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患者104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其中房颤组42例,非房颤组62例,比较2组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以及颅内出血、死亡等不良结局情况。结果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的ADL评分、溶栓时间(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糖尿病患者占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平均年龄、高血压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房颤组溶栓前、溶栓后24h及7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房颤组溶栓前、溶栓后24h、7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房颤组溶栓后患者颅内出血转化11例,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不良结局6例,而非房颤组颅内出血转化为3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不良结局2例,2组颅内出血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症状性颅内出血(P=0.076)及不良结局(P=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患者是颅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结论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溶栓后虽明显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但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及不良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为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尤瑞克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Scale(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定2组疗效,并随访半年评定Barthel指数(BI)分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HSS、MR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尤瑞克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8例,随机分成两个组,对照组74例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7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95%(71例),对照组74.32%(5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心理治疗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0例。心理治疗组给予常规神经系统药物和心理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ADL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心理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心理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基本痊愈和显效人数明显多于心理治疗组,好转和无效人数少于心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头痛、失眠加重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监测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HAMD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够缓解PSD的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法舒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2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研究组NIHSS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更显著,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基本痊愈率、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10.30,P0.05或0.01)。治疗前2组血浆hs-CRP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hs-CRP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降低其血浆hs-CRP水平及血黏度,改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05—2017-05睢县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44例脑卒中后重性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患者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6%)明显低于联合组(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HAMD、ADL、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DM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SP和CRF水平均降低,NPY水平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症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可改善患者情绪,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11—2016-03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视空间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选项、定向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个月后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以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可改善患者认知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4例。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路优泰;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2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3、4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发病3d内和10d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5d2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0d2组NIHSS、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水平72h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d时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20d时ALB、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营养指标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文拉法辛对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文拉法辛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分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结果治疗前2组HAMD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组HAMD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无显著差异,治疗后4周观察组ADL分值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周、8周观察组ADL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分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观察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8周观察组NIH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迅速控制患者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抗凝、改善脑供血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评定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36.66%,总有效率为66.6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幅度、ADL评分上升程度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抗凝、控制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更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血清尿酸(UA)、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皮质醇(COR)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9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分患者纳入非抑郁组(86例),7≤评分<17分为轻度抑郁组(28例),17≤评分<24分为中度抑郁组(24例),评分≥24分为重度抑郁组(12例)。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UA、non-HDL-C及COR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UA、non-HDL-C及COR水平与NIHSS评分和ADL评分相关性。结果 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血清UA、non-HDL-C及COR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ADL评分则明显下降(P<0.05)。在血清UA、non-HDL-C及COR水平及NIHSS评分上,轻度抑郁组最低,其次为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最高(P<0.05)。而ADL评分则轻度抑郁组最高,其次为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最低(P&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标准进行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统计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d血肿体积与NIHSS评分,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NIHSS评分,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体积与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6.7%和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65.2±8.4)分,NIHSS评分(11.3±5.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3±8.6)分和(16.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能有效延缓血肿增大,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有利于促进后期生活活动能力良好恢复,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与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方案对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训练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03—2018-05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常规康复方案(对照组,n=20)与肌电生物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康复方案(观察组,n=20),并对其治疗前后的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EMG、FMA、MBI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训练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 康复治疗前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即EMG、FMA、MBI各维度评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评定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估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与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方案治疗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且明显提高了训练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控制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老年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及NIHSS和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和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患者抑郁(PSD)发生状况以及严重程度的演变规律。方法选取连续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4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16周随访研究,于脑卒中后1周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社会支持情况。脑卒中后1、2、4、8、12和16周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评估患者抑郁情况,根据不同时间点的HAMDS评分动态判定患者是否为PSD,并据此分为PSD组和非PSD组。结果脑卒中后2周PSD发生率(52.1%)达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PSD患者第2周HAMD评分达峰值平均(15.14±4.28)分,之后逐渐下降,第16周降至(10.00±2.20)分。脑卒中后1周PSD (HAMDS评分≥8分)组为24例(50%),脑卒中后1周PSD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PSD组,BI指数、SSRS评分显著低于非P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MDS评分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BI、SSR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经16周随访发现,PSD发生状况及严重程度呈动态变化过程;PSD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n=73)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n=73)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估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并对2组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及ET-1与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相关性,为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观察组)和非抑郁组(对照组),评估2组的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BI和AS评分分别为(60.52±8.09)和(16.26±2.83),对照组为(54.36±7.11)和19.58±3.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和注意力分别为(4.30±1.02)、(3.19±0.97)、(3.41±0.86)和(4.12±1.01),均低于对照组(4.86±1.24)、(3.88±1.05)、(4.08±1.17)和(4.82±1.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和ADL评分分别为(20.98±8.46)和(51.36±6.17),对照组为(25.01±9.51)和(57.82±6.4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均较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对于维持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