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中医药高校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国内四个区域8所中医药高校,获取7 14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6 534份,男生有1 778(27.21%)人,女生有4 756(72.79%)人;平均年龄为(20.32±1.23)岁。PSQI平均得分为(4.58±2.30)分,睡眠差(PSQI ≥ 8)的检出率为10.33%。城市生源学生的PSQI得分(4.36±2.32)优于乡镇(4.64±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9,P<0.001),外向型(4.50±2.38)和中间型(4.54±2.25)性格的学生PSQI得分优于内向型(4.7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1,P=0.002),体质指数正常者的PSQI得分(4.52±2.22)优于低体重者(4.64±2.38)、超重者(4.89±2.60)和肥胖者(5.0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2,P=0.001);性别间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5,P=0.99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日常压力数、生活满意度、规律饮食等12个因素可能影响了大学生的睡眠状况。结论 我国中医药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多,睡眠质量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ICU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状况,实施睡眠干预措施,改善ICU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0名ICU夜班护士进行实施睡眠干预措施前后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20名ICU夜班护士PSQI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有55%的护士存在睡眠障碍;在干预后,ICU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得分低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夜班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可通过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合理安排夜班班次以及食物及药物等多种干预措施,来减轻或降低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医学生抑郁在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1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湖南两所高校在校医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得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1%。采用t检验和ANOVA分析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Process插件的Bootstrap框架模块构建结构方程检验评价抑郁在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 198名在校医学生PSQI得分为(7.00±3.30)分,以PSQI得分8分为界值,39.9%的被调查医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压力知觉和抑郁方面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381,P<0.001),压力知觉与抑郁之间呈正相关(r=0.673,P<0.001),抑郁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424,P<0.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功能性躯体症状、恢复体验与睡眠质量现状,分析手术室护士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8—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绵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74名手术室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功能性躯体症状量表、恢复体验量表和睡眠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功能性躯体症状、恢复体验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274名手术室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为(7.94±4.66)分,功能性躯体症状得分为(25.50±12.71)分,恢复体验得分为(56.87±11.8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室护龄、夜班频率、每周加班时长、运动锻炼频率、工作压力强度的手术室护士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功能性躯体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276~0.707,均P<0.05),与恢复体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186~-0.676,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的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提高工作绩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军队医院220名聘用护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 PSQI)调查睡眠质量,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①军队医院聘用护士PSQI总分为7.63±3.85;②军队医院聘用护士PSQI各因子中,以入睡时间延长为最高,占32.1%,以日间功能影响为最低,占15.7%;③职务、护龄、身体不适、环境因素和不良认知是影响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睡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P<0.05或P<0.01)。结论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CT图像特征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151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并与CT图像标准化后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大病灶和皮层下位置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PSQI总分指标明显高于小病灶和皮层病灶组(P均〈0.05~0.01),而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之间PSQI评分各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CT图像中大病灶和皮层下位置的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居家学习大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以湖北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515名居家学习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健康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居家学习期间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515例学生中,PSQI得分≥8分者 89 例(17.3%),SRQ - 20≥ 7 分者128例(24.9%)。大学生PSQI得分与SRQ - 20得分呈正相关关系。高年级、家庭关系不和睦、对网络教学不适应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共同的危险因素,24点后就寝、失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授课方式改变对居家学习大学生睡眠及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学校与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8.
张欣  张艳 《职业与健康》2024,(4):479-483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复原力与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影响儿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对四川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274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74名儿科护士心理健康得分为(12.12±3.95)分,心理复原力得分为(85.98±21.86)分,睡眠质量得分为(8.45±4.78)分,其中224名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5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是否轮值夜班、是否有躯体性疼痛、运动锻炼频率等特征的儿科护士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儿科工作年限、是否有躯体性疼痛、运动锻炼频率等特征的儿科护士心理复原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儿科工作年限、职称、是否轮值夜班、是否有躯体性疼痛、运动锻炼频率等特征的儿科护士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9.
更年期潮热妇女睡眠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年期潮热的妇女睡眠状况,以及潮热程度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06名40~60岁妇女分为潮热组、无潮热组,分别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潮热状况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潮热组妇女PSQI总分平均值高于无潮热组妇女(8.03±4.28 vs 5.58±3.56,t=-2.359,P<0.05);潮热妇女发生睡眠质量差的风险是无潮热妇女的4.172倍(OR=4.172,95%CI:1.26~13.80,P<0.05)。 PSQI表中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项,潮热组妇女均高于无潮热组妇女(t值分别为-1.936、-2.556、-2.217,均P<0.05)。重度潮热妇女的PSQI得分显著高于轻度潮热的妇女(9.85±3.72 vs 7.96±3.92,F=12.316,P<0.05),亦显著高于中度潮热的妇女(9.85±3.72 vs 8.31±4.08,F=4.261,P<0.05)。结论更年期潮热影响妇女的睡眠,其中以重度潮热最为显著,导致妇女出现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提高新兵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南京军区某部新兵497名,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健康状况简表SF-36(SF.36)进行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调查,以PSQI〉7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新兵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2.27%;除生理功能外,睡眠障碍组的SF-36总分、生理健康总评、心理健康总评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睡眠正常组(P〈0.01);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兵的睡眠质量较差,生活质量亦较差,需加强对新兵的睡眠质量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对日周性作业疲劳的影响.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浙江省杭州市的3所三等甲级医院479名病房护士(非孕期、非病假)的睡眠质量及其日周性作业疲劳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使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2002)评定被调查对象1天的疲劳情况;自拟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护士的一般资料.结果 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PSQI总均分为7.31±3.45,PSQI7分的病房护士有200位(41.75%),睡眠总分与学历呈负相关(r=-0.11,P<0.01),学历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呈负相关;睡眠与婚姻、工龄、职称、职务无相关性.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与作业疲劳存在密切的关联:(1)睡眠总分与1天4个时间点的疲劳均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34,0.25,0.33,P值均0.01).(2)睡眠总分与4个时间点疲劳的5个因子有相关性.(3)睡眠的7个因子之间以及4个时间点的疲劳均分之间也呈明显的相关.(4)睡眠质量与作业疲劳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障碍以及催眠药物的使用是导致工作疲劳的重要因素.(5)睡眠质量与延迟下班无相关(r=0.06,P=-0.17).结论 应重视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了解护士的工作疲劳程度,科学地安排工作任务和流程,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睡眠卫生的宣传和教育,劳逸结合,提高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降低工作疲劳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518名护理人员进行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SQI〉7分作为界值,判断睡眠质量。结果睡眠质量总分平均(6.21±2.98)分。睡眠质量正常者386人,占74.52%,睡眠质量障碍者132人,占25.48%。影响睡眠主要因素为工作压力大、作息制度无规律、缺少体育锻炼以及睡眠环境差等因素。结论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相关措施,减轻工作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自测健康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PSQI与SRHMS得分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547名医学生PSQI总分平均为(6.22±2.36)分,其中27.4%有睡眠质量问题;SRHMS总分平均为(73.48±9.50)分,男女生PSQI及SRHMS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年级学生睡眠质量和自测健康状况均最差,而大二年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最好。PSQI与SRHMS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01),PSQI得分越高,自测健康状况越差。结论医学生的睡眠问题值得重视,睡眠质量对其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俞蓉蓉  徐云  许丹  李晓  林良华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54-1456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开展睡眠相关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景指数量表(PSQI)和Zuckerman - Kuhlman人格量表(ZKPQ),对随机抽取的杭州市某大学1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中低睡眠质量者23名,占总体调查人数的19%;男、女生在PSQI总分及各成分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睡眠质量组在神经质-焦虑维度的得分高于睡眠质量正常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较差组的神经质-焦虑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较好组;睡眠时间与一般感觉寻求、日间功能障碍与冲动特质维度具有相关性.结论 部分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较差,且与神经质、冲动感觉寻求等人格特质相关.建议开展基于人格特征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以更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年龄>60岁的70例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病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定及影响原因分析.结果 70例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病人PSQI平均得分(9.34±2.98)分,睡眠不良者有54例,占总体的77.14%.组成PSQI量表7个因子,得分最高的是睡眠效率(1.66±1.10)分,得分最低的是催眠药物的应用(0.11±0.55)分.结论 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住院病人睡眠不良发生率高,患者存在入睡困难、睡眠间断、早醒等睡眠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应采取个性化、多元化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福州地区大学生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叶莹  严由伟  林荣茂  刘灵 《中国校医》2011,25(3):172-173,175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大学生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福州地区3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SDS总均分为0.47±0.10,抑郁检出率为38.6%,说明大学生抑郁较为严重。PSQI总均分为5.33±2.35,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7.1%,说明大学生睡眠状况一般。(2)抑郁严重度与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显著正相关(r=0.32、r=0.23、r=0.28、r=0.21、r=0.29;P均<0.01),说明抑郁和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3)抑郁严重度对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分别解释了这些因变量方差的10%,5%,8%,4%,8%。结论大学生抑郁对睡眠质量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抑郁是睡眠问题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推动大学生睡眠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收集1991至2010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以“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选择标准,对符合纳入条件的12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指数各成份和睡眠指数总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睡眠质量d=0.01,95% Cl=-0.14~0.14;入睡时间d=-0.09,95% CI=-0.25~0.07;睡眠时间d=-0.21,95% Cl=-0.61~0.19;睡眠效率d=-0.33,95% CI=-0.17~0.11;睡眠障碍d=-0.11,95% CI=-0.28~0.05;安眠药物d=0.11,95%Cl=-0.02~0.23;日间功能d=-0.15,95% CI=0.41~0.11;睡眠质量总分d=-0.09,95% CI=-0.29~0.10.结论 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各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精神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睡眠质量,为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采用知觉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武汉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和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了117名护士,其中40.17%的护士存在健康危险性压力。在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知觉压力分数是(24.98±7.89)分,高于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压力分数(21.93±6.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医院护士的睡眠质量指数是(6.53±3.68)分,与精神专科护士睡眠质量指数(6.19±3.54)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多的护士存在过高的心理压力,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知觉压力高于精神专科医院,因此综合医院护士更需要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quality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inconclusive. Several important covariates were not adjusted concomitantly in some studies, and the severity of NAFLD was not considered. Furthermore, the gender impact of sleep duration or sleep quality on NAFLD remains unclear. We thus aim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NAFLD by gender in a Taiwanese population.MethodsA total of 6663 subjects aged 18 years or more were enrolled. The severity of NAFLD was divided into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degrees based on ultrasound findings. The sleep duration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short (<6 h), normal (6–8 h), and long (>8 h).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as used to evaluate sleep quality, and poor sleep quality was defined as a global PSQI score greater than 5.ResultsAfter adjustment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poor sleep quality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both mild and moderate-to-severe NAFLD in males, but sleep duration was not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NAFLD. In females, sleep condition was not related to NAFLD.ConclusionsPoor sleep quality but not sleep du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not only moderate to severe but also mild NAFLD in males. In females, 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quality and duration with the risk of NAFLD was in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