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个人消费信用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信贷风险凸现。本文将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入手,探讨如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相似文献   

2.
消费信贷这种帮助人们使用明天财富的金融服务 ,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存在消费信贷的基础 ,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我国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在现实条件下 ,实施有效办法 ,促进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笠 《北方经贸》2002,(8):56-56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必须建立和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提高银行交易成本 ,降低经营风险 ,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信贷环境 ,促进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限制个人消费信贷的最大障碍是中国个人信用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一现状入手,阐述了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提出了发展我国个人信用制度要建立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要建立科学的资信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有利于个人信用发展的法律环境、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制度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个人旅游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庭干 《商业研究》2004,(19):171-173
由于多种历史、现实因素制约,个人旅游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极其缓慢。我国要培育和发展个人旅游消费信贷,应当采取引导旅游消费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更新银行的经营理念、简化银行信贷手续、建立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和发挥旅行社在旅游消费信贷市场中的中介作用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是当前扩大我国国内需求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面临着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备、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缺失以及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改进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手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转变消费观念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其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缺陷,控制手段单一,内部控制机制薄弱,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的消费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有效的消费信贷担保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8.
个人消费信用评级及贷款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星 《消费经济》2003,19(6):43-45
近几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各级银行相继推出了住房、汽车、教育和旅游等个人消费信用,有效地启动和扩大了内需。仅2000年就有四成的银行新增贷款来自于个人消费信用。然而,由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滞后,银行不得不以繁琐的手续和严格的条件抬高个人消费信用门槛。有调查表明,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富人”阶层,其消费信贷需求与收入成反比。多数富人其实无须求助信贷而消费,并不在银行消费信贷对象内,中低收入者才是构成信贷消费的社会基础。如何解决“平民化”与“信用安全的矛盾,是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个人信用制度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相关资料、明确的个人信用记录、成熟的市场环境和专业的评估机构以及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应采取利用储蓄存款实名制、个人信用记录商业化、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法律、法规和担保机制、个人信用破产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开展消费信贷是我国目前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之一。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影响了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影响,提出增强消费者预期支付能力,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消费信贷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商家、政府的信用危机及个人信用制度缺乏、贫富分化日趋明显等,据此必须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建立起配套的信用消费制度,解决居民收入增长及贫富分化问题,适时发展多种形式的消费信贷等方法,从而使信用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晓霜 《商业研究》2003,(14):99-100
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满足居民购买住房的需求而提供的信用贷款服务。伴随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而产生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 ,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银行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我国要启动个人消费信贷 ,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的积蓄—购物—积蓄 ,并采取相应策略 ,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清生 《商业研究》2002,(15):118-121
个人信用信息的非对称已成为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建立我国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已势在必行,但个人信用报告与公民隐私权联系紧密,给个人信用报告制度的建立造成了很大障碍。从个人信用报告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入手,从确保信用情报担保功能真实原则、确保公民隐私权不受侵害原则两个基本原则方面论述了个人信用报告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信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法律对于信用的维护经历了从民法的个人本位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的过程,现代信用制度的诸多方面体现了经济法的理念。现代信用制度的共同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立法规定信用信息的公开;二是社会中介组织在信用体系正常运转中的枢纽地位;三是信用责任机制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生态消费作为生态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经济的建设。为促进生态消费健康发展,农村信用社自身要树立“绿色信贷”意识,提升信贷资金的生态含量;建设“绿色信贷”机制,明确信贷资金的生态准入标准;发展信贷绿色决策制度,正确引导信贷资金的投向,并适时增加消费信贷品种,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合理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资本主义消费和信用时,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背景下的消费信贷,并阐述自己的消费信贷思想。马克思关于消费信贷的理论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信贷一般规律的揭示和反映,对于当前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消费信贷中,消费信贷交易的过程往往通过合同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消费信贷合同的研究尤为重要。消费信贷合同应与消费借贷、消费借款、消费信用等合同加以区分。而何为消费信贷合同,消费信贷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这些是研究消费信贷合同所首先必须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用消费在微观上有助于消费者克服流动性约束,自由进行跨时期消费选择,实现家庭效用和福利的最大化;在宏观上是扩大居民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认为消费者观念滞后、商业银行对信用消费态度消极、法律与制度环境不利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等四方面因素是制约我国信用消费发展的瓶颈。为了促进信用消费发展,应培育居民合理的信用消费方式,提高其个人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完善个人资信体系和社会信用机制,保持宏观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珍 《商业研究》2003,(20):47-49
近年来 ,我国为扩大内需 ,将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推出。根据当前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 ,从银行角度分析了制约银行消费信贷发放的重要因素———即在发放信贷的过程中会遭遇或可能会遭遇到的各类风险 ,同时提出了减轻银行信贷风险的各种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消费形势与增进我国消费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的消费形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接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增进我国消费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中国的消费政策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促使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