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目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行甲状腺超声检查72例患者共86个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联合应用二者对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构建ROC曲线,评估各个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均能提高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效能,超声造影优于超声弹性成像。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最好,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7%、80.00%、93.02%、94.12%、88.89%,曲线下面积:0.885,与单独应用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在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6例患者246个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径≤10 mm)的超声TI-RADS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246个甲状腺微小结节中良性69个,恶性177个;69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63个,桥本甲状腺炎5个,纤维组织增生1个;177个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76个,甲状腺髓样癌1个。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TI-RADS、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超声TI-RADS、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246个甲状腺微小结节中,超声TI-RADS诊断为恶性221个,良性25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为恶性180个,良性66个;超声T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为恶性227个,良性19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86.4%(153/177)、63.6%(42/66)]均小于超声TI-RADS[98.3%(174/177)、88.0%(22/25)]和两者联合应用[99.4%(176/177)、94.7%(18/19)];但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60.9%(42/69)、85.0%(153/180)]均大于超声TI-RADS[31.9%(22/69)、78.7%(174/221)]和两者联合应用[26.1%(18/69)、77.5%(176/227)]。超声TI-RADS、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744、0.753。结论超声TI-RADS可作为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前者的辅助,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流成像技术联合弹性成像评分对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超声科进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136例,共141个TI-RADS 4类结节,所有结节均同时完成超声弹性成像及微血流成像检查,记录其微血流成像评分、弹性成像评分以及联合评分,并与甲状腺细针穿刺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构建ROC曲线分析比较微血流成像评分、弹性成像评分及两者联合评分法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评分法的诊断敏感度、准确性(86.4%、82.98%)高于微血流成像评分(65.05%、64.54%)和弹性成像评分(75.73%、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大于弹性成像评分(0.734)和微血流成像评分(0.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超声微血流成像和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能提高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被常规超声定义为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节重新定性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声造影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的进一步诊断价值。结果 84例102个常规超声TI-RADS 4类的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在增强模式和TIC的曲线变化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62.26%、特异度65.31%、准确度63.73%、阳性预测值66.00%、阴性预测值61.54%,超声造影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77.36%、特异度73.46%、准确度77.45%、阳性预测值78.85%、阴性预测值76.00%,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92.45%、特异度87.76%、准确度90.19%,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类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诊断,可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进一步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295例387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后甲状腺结节的微循环灌注特征和应用SonoLiver CAP软件获得的时间-强度曲线各定量参数分析,综合进行两次TI-RADS分类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295例387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2~5类的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82例121个、良性213例266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63.64 %(77/121)、特异度73.87%(229/310)、准确度79.07%(306/387)、阳性预测值45.83%(77/168)、阴性预测值83.88%(229/273),而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85.95%(104/121)、特异度92.93%(263/283)、准确度94.83%(263/387)、阳性预测值83.87%(104/124)、阴性预测值93.93%(263/280),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2,4.38,7.31,7.45,3.13;P<0.05)。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834。二次TI-RADS分类评估后甲状腺结节恶性组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 cm实性结节早期快速不均匀增强伴灌注缺损区,<1 cm实性结节呈不均匀低增强;实性结节良性组增强模式表现为均匀高或等增强以及结节周边环状高增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86,12.54;P<0.05);良恶性组间在增强水平、增强边界、始退特点、相对平均渡越时间、峰值强度、平均强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1.48,17.91,47.25,8.92,3.37,4.05;P<0.05);而增强范围、平均强度、峰值强度在良恶性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2.87,0.95,0.88;P>0.05)。 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可以做进一步良恶性鉴别,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及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TI-RADS 4 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欲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I-RADS 4 类甲状腺结节患者86例(共98个结节),术前行VTIQ及CEUS检查,获取结节的剪切波速度(SWV)值(SWVmax、SWVmin、SWVmean、SWVratio)及超声造影特征,建立VTIQ联合CEUS技术Logistic 回归模型,通过曲线下面积比较VTIQ、CEUS及两者联合后的回归模型对TI-RADS 4 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TI-RADS 4 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组内SWVmax、SWVmin、SWVmean、SWVratio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造影特征中,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强化方式、环状增强、消退方式在TI-RADS 4 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WVmean(>2.96m/s)、强化程度(低增强)是诊断TI-RADS 4 类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指标(P均<0.05)。SWVmean、CEUS技术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35和0.933。结论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及超声造影技术均可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价值。方法:以经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并接受超声引导线细针穿刺检查的120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象。分析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评分诊断恶性结节的价值。结果:穿刺检查结果显示143个结节中良性25个,恶性118个。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评分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结节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6(95%CI:0.743~0.876)、86.44%、76.00%;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结节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0(95%CI:0.758~0.888)、94.92%、68.00%;联合检测诊断恶性结节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1(95%CI:0.840~0.945)、83.90%、88.00%。联合检测诊断恶性结节的AUC高于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结论:超声造影、弹性成像鉴别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价值尚可,但二者联合鉴别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及实时弹性成像(VTIQ)技术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0例患者(共117个结节),常规超声检查为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实时弹性技术成像与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及VTIQ技术图像特征,实时弹性技术采用测定结节的应变比值(SR)评估结节硬度,VTIQ技术采用测定结节的剪切波速度(SWV)评估结节硬度。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2种方法单独以及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 结果117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43个,恶性结节74个。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单独以及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3% vs 86.7% vs 83.7%,72.5% vs 82.3% vs 84.2%,76.1% vs 84.6% vs 87.5%,73.3% vs 83.4% vs 84.5%,79.7% vs 85.5% vs 88.7%,0.786 vs 0.869 vs 0.881;根据ROC曲线SR的最佳诊断界值为3.3,VTIQ的最佳诊断界值为3.03 m/s。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与实时弹性成像方法单独以及两者联合应用不同组间曲线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5、1.83、1.03,P值均>0.05)。 结论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及VTIQ技术单独或联合应用对诊断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的良恶性均有一定价值,3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常规超声分级、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多模式超声成像评分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5例,共计162个结节,分别行TI-RADS常规超声分级、弹性评分及造影增强模式分析,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三种方法诊断效能及联合诊断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并进行评分分析。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评分临界值。结果三者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8.8%、96.3%及93.8%,与单一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临界值为6分时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6%,特异性87.7%,准确率89.5%。结论 TI-RADS常规超声分级、弹性成像技术及超声多模式超声成像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率,当联合诊断评分6分时,可判断为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患者95例,均行人工智能及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比较人工智能评分联合超声造影技术与单独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对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利用ROC曲线比较两组对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人工智能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的准确性高于单独超声造影检查(P0.05),两组之间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的AUC为0.958,高于超声造影检测的0.850(P0.05)。结论人工智能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联合声弹性图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4例(340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TI—RADS分类、声弹性图及2种方法联合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在340个甲状腺结节中,TI-RADS分类4b类以上考虑恶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8.1%、86.7%、87.1%,Kappa值为0.683,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声弹性图≥3分考虑恶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3.3%、90.6%、88.8%,Kappa值为0.711,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TI-RADS分类联合声弹性图评分≥7分考虑恶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5.7%、95.3%、92.9%,Kappa值为0.810,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结论TI—RADS分类联合声弹性图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较单一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各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82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病灶48个,恶性病灶34个.良性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后均早于周围腺体增强,晚于周围腺体廓清,多数结节表现为周边环状增强;恶性结节大多以低增强为主,增强回声不均匀,早于周边甲状腺组织消退.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93.75%、91.18%及93.75%,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91.67%、88.24%及91.67%,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85.42%、82.50%及97.62%.结论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两者结合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及以上甲状腺皱缩结节(MT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价值。方法 纳入52例MTN、53个结节(MTN组)和47例PTC、48个结节(PTC组),比较组间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差异,评价MTN特异性超声征象诊断MTN的效能。结果 组间T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显示组间结节位置、纵横比、钙化形态、钙化位置、血流分布、囊壁塌陷征、同心圆征及声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节最大径及回声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结节CEUS增强模式和壁增强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常规超声囊壁塌陷征、同心圆征、黑白双晕及CEUS结节无增强、壁增强诊断MTN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无增强模式诊断MTN的敏感度、准确率与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指标及壁增强(P均<0.05)。结论 CEUS诊断MTN的效能显著优于常规超声,鉴别MTN与PTC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联合硬度评分系统诊断TI-RAD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硬度评分系统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5个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术前分别行实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测定其硬度。在此基础上,以联合硬度评分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硬度进行评定,以硬度为依据,对甲状腺TI-RADS分类进行校正,以最终病理为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校正前后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TI-RADS分类校正前后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40.50%(32/79)、92.30%(24/26)、94.11%(32/34)、33.80%(24/71)、53.33%(56/105)和73.41%(58/79)、88.46%(23/26)、95.08%(58/61)、52.27%(23/44)、77.14%(81/1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85,P<0.001)。结论 联合硬度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联合超声造影(CEUS)及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分类标准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诊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4个结节。所有患者均行US-FNA检查和CEUS检查,比较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的结果,对比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US-FNA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3%、85.71%、94.03%、96.23%和85.71%,CEUS检查为92.45%、42.86%、82.09%、85.96%和60.00%,联合检查为100.00%、28.57%、85.07%、77.94%和100.00%,3种方法的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S-FNA检查的特异性高于CEUS检查和联合检查(P<0.05)。结论 US-FNA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方面的特异性较高,US-FNA与CEUS联合检查并未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6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以45个良性结节为良性组,53个恶性结节为恶性组)于术前行VTIQ及CEUS检查,获取结节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最小值(SWVmin)、平均值(SWVmean)、病灶最大值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比值(SWVratio)及CEUS特征,建立VTIQ联合CEUS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AUC比较VTIQ、CEUS及二者联合回归模型对TI-RADS 4类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SWVmax、SWVmin、SWVmean、SWVratio值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CEUS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强化方式、环状增强、消退方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mean(>2.96 m/s)、强化程度(低增强)是诊断TI-RADS 4类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指标(P均<0.05)。SWVmean、CEUS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UC分别为0.862、0.835和0.933。结论 VTIQ及CEUS均可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4类结节的恶性风险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26例甲状腺患者的结节特征,依据Kwak制定标准进行分类,其中TI-RADS 4A、4B和4C类结节纳入研究中,所有结节均行CEUS检查。CEUS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26个TI-RADS 4类结节中,CEUS诊断恶性为106个,良性为120个,术后病理诊断恶性110为个,良性为116个,CEUS诊断4类结节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5%、89.09%、93.10%、89.91%和89.74%。CEUS诊断4类结节结果和病理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23(P<0.001)。CEUS诊断4A、4B和4C类结节的实际恶性率,分别为14.06%(9/64)、47.53%(48/101)和86.89%(53/61)。 结论 CEUS检查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指导TI-RADS 4类甲状腺可疑结节临床后续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