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提出一种经验模式分解和时间序列分析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 首先,对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经验模式分解,产生高低频分量和余量;然后,对各分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确保高频分量采用改进和声搜索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低频分量和余量采用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通过RBF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话务量数据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基于小波变换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话务量组合预测模型。对忙时话务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话务量的重要因子;利用小波变换对数据进行分解和重构,得到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将低频分量输入ARMA模型进行预测,将高频分量和话务量重要影响因子输入粒子群算法优化的LSSVM模型进行预测,将两组预测结果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PSR-LSSVM的网络流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精度,利用相空间重构和预测模型参数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一种遗传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首先将相空间重构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作为遗传算法的个体,将模型预测精度作为个体适应度函数,然后通过遗传操作获得模型全局最优参数,最后通过网络流量仿真实验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预测方法,遗传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为网络流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渊  王鹏a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6):2229-2231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的精度,研究了一种融合小波变换与贝叶斯LSSVM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首先将原始流量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并将分解得到的近似部分和各细节部分分别单支重构到原级别上;对各个重构后的序列分别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将贝叶斯证据框架应用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的选择;将各个预测结果重构后得到对原始序列的预测结果。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较快的运行速度,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型公共交通短期客流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在利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原始数据的条件下,采用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EEMD-GWO-LSSVM)的算法,利用该算法实现城市大型公共交通短期客流预测。该模型采用EEMD分解原始数据,将分解后的各个本征模函数(IMF)分量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回归预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预测参数由灰狼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西安地铁二号线北客站一个月进出站人数进行训练预测,将预测结果和支持向量机(SVM),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仅利用灰狼优化参数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WO-LSSVM)算法以及基于交叉检验进行参数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算法具有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刘春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23(10):147-151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考虑到网络流量的长相关、非线性等特性,提出一种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PSO-LSSVM).首先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作为粒子的位置向量,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找到模型的最优参数,最后采用最优参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参比模型,PSO-LSSVM能够获得更高的网络流量预测精度,更能准确描述网络流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和AR-LSSVM的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二进正交小波变换和AR-LSSVM方法的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方案.首先利用Mallat算法对非平稳时同序列进行分解和重构,分离出非平稳时间序列中的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然后对高频信息构建自回归模型,对低频信息则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拟合;最后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从而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充分拟合低频信息,而且可避免对高频信息的过拟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变异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MPSOLSSVM)。首先对网络流量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的学习样本;然后采用变异粒子群算法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从而建立最优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最后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对比模型,MPSO-LSSVM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以为网络管理员提供有价值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当前流量预测模型难以准确刻画互联网流量的多重特性,并且存在构建时间长、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为此,设计基于提升小波分解的网络流量混合预测模型(WLGC).该模型利用提升小波将流量时间序列快速分解为分别具有低频和高频特性的近似时间序列和细节时间序列,近似时间序列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并通过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误差校准,细节时间序列在半软阈值降噪后利用自适应混沌预测方法对其预测,最后使用提升小波重构得到时间序列的预测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采用相空间重构对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进行重构,恢复网络流量的演化轨迹,采用非线性预测能力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进行训练建模,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优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用实际网络流量数据对该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刻画网络流量的变化趋势,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预测性能优于传统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利用延迟时间(τ)和嵌入维(m)间的联系,提出一种遗传算法优化τ、m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GA-PSR)。将τ和m作为遗传算法的个体,以网络流量预测精度作为目标函数,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找到最优τ和m值,重构网络流量序列,采用BP网络对网络流量建立单步、多步预测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对比模型,GA-PSR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交通流预测过程中城市道路路网的空间特征难以充分提取,导致预测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图卷积网络(GC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组合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GCN对拓扑结构数据处理的优势,将城市道路路网空间排列结构转换为拓扑关系建模,通过解决拓扑关系问题有效提取出路网间的空间特征。采用GraphSAGE算法改进GCN模型,通过加和聚合算子和图注意力机制(GAT)聚合空间特征,将包含空间特征的输出作为GRU模型的输入提取时间特征。利用真实道路车流量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不具有GCN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约8%,均方误差缩小约0.010?37,说明所提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可以为大型城市路网提供重要的交通诱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精准的日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已有的日交通流预测模型大多在短期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步预测或者多目标预测的方式改进而来。这两种改进方案中,前者对误差的传播更为敏感,而后者则忽视了预测结果的时序关系,导致预测模型精度偏低。提出了一种用于日交通流预测的编码器-解码器深度学习模型,首先将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作为编码器-解码器模型的基本单元以提高模型捕捉长期依赖关系的能力,其次引入注意力机制调节编码向量的权重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新的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序列到序列预测模型,与传统的序列到点的模型相比更加契合日交通流预测的需求。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取美国5号州际公路西雅图段的实际交通流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模型在平均车流密度大于40辆/km的时间段中,其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与LSTM、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AR-LSSVM的网络流量组合预测模型。利用Mallat算法对非平稳的网络流量序列进行分解和重构,得到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对具有平稳特性的高频信息用AR模型进行预测,而对体现非平稳的低频信息用LSSVM进行预测;再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从而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而且预测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网络流量预测是网络管理的基础,网络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周期性、时变性和非线性,传统单一线性模型ARIMA或非线性模型SVM均难以准确描述网络流量复杂变化规律,为此,提出一种网络流量组合预测模型(ARIMA-LSSVM)。采用ARIMA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捕捉其周期性变化趋势,采用LSSVM对网络流量非线性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同时采用遗传算法对LSSVM参数进行优化,采用LSSVM两种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网络流量的最终预测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网络流量预测模型,ARIMA-LSSVM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精度,更能全面刻画网络流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杨超  王志伟 《计算机工程》2011,37(14):149-151
针对城市交通流的复杂性、随机性、非线性等特点,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小波神经网络(WNN),以克服传统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小点等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GA-WNN的城市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GA-WNN、GA-BP和WNN模型对南昌市南京西路交通流进行仿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GA-WNN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相比GA-BP和WNN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CS-BPNN)。基于混沌理论对短时交通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将重构后的时间序列输入到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采用布谷鸟搜索算法找到BP神经网络最优参数,建立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对CS-BPNN性能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对比模型,CS-BPNN提高了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更加准确反映了短时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蚁群算法(AC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ACO-LSSVM)。将LSSVM算法参数作为蚂蚁的位置向量,采用动态随机抽取的方法来确定目标个体引导蚁群进行全局搜索,并在最优蚂蚁邻域内进行小步长局部搜索,找到算法的最优参数,建立了基于ACO-LSSVM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其他网络流量预测算法,ACO-LSSVM算法提高了网络流量预测精度,更能准确地描述网络流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针对大型路网中单个路段的交通流预测考虑因素单一、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充分利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在时序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结合路网交通流时空分析并运用LSTM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对路网中路段检测站点间交通流数据进行相关性计算,并设置不同阈值来选择出代表路段的编号构造原始数据矩阵,对矩阵进行压缩来增加运算效率,最后将压缩矩阵输入模型中进行预测。设置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相较于其他几种模型预测准确率平均可提升11.84%,是一种高效率的交通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网络流量进行准确预测,针对传统极限学习机的“过拟合”不足,提出一种极限学习机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融合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ELM-LSSVM)。该模型通过相空间重构获得网络流量的学习样本,引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极限学习进行改进,并对网络流量训练集进行学习,采用仿真实验对模型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ELM-LSSVM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实现了网络流量准确预测,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