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乳腺癌患者16例,治疗第1天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2天吡柔比星40mg/m:静脉注射,28d为1治疗周期,2周期后参照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3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68.8%(11/16),初治有效率为83.3%(5/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 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可以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张婧  罗敏  周媛  张积仁 《中国肿瘤》2008,17(11):954-957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免疫靶向偶联物,在肿瘤组织中接种人IgG非特异性靶点,探讨人造靶点免疫导向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THP)偶联物,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EUSA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毗柔比星偶联物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比较分析小鼠抗人IgG、游离盐酸吡柔比星、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对S180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肿瘤组织中盐酸吡柔比星药物浓度。[结果]制备的偶联物中,小鼠抗人IgG、葡聚糖与盐酸毗柔比星物质的量比为1:2.5:54;偶联物保留了小鼠抗人IgG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偶联物对S180细胞有体外杀伤作用。对荷S180肉瘤小鼠进行体内导向治疗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人IgG组中肿瘤组织含盐酸吡柔比星含量较盐酸吡柔比星组增加(P〈0.01)。[结论]通过在肿瘤组织中接种IgG非特异性靶点,用抗人IgG单克隆免疫导向吡柔比星治疗小鼠S180肉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动脉注射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药物治疗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注射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药物治疗消化道肿瘤林钧华李国安宋明志于尔辛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癌病房(上海市200032)自1997年5月起,试用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吡柔比星(THP-ADM,THP-Adriamycin)为主的化疗药物治疗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吡柔比星(THP)是一种半合成的新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阿霉素(ADM)相似,其抗肿瘤活性与ADM相当或稍高.为观察吡柔比星与其他抗肿瘤药联合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我们采用吡柔比星(THP)联合CTX、5-Fu方案(简称CTF方案)与CMF方案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急性髓系白血病)用吡柔比星+阿糖胞苷的TA方案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的VTLP方案;对照组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或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方案。治疗组94例,对照组79例。结果 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78.72 %)明显高于对照组(50.63 %)(P<0.01),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作为初治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应用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45例,其中具有明确客观指标可供评价者30例,同时用阿霉素代替吡柔比星方案联合治疗乳腺癌可入组者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表明:THP组疗效明显高于ADM组(P<0.05),尤其对中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效果更满意(P<0.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程度大致相仿,而心、肝、肾毒性和脱发反应的发生率THP组明显低于ADM组。由此提示,吡柔比星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药物,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为新一代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我们从1995年10月~1997年10月,应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各种儿童恶性肿瘤38例,并与同期应用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30例患儿作疗效及副作用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常规剂量吡柔比星每疗程〈120mg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高危、复发难治白血病近几年常见报道。本院2005年1月始对5例高危、复发难治白血病采用单疗程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产品)150mg为主的联合化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彭利  刘涛  张青云  张萌  王顺祥  唐瑞峰  张凤瑞 《肿瘤》2007,27(5):361-364
目的: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survivin的ASODN,脂质体转染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RT—PCR法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变化;FCM法检测对细胞周期、凋亡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测定survivin表达抑制前后细胞对吡柔比星、氟苷、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ASODN转染后细胞呈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减弱(P〈0.05),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5)。ASODN转染组可增加SMMC-7721细胞对吡柔比星、氟苷、顺铂的敏感性(P〈0、01)。结论:Survivin ASODN转染能下调survivin表达,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提高对吡柔比星、氟苷、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吡柔比星加西艾克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聪玲 《中国肿瘤临床》2001,28(11):861-863
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是新一代半合成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抗瘤谱广。为观察吡柔比星与其它抗肿瘤药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吡柔比星(THP)、西艾克(VDS)和顺铂(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5~68岁,中位年龄54岁。其中初治者18例,复治者8例;腺癌16例,鳞癌10例;Ⅲ期15例,Ⅳ期11例。全组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有可测量的临床…  相似文献   

11.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吡柔比星(THP) 替代阿霉素(ADM)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肿瘤65 例,主要有胃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疗效满意,毒副反应较轻,脱发副作用发生率仅为123% (8/65) 且多为Ⅰ、Ⅱ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在恶性肿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78例乳腺癌、胃癌、大肠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患者应用以吡柔比星和表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有效率吡柔比星组75%,表阿霉组83.33%,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较轻,发生率毗桑比星组分别为69.05%和9.52%,表阿霉素组为722%和8.33%,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脱发毒性吡柔比星组明显低于表阿霉素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吡柔比星与表阿霉素相比疗效相似,而脱发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时所使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的最佳配比方案。方法:多种水溶剂和造影剂溶解吡柔比星后以不同油水比例与碘化油制成7种乳剂。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各样本物理稳定性。用控制应力流变仪检测样本粘滞度。结果:吡柔比星经生理盐水和非离子型造影剂溶解后与碘化油制成的乳剂(NNTLE)性质稳定,粘滞度较其它乳剂低。油水比2:1的NNTLE稳定性最好,粘滞度适中。结论:油水比2:1的NNTLE是较为理想的吡柔比星-碘油栓塞剂配制方法,利于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5.
欧阳忠  赖幼琳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9):1104-1105
尽管阿霉素(ADM)具有高效的抗癌效能,但由于明显的心脏毒性等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吡柔比星(THP)是阿霉素的四氢吡喃衍生物,为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癌药物。有报道THP的抗肿瘤活性与ADM相似,单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为21%~59%,但毒副作用低于ADM。我们自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分别采用含吡柔比星的CT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3例和含阿霉素的CAF方案37例。现将两种方案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59例卵巢癌病人,分别给予了吡柔比星THP),表阿霉素(E-PI),阿霉素(ADM)为主的术后联合化疗,进行了临床观察对比,结果:THPEPI疗效相当,优于ADM。在心脏,脱发,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等毒付作用方面,THP明显低于EPI和AD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血尿、吸烟、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可能是影响膀胱肿瘤复发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多发、T1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MM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VAD方案是疗效较佳的方案,但是其中阿霉素(ADM)的心脏毒性较大,不适于老年患者。我科于2000年5月~2006年2月,应用吡柔比星(THP)取代VAD方案中的ADM为VTD方案治疗MM,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吡柔比星不同剂量组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THP 60 mg连用3 d)和对照组(THP 40 mg连用3 d),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76.1%,对照组完全缓解率55.0%(P<0.05),治疗组Ⅳ度骨髓抑制率82.6%,高于对照组(57.5%,P<0.05),心肝肾等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柔比星60 mg连用3 d联合化疗方案更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诱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以THP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吡柔比星的抗肿瘤活性及毒性反应。方法 以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6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结果 完全缓解5 例、部分缓解32例,有效率59.6% (37/62)。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心电图异常。结论 吡柔比星具有抗多种肿瘤活性且毒性作用低,具有较好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