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采用恒粘剂2-巯基苯并噻唑(MT)制备恒粘天然橡胶(CVNR),研究其性能,并与传统的恒粘剂盐酸羟胺(HH)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恒粘剂HH或MT均能制备出恒粘效果较好的NR。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MT-CVNR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塑性初值(P0)和门尼粘度基本恒定不变;HH-CVNR的Mw、P0和门尼粘度起初变化不大,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逐渐失去恒粘特征。与HH-CVNR硫化胶相比,MT-CVN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明显较好。  相似文献   

2.
用恒粘剂盐酸羟胺(HH)对天然橡胶(NR)杯凝胶进行恒粘改性,研究HH质量分数对NR性能的影响,并探究恒粘NR在V带底胶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变HH质量分数可以制备门尼粘度不同的恒粘NR;HH改性的恒粘NR生胶的弹性模量减小,损耗因子增大;恒粘NR制备的V带底胶不仅加工性能改善,硫化速率增大,密炼能耗降低,生产效率提高,而且物理性能、耐屈挠性能和炭黑分散性提高;用质量分数为0.005的HH改性的恒粘NR制备的V带底胶拉伸强度最高,耐屈挠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恒粘剂硫酸联胺对天然橡胶(NR)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R中加入恒粘剂硫酸联胺,胶料的t_(10)缩短,t_(90)延长;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NR和恒粘天然橡胶(CVNR)胶料的t_(10)和t_(90)缩短,NR胶料的t_(10)对温度的依赖性小于CVNR胶料,t_(90)对温度的依赖性大于CVNR胶料;NR胶料的t_(10)对t_(90)的影响灵敏度大于CVNR胶料;NR和CVNR胶料的M_H随硫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赵桂英  杨昭 《化工时刊》2014,(3):28-30,34
研究了松香、古马隆、酚醛树脂、C5树脂及环氧树脂对NR/BR并用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胶料硫化特性、工艺性能及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增粘树脂均具有软化增粘的作用,能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提高胶料的塑性,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对胶料硫化特性影响不大;酚醛树脂能增加胶料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加入C5树脂可以提高胶料的撕裂强度和耐磨性;环氧树脂的加入能缩短加工工序、降低混炼能耗,胶料的弹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张桂梅  姜士宽  岩利  徐荣  邹建云 《橡胶工业》2019,66(9):0675-0678
研究鲜天然胶乳中添加盐酸羟胺及湿凝胶粒进行盐酸羟胺溶液浸泡和喷淋的3种恒粘处理方式对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恒粘处理后,NR的塑性初值和门尼粘度减小,塑性保持率增大,拉伸性能下降。3种恒粘处理方式均可有效减小NR的门尼粘度,其中鲜天然胶乳恒粘处理NR的恒粘保持效果最好,湿凝胶粒喷淋恒粘处理NR的恒粘保持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采用湿法制备白炭黑/天然橡胶(NR)母胶,并分别采用NR标准配方和带束层粘合配方制备硫化胶,对硫化胶的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干法制备硫化胶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湿法白炭黑/NR母胶中白炭黑均匀分散;当采用NR标准配方时,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和拉伸强度增大,填充10份高分散白炭黑硫化胶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明显高于易分散白炭黑硫化胶;当采用带束层粘合配方时,含湿法母胶胶料的加工性能较好,白炭黑用量为10份时,含湿法母胶硫化胶老化后钢丝帘线的粘合力保持率较大,粘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少量石墨烯部分替代NR胶料中的炭黑,通过熔融混炼法制得石墨烯/NR胶料。试验结果表明,3份石墨烯虽然降低了NR的加工安全性、硫化速度、交联密度和撕裂强度,但却提高了胶料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硬度和耐磨性能,同时也降低了胶料的压缩疲劳温升和压缩永久变形,并使NR硫化胶有较好的耐热老化性能和耐伸张疲劳性能、一定的抗湿滑性能和较低的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国产恒粘天然橡胶(NR)在橡胶轨枕垫(简称轨枕垫)中的应用,并与进口同类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产恒粘NR和进口恒粘NR的生胶门尼粘度均符合指标要求;国产恒粘NR的基本性能均略优于进口恒粘NR;国产恒粘NR轨枕垫胶料与进口恒粘NR轨枕垫胶料的性能均达到指标要求,其中国产恒粘NR轨枕垫胶料的性能均优于进口恒粘NR轨枕垫胶料,采用国产CV-7恒粘NR的轨枕垫胶料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探讨促进剂、多功能助剂PA、防焦剂苯甲酸和白炭黑对平衡硫化体系NR胶料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促进剂D/NOBS并用的NR胶料焦烧时间较长和正硫化时间较短,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较高;加入多功能助剂PA使胶料的焦烧时间略有延长,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提高;采用苯甲酸作防焦剂可以大幅度缩短胶料的正硫化时间,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硬度;白炭黑和偶联剂Si69(质量比100/3)直接加入的胶料正硫化时间明显缩短,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薛彬彬  陈建军 《橡胶科技》2023,21(3):0132-0135
研究天然橡胶(NR)的门尼粘度和塑性保持率(PRI)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R的门尼粘度和PRI越小,则生胶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胶料的门尼粘度减小,门尼焦烧时间延长,硫化速度减慢;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减小,生热增大,耐热老化性能下降,炭黑分散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黏度法测定UHMWPE特性黏数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黏度法测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的特性黏数过程中的乌氏黏度计毛细管内径、UHM-WPE浓度、复合抗氧剂浓度和溶解时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内径毛细管的乌氏黏度计测量UHMWPE的特性黏数时,得到的结果是有差别的,测量UHMWPE的特性黏数时溶液浓度不宜高;为防止测定过程中UHMWPE YPE-1样品的溶解和降解,复合抗氧剂的加入质量分数0.002 5%为宜.  相似文献   

12.
乔琦  王储  张向英  李木青  周婷 《当代化工》2021,50(3):604-608
介绍以高黏度合成油替代传统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改进方案,分析这两类黏度指数改进剂调和后产品的黏温特性、低温流动性、剪切安定性、热氧化安定性等关键性能,并进行抗氧剂的复配,筛选出符合协议标准的小黏度液压油方案,使其在减少设备磨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延长换油周期以及节能环保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性,在开发和应用的各个方面都遇到一些技术难题.针对目前超稠油加热降粘工艺存在能耗过高的问题,采用了掺活性水降粘工艺.为了保证油样具有代表性,分别在锦州采油厂联合站进站管线和21#采油平台井口取样阀取稠油样品,进行了掺活性水降粘工艺试验,乳化降粘试验结果表明,稠油温度在40~80 ℃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稠油生产过程中,应用各种降粘技术措施,降低稠油的黏度,提高稠油流动的速度,达到高效开采的技术要求。注汽降黏开采稠油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注汽降黏开采稠油的工艺技术措施,不断提高稠油油藏的开采效率,促进稠油油藏开发效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常用的液体增粘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液体洗涤剂中常用的几种增粘剂的不同性能。重点列出了无机电解质、烷工醇酰胺、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和现酸聚合物等增粘剂在多种体系中的增粘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添加多糖,例如卡拉胶可以增加明胶溶液的黏度。这里介绍这种高黏度混合物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17.
稠油降粘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宇  宋天民 《河北化工》2009,32(11):27-29
稠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轻油含量少的特点,使得开采和输送稠油的工艺难度大,增加了开采和输送的成本,为了能够合理、经济地开采和输送稠油,必须对其进行降粘。对目前稠油开采和输送中的降粘方法及应用概况进行了研究,包括开采中所应用的蒸汽吞吐、蒸汽驱、火驱法和输送中所应用的乳化降粘法、稀释法、低粘液环输送法、添加油溶性降粘剂法。  相似文献   

18.
Simple estimates of the coefficient of dynamic viscosity of some metals are conside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hock loading of aluminum, copper, and steel plane specimens are given. It is shown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dynamic viscosity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 size of the structural level of plastic strain at which loading-energy dissipation is conside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level that determines the viscosity of materials under high-velocity loading is the mesoscopic level with a characteristic size of 10 m. Key words: viscosity, high-velocity loading, mesoscopic level, interferogram.  相似文献   

19.
对高分子材料的黏数、特性黏度及其自动测试和数值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Viscosity of crude oi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viscosity data for seven different North Sea oils is presented. A new corresponding states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the viscosity of both gaseous and liquid hydrocarbon fluid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quired input is critical constants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each component. Very accurate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r the crude oils using the C7+-characterization procedure of Pedersen et al.[1]. The viscosity correlation is also shown to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pure hydrocarbons and binary mix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