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0年,曲阜师范大学刘相雨博士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论稿》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余者分别就历史演义、英雄侠义、神怪小说、家庭小说、知识分子出处选择、才子佳人等题材类型,分主题探讨各代表性文本同儒学的关系问题,专题性地予以描述和揭示.大致说来,该书优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法言会纂》是清代中叶四川地区的一部简明斋醮科仪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斋醮仪式和文本的重订和规范。本文试图理清此书现存的版本、结构和作者,并且阐述了《法言会纂》此书与四川"刘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词牌名小说,即是以词牌名或曲牌名为基本词汇素材,借助词牌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学叙事的小说作品。明代通俗类书《绣谷春容》收录了五种词牌名小说,其中以《梅嘉庆传》最为典型。词牌名小说属于谐谑文学的一种,"集词牌名句""集词牌名词"是词牌名小说的早期形态,苏轼《杜处士传》、李衍《陈子衿传》与词牌名小说有着深厚的渊源。词牌名小说是词牌与小说的巧妙结合:词牌在小说中不仅用于指代事物,还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小说为词牌"变体为文"创作条件,作者凭借个人才情和艺术积累,使得词牌文化得以施展。词牌名小说是雅、俗文学交融的产物,词牌的本事典故、艺术内蕴提升了通俗小说的文化品质,展现了明代通俗文学创作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不管是在唐传奇还是明代拟话本小说中,以婚恋和女性的形象为主题的小说都占了很大比例,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白行简的《李娃传》是唐代传奇体小说的经典之作。冯梦龙所编的"三言"在明代短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本文通过李娃与杜十娘两个女性形象的分析,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试图揭示文人孤愤意识、道德责任、尚奇心理等创作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中的奇禽怪兽□薛青林郝丽华《山海经》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记录现今世界难以见到的和难以考查证实到的奇禽怪兽,作者不但记载了这些动物的发现地点,描述了它们的外形特征,而且有的还介绍了它们的药用和实用价值。面对这些记载详细的资料,这些奇禽怪兽存在的真...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并不仅有话本小说,还有一种独特类型,即白话宣讲小说,它以《跻春台》为代表,包括近几年陆续发现的《照胆台》、《救生船》、《萃美集》、《辅化篇》、《大愿船》、《保命救劫录》、《救劫保命丹》等作品白话宣讲小说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它产生于清代圣谕宣讲的背景之下,是民间宣讲圣谕和善书留下的案证故事集及改编本。白话宣讲小说不是话本小说,以《跻春台》为代表的这些作品与话本小说在起源、创作目的、文体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白族青年作家北雁的小说《骏马》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后被《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期转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小说以"驯马——骑马——赛马——偷马"的故事为主线,借重"骏马"这一表意性象征符号,高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与蓬勃旺盛的民族民间文化精神.抒情意蕴浓郁,象征意味深沉.强悍、劲健、迅捷的"骏马"形象寄寓着矫健顽...  相似文献   

8.
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威廉·福克纳未发表的十四首爱情诗——《春之梦》。这部诗集是作者曾同意出版的一组长篇诗歌,也是他弃诗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写的最后一部诗集,在此以后,他便开始了第一部小说《士兵的报酬》的写作。作者曾于1921年将这些诗装订成册,赠送给他的未婚妻埃斯特尔·弗兰克林,并于1923年经过重新编排之后交给了一家小出版商出版,但由于缺乏资金,以及作者本  相似文献   

9.
姚诗聪 《寻根》2023,(1):52-56
<正>唐传奇小说《三梦记》,顾名思义是指小说中所言及的“三梦”。全篇记事简明,开篇即直言,“人之梦”是小说的叙事核心,作者白行简以“异于常者”为取材准则,为人们讲述了三个分属不同类型的异常之梦的故事。其一为刘幽求远出夜归,途经寺院外,见其妻与十余人在寺中宴饮,掷瓦击之,忽不见。急归家,其妻自述梦中被瓦击醒,这属于“彼有所梦而此遇之者”,写的是梦境连接现实。其二为白行简、  相似文献   

10.
在明代,随着笔记小说的丰富积累及出版业的繁荣,不少小说家在笔记小说的文体上进行诸多尝试,体现出笔记小说发展中求新、求变的一面。晚明笔记小说在编撰形式上多采取丛编、汇编与增补、摘录的形式,将前代和同时代的作品进行重新分类编辑。张丑的《名山藏广记》则突破性地以史书体例来结构小说。此外,"笑话"创作形式的变化和叙议结合的风格,"小品类"笔记小说"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清新自然的语言、个性化的内容,《续耳谭》"以简御繁"的叙事策略,都是值得注意的文体现象。  相似文献   

11.
钱宁 《世界文化》2023,(12):55-59
<正>狄仁杰(630—700)是我国唐代卓越的政治家,以“清官”“神探”著称,千古传诵。自20世纪中叶以来,狄仁杰在国外备受瞩目,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这得益于荷兰汉学家高罗佩(1910—1967)的小说《大唐狄公案》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狄仁杰的卓越历史功绩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清代出现了六十四回的《武则天四大奇案》(即《狄公案》,作者佚名),兼备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特色,虚构描写狄仁杰屡破奇案、  相似文献   

12.
<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梦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仅第五回便融合了四种不同的梦型:亡灵警梦、神仙助梦、预兆之梦和适志警梦。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在继承传统梦文化的同时,还加以改造和创新。以这四种梦型为参照系,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探究《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亡灵警梦亡灵警梦是指亡灵通过向梦者预警并指出脱困之法,从而使梦者转危为安之梦。这种梦型早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就有记载:晋楚鞌之战前夕,晋将韩厥梦其亡父谓其"且辟  相似文献   

13.
《大理文化》2011,(12):2-2
《希夷之大理—望夫云》剧情主线取材于大理民间流传了千年的神话传说"望夫云",讲述了公主和猎人浪漫而又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情节凄美以至感动神灵。舞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王符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研究成果多,而且研究队伍庞大。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作者生平、思想、《潜夫论》文本研究等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王符思想研究的深度挖掘,把王符与前代思想家及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对比研究,以及对王符思想所具有的现代价值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科学家群体形象"进行整体研究,对我国古代科学家介绍性文本予以模块化分析和可视化处理,通过分析其家庭出身背景、学科背景以及所具备的精神特质等状况,以期通过对代表性文本的模块化分析,得出古代科学家群体取得科学成就所需的宏观背景特质共性,为研究现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一个科学参考坐标的同时,进一步建构出更为有效的科学传播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是作者根据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写成的,展现了多棱镜似的印度形象,抨击了英国殖民者“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福斯特的作品浸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福斯特塑造的印度形象具有独特的复杂性。本文试以小说中的人物、风景为代表,从形象的角度解读福斯特笔下的印度形象,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
《大理文化》2011,(10):2-2
《希夷之大理—望夫云》剧情主线取材于大理民间流传了千年的神话传说"望夫云",讲述了公主和猎人浪漫而又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情节凄美以至感动神灵。舞台主体造型像一只巨大的眼睛,体现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中的"帝王师"是指一种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具有双重身份,君臣关系融洽并具有敏锐的政治目光和超现实神奇能力。"帝王师"形象寄予了封建时代文士的政治理想,也间接地折射出儒家政治思想的嬗变。明清两朝五百余年,涌现出大量的"帝王师"形象,尤其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塑造出的以"帝王师"为特点的"诸葛范型"后,出现了一批类似的人物,如《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女仙外史》中的吕师贞、《野叟曝言》中的文素臣、《草木春秋演义》中的决明子、《孙庞演义》中的孙膑、《宋太祖三下南唐》中的苗从善、《说唐三传》中的徐茂公等,成为明清小说史上独特的风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受到儒释道思想与文化传统的影响,明清神魔小说中"帝王师"形象特点鲜明,文化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是指以官员审案、断案为主要内容的一类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由公牍文案演化而来(刘世德、邓绍基《清代公案小说的思想倾向》).,也有学者认为神话传说是公案小说的正源(黄岩柏《中国公案小说史》)。尽管公案小说的渊源甚早,但其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却是在宋元时期。唐代小说中已出现一些像《苏无名》、《崔思兢》、《谢小娥》这样的精彩公案之作,较之汉魏六朝时期有很大发展,是公案小说的重要形成酝酿期。从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南宋时,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的重要分支之一,已成为与烟粉、灵怪、传奇等并驾齐驱的小说类型,据《醉翁谈录》记载。  相似文献   

20.
<正>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分为八种类型,而将短篇小说分为两类,这在我国古代小说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的古代小说研究者均继承了鲁迅先生的分类法,将讲史、神魔、人情、讽刺四类长篇小说及两类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称为名著,研究工作围绕着这几部作品展开。下面将近五年来名著与非名著的研究论文作一对比,以探讨古代小说研究中的视野问题。一、研究现状人们一般将"四大名著"、《儒林外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