山区进行36.67hm^2丰产示范,平均产量7622kg/hm^2,比博Ⅱ优15增产1161kg/hm^2,增产幅度达17.97%。[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明确种植甬籼15等早熟早籼稻品种对双季稻生产的贡献,在浙江省双季稻主栽区以早熟早稻品种甬籼15、中熟早稻品种中早39和连作晚稻品种甬优1540、浙粳96为材料,研究分析不同熟期早籼稻品种搭配相同连晚品种的双季产量及效益。结果表明,同期播种的甬籼15成熟期比对照品种中早39早3~8d,甬籼15+双季模式较对照中早39+双季模式每667m2平均增产稻谷44.5kg、增效135.9元,种植甬籼15等早熟早籼稻品种可实现双季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中98-1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2001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乡县1999年引进,经试种、多点示范,2002年被定为宁乡县重点推广品种。1产量表现2000年在“跨越计划”宁乡基点示范,667m2产量455.8kg,比主栽  相似文献   

9.
“鄂粳杂1号”1998年引进元江中稻区试验,1999年开始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明显。元江县1999年扩大示范7hm^2,平均产量达562.9kg/667m^2,最高单产达到663.2kg/667m^2,比当地家品种增产10%~13%。“鄂粳杂1号”适应在海拔1500~1700m的籼粳交错区栽种。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0.
曹黎明  顾永平  倪林娟  程灿  袁勤 《种子》2006,25(12):89-90
申优8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宄所自主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晚粳稻组合,以不育系申4A与恢复系R8号配组育成。2003~2005年参加上海市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熟期早、优质、粒重、大穗、高产,区试产量608.6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5.3%,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产量489.2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11%,增产极显著。2006年1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南8糯是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利用水稻多基因型育种理论技术体系,以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体系选育的中间材料粤香糯1375为母本,以五山丝苗为父本,育成的感温型常规籼糯稻品种。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新品种权申请公告,公告号CAN019898E。此品种株型集中,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较好。2013—2014年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387.83 kg/667 m2,2013年早季比对照种红荔丝苗增产26.71%,增产极显著;2014年早季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8.50%,增产不显著。2014年早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6.95 kg/667 m2,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13.23%,日产量3.01~3.46 kg。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在广东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农花22号花生1品种来源:1980年以辐50为母本,花3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5月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产量表现:1991~1993年参加北京市联合区试,三年平均每667m ̄2产荚果281.3kg,比对照增产15...  相似文献   

13.
《种子》2006,(2)
中优448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引进质不育系中9 A与自育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组配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3061。1产量表现中优448于2000~2001年参加四川省中籼早熟组区试,平均单产468.6 kg/667 m2,比对照汕窄8号增产11.57%。2001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晚籼优质早熟区试,平均单产501.38 kg/667 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5.57%。在川西平原作早熟中稻栽培,一般单产500~550 kg/667 m2。2主要农艺性状该品种在川西平原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5 d,株高95 cm,穗长23 cm,成穗率65%,穗…  相似文献   

14.
万香696是感温型早、晚兼用的优质常规稻品种,2017—2018年参加广西皓凯联合体常规优质稻组区试,平均产量为439.08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5.73%;2018年晚季参加广西皓凯联合体常规优质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21.73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4.79%。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且具有香味,稻瘟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结实率高,熟色好等。2019年6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早优49辐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以优质早籼不育系早红突A与温恢49辐配组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经1993~1997年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和中抗稻瘟病,米质明显优于推广的汕优482等组合。1998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993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早稻试验,产量为53430kg/hm2,比对照汕优482增产65%,列参试组合第1位。1995年参加浙江省区试,产量为66081kg/hm2,比对照汕优482增产106%,达显著水平;比对照浙…  相似文献   

16.
正该品种是双流县发兴农作物研究所用DM63A作母本与乐恢18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20号。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213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9 051kg/hm2,比Ⅱ优838增产5.6%;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32kg/hm2,比Ⅱ优838增产5.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55kg/hm2,比Ⅱ优838增产5.1%。  相似文献   

17.
冈优1577系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用自育的亚种间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1577作父本,冈46A作母本组配而成的重穗型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国家级高产示范推广品种,已报国家新品种保护。适宜四川及南方稻区及汕优63、冈优22种植地区种植。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7.4天,比汕优63长0.6天。该组合株型较紧凑,繁茂性好,剑叶较宽而挺直,叶色深绿,株高110.8cm。穗长24.1cm,有效穗15.93万/667m2,单穗着粒171.3粒,结实率83.…  相似文献   

18.
冬绿肥品种及播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苏箭三号、白花早茹,66-25三个绿肥品种及播量分别为4.0,4.5,5.0,5.5,6.0kg/667m^2的试验表明遵义市以苏箭三号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白花早苕,66-25最低;在净作条件下三个品种播量以5.5kg/667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协优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作物所用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t596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该组合2000-2002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型)杂(交稻)联品试验、单季籼杂区试、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白叶枯病抗性好,适应性广。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杂联品试验,平均产量每667m2为566.9kg,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1.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合第一位。2001-200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籼杂区试,平均产量每667m2分别为538.4kg和561.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0…  相似文献   

20.
早优49辐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以优质早籼不育系早红突A与温恢49辐配组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8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早稻试验,平均产量为6264.6kg/hm2,比对照威优48-2增产4.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