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薛玉坤 《湖南医学》2014,(10):2025-2027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及CA125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49例卵巢癌患者、5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E4及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卵巢癌组血清 HE4及CA125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HE4的ROC曲线下的面积(0.935)大于CA125(0.913),根据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界值,HE4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89.8%)及特异度(89.9%)均高于CA125(85.7%,86.2%);HE4联合CA125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2%和84.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要高于单一检测灵敏度( P <0.05)。【结论】H E4可作为诊断卵巢癌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其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要优于CA125;HE4联合CA125可进一步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终末期肾脏疾病(ES RD )患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ES RD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为α-硫辛酸治疗组,B组为维生素E治疗组,C组为常规治疗组。另外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5例为正常对照组(N组)。治疗前及各组治疗半个月后,抽血监测血浆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A、B、C三组患者血浆AOPP含量均高于N组,SOD含量均低于N组,且与N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 P <0.01),而 A、B、C三组之间 AOPP、SOD含量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治疗后A、B组AOPP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与B组比较,A组AOPP含量下降更为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而A、B组SOD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与B组比较,A 组SOD含量升高更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C组患者AOPP、SOD含量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结论】α-硫辛酸能降低ESRD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且疗效优于使用维生素E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58例CHD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HF组)和22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OPG与IGF-Ⅰ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明显增高( P<0.01),而血清IG F-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明显降低( P<0.01)。血清中OPG与IGF-Ⅰ水平呈负相关( P <0.01)。【结论】OPG与IGF-Ⅰ共同参与了CHD的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的血清水平可以作为判断 CHF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40例、子宫良性疾病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HE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上述子宫内膜癌、配对的癌旁组织及子宫良性疾病组组织中HE4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水平较子宫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子宫内膜癌组术后血清HE4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HE4表达分别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及子宫良性疾病内膜组织(P<0.01),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HE4表达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灶范围、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HE4表达水平升高,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灶大小、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红  陈海丽 《湖南医学》2014,(10):1996-1998
【目的】观察雌激素他莫昔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本院50例MHD女性患者按有/无骨质疏松分为A组(n=26)与B组(n=24),再将A组随机分为A1组(n=13,服用他莫昔芬、骨化三醇和碳酸钙)与A2组(n=13,不服用他莫昔芬,余同A1);观察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疗效、副作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雌二醇(E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的变化;并以E2、BMP‐2水平对入组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治疗后A1组疗效显著优于A2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A组E2、BMP‐2水平显著低于B组,治疗后A1组E2、BMP‐2水平显著高于A2组(P<0.05),治疗前后各组iPTH、钙离子(Ca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提示治疗前A组及治疗后A2组iPTH与骨密度(BMD)值呈负相关(P<0.05),E2、BMP‐2、Ca2+与BMD值呈正相关,且E2、BMP‐2对BMD值影响最大。B组及治疗后A1组各指标与BMD值无线性回归关系。ROC曲线提示E2、BMP‐2与入组患者BMD值关系密切。【结论】他莫昔芬可能是通过提高MHD女性患者体内E2、BMP‐2水平从而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且E2、BMP‐2是影响MHD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45岁以下(≤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与45岁以上年龄组(B组)85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结果45岁以下内膜癌患者占同期内膜癌患者总数的21.30%,44.0%的患者合并未产、不育、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23.0%合并多囊卵巢,较145岁以上患者明显增高(分别为15.0%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肌层浸润少(P〈0.01),细胞分化好(P〈0.01),多为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两组患者临床分期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育、月经失调、内膜增生、多囊卵巢,表明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少于45岁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45岁以上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冠心病A型行为干预前后的有关血液指标变化的对比研究。方法:将1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区别在于加不加心理行为干预,其他临床常规为治疗相同。干预与治疗前后均观测有关血液指标并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下列指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A型行为改善(P<0.01);血清胆固醇(TC)降低(P<0.05);全血及血浆粘度降低(P<0.05);血浆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降低(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A型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有关血液指标,同时可缓解心绞痛症状,ECGST—T好转。  相似文献   

8.
血清人附睾蛋白4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旖骅  颜士杰 《安徽医学》2015,36(9):1068-1071
目的:评价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女性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浓度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HE4诊断子宫内膜癌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大于CA125;血清HE4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高于血清CA12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水平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深肌层浸润有关,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无关。结论相比血清CA125,HE4对子宫内膜癌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丽  雷萍 《湖南医学》2014,(4):690-69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S)患者患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对本院173例确诊为ES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由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组(A组,76例)和高血压与冠心病并发组(B组,97例);检测两组患者的 Hcy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另外以血浆内 Hcy含量15μmol/L为分界值,比较不同Hcy水平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结果】通过Hcy水平比较发现B组患者 Hcy水平为(21.1±7.9)μmol/L ,明显高于A组(14.0±4.5)μmol/L ,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另外以血浆内Hcy含量15μmol/L为分界值,得出Hcy正常组患冠心病概率为35.1%,比Hcy偏高组患冠心病概率67.7%明显更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Hcy水平检测对ES发展为冠心病的概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炳坤 《湖南医学》2014,(2):400-4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量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不同稀释液处理细胞计数的结果差异性。【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T2DM患者29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T2DM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抗凝全血,不同染色稀释液重悬细胞,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连续计数5d,计算批内、批间变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2DM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结果】两组的单个核细胞经3种前处理染液稀释重悬细胞后,计数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绝对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结果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单个核细胞计数结果与白细胞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C、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T2DM组单个核细胞计数结果仅与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与T2DM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标记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和D?D水平,并与31例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125、HE4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HE4、D?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89,0.873,P均<0.01)。结论: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D?D水平的变化对疾病诊断、疗效判断及患者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及组织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唾液酸(SA)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另以76名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YKL-40、IGF及SA水平及组织阳性率,另外比较观察组子宫内膜癌不同FIGO分期患者的统计结果,并以Logistic分析上述指标与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YKL-40、IGF-1、IGF-1R、IGF-2及S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织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FIGO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经Logistic分析处理显示,上述指标均与子宫内膜癌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YKL-40、IGF及SA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同FIGO分期患者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钧  李蔚范 《西部医学》2018,30(5):697-700
【摘要】 目的 检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及病变组织前梯度蛋白2(AGR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3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20例CIN患者(CIN组)手术前后血清及病变组织,另选20例正常健康体检女性血清样本以及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检测AGR2水平。结果 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血清及癌组织AGR2水平明显高于CIN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宫颈癌及CIN患者术后血清AGR2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1);宫颈癌组织及血清AGR2水平与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或005);Pearson宫颈癌及CIN患者术前血清AGR2与术后血清AGR2水平呈正相关(r=0747,P=0000),宫颈组织AGR2水平与手术前后血清AGR2水平均呈正相关(r=0789,P=0000;r=0700,P=0000)。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及病变组织AGR2增高,与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为临床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和D-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和D-D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125、HE4和D-D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A125水平与HF4、D-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18、0.4725,P<0.01)。结论 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D-D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子宫结合带(UJZ)变化与子宫内膜癌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经临床“诊刮术”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的MRI检查资料,重点分析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UJZ表现并与非癌患者对照组24例(年龄23~55岁)的UJZ表现进行比较。结果①肿瘤组[其中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早期FIGOⅠ46例,中期FIGOⅡ9例,晚期FIGOⅢ5例)]UJZ中断54例(90%),中断范围长度5~25mm;其中早期40例(86.95%)中仅6例保持连贯性;中、晚期病例均出现较明显的UJZ中断征象(100%);对照组5例可疑中断(20.83%);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717,P〈0.01);②UJZ的中断变化与肿瘤组各期间呈正相关关系(r=0.528,P〈0.01)。结论UJZ中断改变在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肿瘤组可以见到更为明确的UJZ改变,对照组UJZ水平最低.肿瘤组UZJ水平随分期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两种阵痛方法对产妇泌乳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术后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按镇痛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行0.2%罗比卡因(5 mL/h)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A组)和曲马多10 mg/kg +氟哌利多5 mg 的静脉自控镇痛(PCIA )组(B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持续48 h镇痛。观察产妇血浆泌乳素(PRL )水平、初乳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PRL 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01),A组PRL高于B组,术后24 h有显著性差异( P <0.05),48 h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A组初乳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较B组均提前(P <0.05),A组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发生,B组术后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盗汗现象,无其他不适。【结论】剖宫产术后罗比卡因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更能促进PRL分泌,有利于产妇泌乳,哺乳。  相似文献   

17.
赖秀芳 《河北医学》2014,(6):969-97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二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FSH 水平较术前升高,E2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与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F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具有可逆性,显著改善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 CCL21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将30例1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3组:A组(病程<2个月)12例、B组(2个月≤病程<3年)10例和C组(病程≥3年)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3组患者及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中CCL21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CL2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CCL21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CL21表达增高,并随病程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王慧  李玉洁  陈帆  南燕 《重庆医学》2016,(18):2464-2466
目的:通过比较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在小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表达,了解坤泰胶囊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只6~8周龄的昆明雌鼠分为3组[A组:控制性超促排卵(CO H );B组:坤泰+CO H ;C组:生理盐水对照),每组30只],检查合笼次日晨阴栓,于第1~6天每天每组处死5只雌鼠,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 )水平,以及腺体数和LPAR3免疫组化光密度值(IOD)。结果 A、B组血清E2、P水平值均高于同期C组(P<0.05);HE染色,A组较B、C组腺体数明显减少(P<0.05)。A组第3天 LPAR3的IOD值高于B、C组(P<0.05),而 A组第4天IOD值明显小于B、C组(P<0.05),B组较C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可能通过改善COH小鼠LPAR3正常时空表达,起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60例胃癌患者以及30例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进行了测定,并比较32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IV期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1),Ⅲ期明显高于II期(P<0.05),II期明显高于I期(P<0.01),I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组术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好转组术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结论:VEGF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血清VEGF的检测对探讨胃癌的发生机制,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