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晋  洪涛  李强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6):166-167,169,F0003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量化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已确诊的肝癌病人共53个肿瘤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瘤内量化注射无水酒精(PEIT),注射量按回归方程Y=2.885X(肿瘤直径≤5cm时),Y=1.805X(当肿瘤直径2〉5cm时)计算,式中X为肿瘤最大直径(cm),Y为注射酒精量(mL),每3~5d注射一次,直径≤5cm,4~10d为一疗程;直径〉5cm,15-20次为一疗程。超声观察肿瘤大小及内部回声变化,随访观察1、2、3、4、5年的生存率。结果超声示:肿瘤直径有不同程度缩小,1~2个疗程后,其平均直径从4.8cm降至2.8cm,肿瘤结节普遍回声增高,26%肿瘤结节周边示高回声环,20%肿瘤明显缩小呈光斑样,后伴明显声影。23例肿瘤直径≤3cm的患者,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86.9%(20/23)、69.6%(16/23)、60.9%(14/23)、47.8%(11/23)。13例肿瘤直径大于3cm患者,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10/13)、61.5%(8/13)、53.8%(7/13)、46.2%(6/13)、30.8%(4/13)。36例中60%病人注射无水酒精后有脸部及上身皮肤潮红(酒醉面容),休息数小时后恢复正常,36例均未发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及全身并发症,无一例术后12h内死亡的患者。结论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量化注射治疗肝癌,疗效安全可靠方法简单,易操作,副作用极小,损伤小,价格较低廉,患者易接受,尤其是对肿瘤直径≤3cm的疗效更佳。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141例脑膜瘤病人行伽玛刀治疗,其中54例伽玛刀术后随访2~18个月。结果肿瘤缩小17例(31.5%),肿瘤停止生长34例(63%),肿瘤增大3例(5.5%);7例病人(13%)治疗6个月内出现放射诱发水肿,均经脱水及激素治疗,3例病人效果欠佳而行手术切除。伽玛刀治疗脑膜病故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手段,是神经外科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应用碘油化疗药乳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28例,术后26例临床情况改善,治疗2次,肿瘤可缩小(50%)8例,中度缩小(25%-50%),12例,轻度缩小(25%)2例,肿瘤轻度增大4例未复查。所有肿块缩小的病例均见肿瘤血管减少,大多数病人术后血管造影未见明显侧支循环形成,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8个月生存率为100%,85%,61%,其中生存期大于6个月者均为团块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 U M C- Ⅰ超声引导微波治疗仪,对43 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了研究,采用分次多点多部位由深到浅低功率长时间分段凝固,输出功率30~60 W ,作用时间200~1 800 s。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肿块缩小,其中3 例完全消失,肿块中央回声增强,周边呈低回声,境界清晰,肿瘤内血流消失或减少,12 例 C T 检查,肿块缩小,无强化,23 例超声引导下活检大片坏死。43 例均健在。随访最长 12 月,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病人饮食明显增加(33 例), A F P和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微波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适于各期肝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肿瘤穿刺注射无水酒精(PEI)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肿瘤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50例肝癌,每周1-2次,4-6次为1疗程,并对肿瘤大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3月彩超检查,其中3例肿块完全消失,23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另24例肿块无变化或增大。治疗后肿块中央回声增强,周边呈低回声,境界清晰,肿瘤内血流消失或减少。病人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饮食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甲胎蛋白(AFP)8例转阴,16例下降5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酒精介入治疗对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瘤内注射^90钇-玻璃微球(^90Y—CTMS)治疗肝癌的疗效,以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共40个肿瘤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入核素^90Y—CTNS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个肿瘤中有36个缩小,24个缩小明显;91%的患者AFP不同程度下;随访至48个月,14例病例存活。结论瘤内注射^90Y—CTMS对治疗肝癌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20例结节型和肿块型肝转移瘤行肝动脉内灌注化疗(TAI)和丝裂霉素碘化油混悬剂栓塞(TAE),并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症状好转,肿瘤缩小16例,其中12例肿瘤缩小超过50%,存活半年以上17例,存活1年以上6例。TAE和PEI联合应用,可互相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不失为治疗肝转移瘤的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  相似文献   

8.
对20例结节型和肿块型肝转移瘤行肝动脉内灌注化疗(TAI)和丝裂霉素磺化油混悬剂栓塞(TAE),并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体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症状好转,肿瘤缩小16例其中12肿瘤缩小超过50%,存活半年以上17例,存活1年以上6例。TAE和PEI联合应用,可互相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不失为治疗肝转移瘤的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不能手术肝癌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方法:B超引导下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30例原发性肝癌(PHC),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体积变化,血清AFP水平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免疫指标。结果:治疗后,96.7%PHC临床症状减轻,血清AFP水平明显下降;肿块缩小率 ≥50%者占75.6%,平均肿块缩小率53.3%,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10.
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Krukenberg肿瘤(库肯勃瘤)患者的超声或双工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变累及双侧26例,占86.7%。超声首先提示本病诊断有22例,定性诊断正确率为73.3%。本病典型声像图特征为实质性肿块内有一至数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的无回声区,外形如肾形或椭圆形,大多有包膜,边界清楚。本组此型占85.7%(48/56个肿块),其平均大小为9.5cm。其中6例(10个)库肯勃瘤患者同时作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发现卵巢肿瘤周边或内部有彩色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为高速低阻型,其测值为ps50~68cm/s(x~-±s为58.0±4.8cm/s),RI:0.38~0.46(x~-±s为0.41±0.03)。病理对照发现,病灶内类圆形无回声区系印戒细胞分泌粘液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